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是最具亲和力的方言,它从来都是直白和直通人心的,有如那一望无尽的大草原,质朴而纯真,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就像东北方言所常用的那句话——“可着劲儿造”,充满了张力和情趣,它能神奇般地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近,让你永远都感到不用设防的亲切和真诚。
如果你是东北人,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一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就会不自觉地走入那样一个人群之中,而这人群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把你当作兄弟一般地接纳下来,那种铿锵的方言撞击着人们彼此亲近的欲望,让你感到:我们本是一家。
所以,东北方言,只有在东北,才有其生存的基因和土壤,如果把它拿到另外的地方,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上大学时,同学小民利用假期到东北旅游,在通往沈阳的列车上,她与一位小伙子和一个老妇人邻座。她看到小伙子一直很殷勤地照顾着这位老年妇女,便深受感动,不由自主地问:请问这位是您的什么人?小伙子说,这位吧,是咱妈!咱妈身体不好,这是刚从北京看病回咱沈阳。一席话说得小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咱妈!这一“咱”不要紧,不把她自己也给“咱”进去了?小民是学中文的,在方言上就爱叫个真儿,她就大讲特讲“咱”字的准确用法,和在“你”与“我”之间这个“咱”字的不可随便用的特性,结果把那个沈阳小伙子惹得不高兴了,还弄得老妇人老大不乐意。
回到北京,小民见到东北的同学就说起没完:“我又不是他们家的媳妇,凭什么说她是我妈?”东北同学说:“人家并没有说是你妈。”“可是他说是咱……”咳,其实小民也明白,人家并没有据她为己有的意思,可她就是觉得别扭。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东北方言,听着就是那么热乎乎的亲切,但是在外地人那里,又是不可思议的难解。
在中国,可能在任何一个省份都听不到这样的感情色彩极浓的方言。
这样的方言无疑具有感情的魅力,象征着“我”与“你”之间的亲密和真诚。
在东北,经常有“哥们儿”、“姐们儿”称彼此的父母为“咱爸”、“咱妈”,只要有一个说:咱妈如何如何了,那么就会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去这一个家里帮这帮那,那情形,真是叫人打心眼里往外感动。
东北方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子”味,当然,也有更细微一些的区别,如大连的“海蛎子”味等等。但总之,它们不像南方的方言那么艰涩难懂,所以也就让全中国的人民都可以模仿并用它调侃。
自从赵本山、黄宏、宋丹丹等人的小品出现以来,东北的方言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开来,那种把生活原型夸大的方言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使东北方言特有的张力得到人们的认同。
东北方言大都是像东北人的性格一般直白和昂扬,就像人常说东北人的大嗓门,没遮没拦。比如,把“干啥”说成是“干哈”(gàhá),这与大众嘲笑的“旮旯”和“那疙瘩”等词汇一样,都是靠舌根部发音的,换句话说,东北人的方言发音方式是非常地具有其根源的—他们的朴实、原始、直白,还有他们的不拘小节。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别的地方的方言都不会引起人们的如此兴趣?比如说上海话、广东话,这些地方方言不但不惹人笑,反而还有不少的人愿意模仿和冒充?想来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东北话比较地傻气和土气,说到底,这是东北人的没有心机和阴谋的表现,这和他们什么都摆在桌面上的性格有关,却与他们的思想、信念等内在的精神因素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比较的是东北人、西北人,上海人和北京人,比较他们说话的发音方式,我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这四个城市或地区的男人说话发音的部位都不一样,比如上海人,他们是用舌尖部发声,所以发出的声音比较细柔和省力,这很像上海人的性格——文静、节俭,还有人们常常认为的那种精打细算。而北京的男人说话大都鼻音很重,很有些傲慢和不屑一顾的语气,这也很符合北京身处天子脚下的那种优越感,他们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不可一世。而西北人,则代表了典型的憨厚和诚恳的西部特点——他们用胸腔的共鸣来表达自己,每句话的前面都要加一个“啊”,或者在后面缀一个“嘛”字,“是嘛”、“对嘛”等等。而东北人则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是用舌的根部发声,也就是说几乎用了所有的力气来说话,没有保留地无私奉献。所以在东北,走在大街上,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扯着嗓门说话的人。
除了这些在原有的基础上语音语调的不同外,就是东北人经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让人吃惊的词汇。例如:表示什么东西到了极致的情形,不论是褒还是贬,一概用一个“贼”字。“贼好”,“贼次”最差的意思,“贼腻歪”、“贼带劲儿”等等,还有东北人把“人”读成“yín”,“让”读成“yàng”,把北京话里的“侃大山”说成是“瞎白乎”。这样的方言是与别处不同的,极具特色的,任何文字都无法解释的,魅力无穷,因而其精彩程度也是超乎想象的。
东北方言极具煽动性,那热辣辣的热乎劲儿,会让你不知不觉地被感染,被感动,你无法不相信一个东北人所说的不是事实,有时那种夸大和过分,会让人觉得某些欺骗也都可笑了。
曾经有一个东北妇女找到我家推销一种磁疗床垫,她从一进门就开始诉说这种床垫的神奇和妙处,她说这床垫几乎包治百病,什么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等等等等无所不能,说着说着,用东北话说就说“下道了”。你记得赵本山卖报纸的那个小品么?对,就是开始那种夸张了。她说:我的母亲用了这种床垫,白头发睡成了黑头发!她这一说不要紧,把我母亲吓得本来想买也不敢买了——因为谁都知道“白头发睡成黑头发”是一种不着边际的谎言,谁还能相信这个没有露过面的床垫呢?
