阿昌族人民欢度“阿露窝罗”节

2025-09-21 08:53历史文化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陇川县和梁河县的阿昌族同胞,先后欢庆了一年一度的阿露窝罗节。节日期间,两县的阿昌族群众相互道贺,其乐融融,与周边县市的各族群众一起,欢度了这个阿昌族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

同为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梁河、陇川两县的节日内容又各有特色。3月10日在陇川县户撒乡举行的阿罗窝罗节,除举行了传统的歌舞表演外,户撒刀王评选活动和过手米线评选活动,将节日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而3月20日在梁河县阿露窝罗文化中心广场举行的梁河县阿露窝罗节,则主打民族传统文化牌,将阿昌族的古老史诗和传统山歌,全面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当天的节日现场,人山人海,呈现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节日广场中心搭建的祭祀神台上,由“活袍”念诵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祭奠神灵;耍狮子舞、念四句,祝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梁河县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推出了特色鲜明的原生态节目,作为酬宾开幕式大型演出。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集中进行群体性“蹬窝罗”大联欢,把阿露窝罗节推向节日高潮;全县各乡镇代表团、友邻县市祝贺团,轮番登场,联袂演出一台原创的乡村节目,宣传禁毒防艾,歌颂勤劳致富,贯彻弘扬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在梁河县的节日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年轻人对山歌。来自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丙盖村的阿昌族女歌手赵兴仙荣获山歌比赛冠军。比赛结束,台下阿昌族男女青年围着篝火,激情对唱。山歌内容涉及赞颂美德、谈情说爱、历史传说、天文地理和“破花名”(“猜花名”)。阿昌族的山歌,内容丰富,语调生动。当地有俗话说“阿昌生得犟,不哭就要唱”,这是对阿昌族人民喜爱民歌的民族性格的准确写照。阿昌族民歌借鉴了汉族、傣族和其他民族优秀的民歌表现手法,博取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同胞全民族性的传统节日。由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市等地区的“窝罗节”和陇川县户撒、腊撒一带的“阿露节”合并统一而来。1993年5月,经陇川县和梁河县反复协商,报经德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讨论批准,将原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阿昌族的阿露节与梁河阿昌族的窝罗节合为“阿露窝罗节”,于每年春暖花开的三月间举行。阿露窝罗节,主要是祭祀神话史诗中的创世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的丰功伟绩,歌颂幸福美满的生活,祝贺丰收而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节日中要搭起始祖弯弓射日的神箭标志,扎起青龙白象,唱起古老的“窝罗调”,蹬着古老的“窝罗舞”。耍狮子、舞白象,还进行玩春灯、打秋千,对山歌、武术比赛和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文化交流、交融、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它集中体现了阿昌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阿昌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作用,也为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精彩的文艺演出

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团

梁河县的广场上各族群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梁河县节日演出现场

在户撒举行了户撒刀比赛

  • 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

    遮帕麻和遮米麻塑像阿昌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创作的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人民民风淳厚,个个能歌善舞,民族节日为"阿露窝罗节"。梁河属中国两个阿昌族聚居区之一,全国有3个阿昌族自治乡,仅梁河就占..

    2025-08-07
  • 阿昌族擅长什么舞蹈?阿昌族舞步表演

    阿昌族的民间舞蹈,经反复普查。主要有“蹬窝罗”、“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三大舞种。其他还有趣味性较浓的表演唱“使春牛”,以及祭祀性舞蹈“跳柳神”。这些舞蹈是阿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并以丰富的内容,..

    2025-05-17
  • 阿昌族语言有哪些?阿昌族文字的构成

    阿昌语现有两种方言,梁河方言借汉、载瓦、傈僳、白等民族的语词较多;户腊撒方言则借傣、缅、景颇等民族的语词较多。由于长期和汉、傣等民族交错杂居,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且受傣族、汉族土司、官吏的统治,所以阿昌族中尤其是成年男..

    2025-05-17
  • 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哪里?阿昌族概况介绍

    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

    2025-05-16
  • 阿昌族会街

    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15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会街,阿昌话叫“熬露”,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传说佛祖“个打马”(释迦牟尼)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日(相当于地上三月)返回人间时..

    2024-11-0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