这就是东北人的方言,能把死的说成是活的,白的说成黑的,圆的说成方的,他们并不在乎你是否对这话有怀疑。也许,他们只是以为这是一种渲染,殊不如这种要命的渲染对于东北以南的地方来说,有时竟有一点恐怖了。
如果你与一个东北人成了朋友,那么他同你说话时就会把他的亲人与你紧密地联在一起,说起他的妻子,如果你比他年长,他会说你弟妹如何如何,如果你比他年纪轻,他会说你嫂子如何如何,以此类推,上到你姨你叔,下到你小弟你大侄子你小外甥,诸如此类的称呼一旦成立,你就仿佛是他们家的人了,等你再见到这些人时,他们已经都成了你所熟知的人,而你,一定对他们也不会陌生。
这就是东北人的滚烫的方言本质,只要在东北,你就走不出这样亲热的话语的围栏。
东北人是曾经驰骋在大森林和大草原上的人们,所以他们的方言也与他们的性格一样,具有奔腾的张力和辽阔的豪性,更具有使你走在大平原般的荡气回肠和回家般的怦然心动.
1、行不行--叫可照。2、(坏)了--叫考了。3、怪好的(非常好)4、险(喊、嚎叫)5、过劲!(厉害)6、掘事(赌咒)7、掘人(骂人)8、各、各饭(吃)9、细比扣(吝啬)10、吊烟(狗屁)11、腌喳人!(恶心人)12、打吊腰(心不在焉)13、物掉了(太好,很激烈)14、搞哄..
2025-11-05屁肖→很薄蹦翠→很脆啊子→鸭子铁摁→很硬窝粑粑→解大便来丝→厉害词西西→谢谢句猫软→很软的意思旋甜的→非常的甜碰香→很香很香透轩→非常的鲜美龙鼻子→鼻涕词得龙→得心应手词却黑→很黑!很暗活水→喝水词大大→爸爸词门子→明天词噶起..
2025-11-05样:也许。碌索:垃圾。开坼:开裂。得亏:幸亏。二面二:两边。两半边:两半。两万二:两万二千。年把(年):一年左右。斤把(斤):一斤左右。百把(百):一百左右。包把(包):一包左右。一挂车:一辆车子。饶么经:稍微,大概。刚刚好:恰好,..
2025-11-05裕溪口的纤——搭上就背下雨不打伞——淋头(林头)筲马子装菱角——里戳外捣老鼠拖秤砣——自堵门路红大椒拌豆腐——有红似白阳沟里老鸭——顾嘴不顾身木匠戴枷——自作自受苍山小白龙——出门就闯祸鞭索子拴蛤蟆——没打死给拖死之屙屎拔茅针..
2025-11-05有一种沉默叫包吭气有一种蹲下叫古装有一种昨天叫页儿个有一种走路叫丝跟有一种疲惫叫四类黄有一种楼梯叫可台儿有一种吃饭叫坐桌有一种洞叫库鲁儿有一种化粪池叫毛缸有一种默默无闻叫闷兜事儿有一种恶心叫阿杂菜有一种鄙视叫不之嘎有一种缺心..
2025-11-05老能——骗人的吧?矿人——骗人姜家儿——刚才该———在我着——我知道萦记——关心,牵挂厮跟——一起,一块衅球——傻瓜,二百五烧包——显摆,炫耀抓类?------干啥燕个-------昨天前个-------前天呛qiai-------早上起来仔细------节俭毛到..
2025-11-05作为豫西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偃师方言不仅有别于灵宝方言、渑池方言、嵩县方言,就是和其相邻的巩义、孟津、新安、伊川、宜阳以及洛阳方言也有较大区别。如在发音方面,偃师话特别是偃师口语较普通话发音语音更轻,也更委婉。如“人家”,偃..
2025-11-05济源虽是河南的一个城市,但济源话和河南话完全是两个方言系统的,济源方言的发音和河南话有着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济源方言中有河南方言中没有保留的入声发音,自然济源方言被归为晋语方言的一部分。历史上济源及周边地区曾是怀庆府辖..
2025-11-05妈妈:mēi爸爸:dádá伯父:bǎibāi伯母:娘娘舅妈:jìng外公:魏公/姥爷外婆:魏婆/姥姥连襟:一根杠”/“抬家”侄子——职漏泄气——撤火麻烦缠人——麻馋没把自己放对位置——烧包挤在一块——圪挤大叫——瞎活蹲下——咕吨甘蔗——甜..
2025-11-05膝盖不说膝盖说柯西鹿摔倒不说摔倒说板跌翻拖鞋不说拖鞋说拖拉板(还有说杀鞋~~)板凳不说板凳说小股蹲腋窝不说腋窝说胳老吱油条不说油条说油葛别儿玉米不说玉米说交草玉米粥不说玉米粥说各星(还有一种叫麦仁~~)西红柿不说西红柿洋瘦茄子不说茄..
2025-11-04一、景象、地物类方言年儿个:去年一晃:下午、后晌的合音前年个儿:前年黑来:夜里多咱儿:什么时候夜儿隔:昨天将才、将侬呢儿:刚才年下:春节明儿隔:明天恁年:那一年前一隔儿:前天恁个:那一天灰灰明儿:天刚亮时一目楞儿:短时间睡眠..
2025-11-04作为国内最权威的一部通用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每一次修订都受到国人的关注。7月16日,记者走访沈阳各大书店发现,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已在沈阳部分书店悄然“露面”,“身价”较第5版上涨了20%左右。而从内容上看,让广大辽宁人眼前一亮..
2025-11-041.摇道("道"发轻声):意思很复杂,主要是形容心术不正,事儿多的那种女性.例:小李真妖道,总是张家长里家短的。2.邀末("末"发轻声):就是估计,大概的意思.例:等了这么久,我约末着他不会来了。3.嘀咕(轻声):就是轻声说话的意思,有时候也说"..
2025-11-041.摆制:修理的意思。2.排场:美丽(指女子);壮观(多指场面)。3.步罗盖儿:膝盖4.洋柿子:n.番茄,西红柿。5.信求:傻的意思,多指人,也指动物等没脑子,笨的意思。6.剩蛋:嚣张、卖弄。贬义词7.饭塞人:烦人,讨厌人。贬义词。8.抬杠:狡辩,..
2025-11-04杞县方言:花生不叫花生叫罗什辣椒不叫辣椒叫秦叫西红柿不叫西红柿叫环茄面条不叫面条叫闷条馒头不叫馒头叫馍衣服不叫衣服叫衣裳女孩不叫女孩叫小闺女男孩不叫男孩叫小小子蹲下不叫蹲下叫古堆现在不叫现在叫沿儿早上不..
2025-11-04本当稳重大不离儿还可以备不住说不定粘包坏事了造了吃了云山雾罩说话玄乎瞟着用眼睛看着约用秤称东西白话夸张调理人捉弄人宾服佩服撒么撒么四处看一看到了去能办事老鼻子老多老多不起眼不怎么样眯着不许说话打腰得宠麻溜地赶快地冷丁的突然地..
2025-10-15一.发音1.东北话中平翘舌均读成平舌在盘锦话中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仅原籍辽宁的成年人有少数仍平翘舌均读成平舌2.零声母a前加r及r变y现象进本上也不存在了,但盘锦青年知道这种现象,有时候会用变了以后的读法活跃气氛,如恩爱(nai),人(yin)民.3..
2025-10-15【巴巴儿的】bābār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白呲拉骨】báicī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半潮乱架】bàncháolànjià发傻而鲁莽。【半拉不落】bànlǎbùluò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
2025-10-1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