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娘唐卡:民族文化的瑰宝

2025-10-29 09:00历史文化

适逢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唐卡以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世人瞩目。《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系列卷的陆续出版无疑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认识唐卡艺术价值的窗口。作为编撰者之一,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唐仲山在亲历中国唐卡艺术抢救工程、亲眼目睹唐卡艺术作为一种鲜活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之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唐卡艺术抢救工程任重道远。

2004年唐仲山参与了由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中国唐卡艺术抢救工程”的组织申报工作,其间,藏族的唐卡艺术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工程”的四大抢救项目之一。2007年7月,由唐仲山参与编撰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出版,该书的问世对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抢救与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对玉树地区藏娘唐卡艺术的摸底普查工作。为了调研藏娘唐卡艺术的历史与生存现状,唐仲山随同索南多杰和达洛几渡通天河、三进藏娘,百余次穿行于寺院和艺人之家,充分地领略了通天河腹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谈及一次次的深入普查工作,唐仲山的脸上总是显现出喜忧参半的神情。他解释说,我们一方面为拥有这样璀璨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欣喜不已,另一方面又为艺人们生活现状、珍贵艺术品的保存以及唐卡艺术后继与发展而焦虑。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更加体味到“中国唐卡艺术抢救工程”的现实必要性及历史意义。

藏娘地区距离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结古镇以北,沿通天河北上约120公里处,历史上称为"佐年"。该地区拥有一座距今近一千年历史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桑周寺,由于寺中的藏娘古塔是藏区久负盛名的宗教圣地之一,所以佐年地区的唐卡艺术又被称为藏娘唐卡艺术。

回想起藏娘唐卡最初带给他们的震撼,唐仲山至今慨叹不已。藏娘唐卡的色彩、质地、主题与风格所体现出的传统的原生态特征,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藏娘唐卡采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所绘制的画面光彩夺目,鲜活灵动、线条洗练,构图疏朗,主题与画风尽管相对于现代唐卡绘画来说似乎少了规范和拘束,但却愈加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画面鲜活而富有情趣。唐仲山还注意到,藏娘唐卡的绘画技艺基本上是家族内传承,传承脉络较为单一、清晰。唐卡技艺的传承主要靠师徒之间的言传身受,有些艺人世家尚保留有部分珍贵的唐卡草图,这些草图是艺人在创作唐卡时利用剩余的布头碎料绘制的,尺度不一。由于历史悠久布色灰暗,有些素描图谱已经模糊不清,但仍然能够看得出图案流畅的线条和人物鲜活的神态。面对这些图谱连同家庭珍藏的旧唐卡,唐仲山和同事们意识到它们不仅是艺人们学习和绘画的蓝本,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将为保持和传承技艺发挥重要的作用。面对淳朴善良而又才艺出众的唐卡艺术传承人,在场的每个人无不受到感染,同时更加激发了大家珍视民间文化的意识和责任。传统藏娘唐卡除了手绘技艺外,还有一种手绘兼木刻套版印刷的工艺。这种明显受历史上当地的刻印佛经工艺影响的木刻印版都为阳刻,其线条流畅、工艺娴熟,就藏娘唐卡艺术而言,既是一种传统工艺,也是一种传承手段。这个发现让大家欣喜不已。通过调查了解,他们看到历史上藏娘佛画工艺采用的是购自西藏的矿物和植物颜料,所需的胶类也通常是由动物皮胶或骨胶,颜料及辅料的加工及使用都有其独特的工艺。但是由于近代以来藏娘唐卡的需求量和艺人外出机遇的减少,使得纯正矿物颜料的使用降低,加之化工颜料色彩的艳丽和低廉的成本以及便利的获取途径,传统的矿物颜料的加工和使用技艺濒临绝传。为此,唐仲山与中国唐卡艺术抢救成员们将搜集和整理到的大量珍贵历史及现实资料,按“中国唐卡艺术抢救工程”的实施方案编撰成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藏娘卷》,最大程度地展现了藏娘地区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藏娘唐卡艺术的历史与现实、唐卡艺人的传承与现状等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对藏娘唐卡艺术及相关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唐仲山说,藏娘唐卡艺术和热贡唐卡艺术都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杰出代表,二者在很多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所以在他看来,在借鉴和论证的基础上开展藏娘唐卡艺术的发掘和保护,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现代文明对这一民间文化瑰宝的破坏和颠覆。同时,作为藏娘唐卡艺术传承和发展中的活性因素,创作群体是藏娘唐卡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所在,也是延续藏娘唐卡艺术的命脉。因此,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是要对艺人们进行保护和培养。就此次唐卡艺术节的举办,唐仲山满怀信心地说艺术节必将会为推动唐卡艺术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生命之根的绵延和壮大增添必要的动力。(作者:王琼瑶)

[相关链接]:唐仲山,民俗学硕士。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

  • 土族有什么风土人情?土族民族文化的介绍

    土族,现有人口191624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等地..

    2025-10-26
  • 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介绍 达翰尔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

    2025-10-26
  • 羌族的民族文化 关于羌族的介绍

    羌族,有人口198252人;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甘孜藏族..

    2025-10-05
  • 关于锡伯族的介绍 锡伯族的民族文化

    锡伯族,现有人口83629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

    2025-10-04
  • 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发展成果的窗口

    国家民委授予景宁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称号。 台湾歌手林照玉与畲乡歌手一起演唱《我们都是一家人》。 景宁:北原山猫组合与大陆歌手凌晗共同演唱《两岸一家亲》 陵水:一位姓周的女士在现场展示海南的黎族藤编技艺。 陵..

    2025-09-21
  • 白居寺壁画 明代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

    白居寺壁画弥勒下生经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白居寺的壁画艺术,主要保存在措钦大殿和白居塔之中,位于措钦大殿后山上的仁定扎仓也保留有一些壁画。从时间上看,措钦大殿内的壁画,比白居塔内的壁画相对要早。1、措钦大殿壁画措钦大殿..

    2025-08-24
  • 阳宗镇高香民族文化艺术节

    正月十五,隆重举行,方圆几村的村民穿上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敬香仪式。四面八方的群众约5万人赶往阳宗送大香,感受古朴的民俗文化。阳宗镇高香民族文化艺术节开幕阳宗大香堪称天下第一高香。据悉,送大香活动在阳宗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2025-07-15
  • 国之瑰宝:宋元绘画收藏现状

    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上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谓雨点皴,突兀巨石的描绘,使得其栩栩如生,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也表达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宋元绘画是国之瑰宝,但因为宋代的..

    2025-03-10
  • 湖北宣恩县民族文化闹元宵

    2月6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由宣恩县民宗局、县文体局、沙道沟镇等部门主办的宣恩县第五届南三乡春节民族民间文艺汇演在该县沙道沟镇举行。汇演活动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巨龙飞舞,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来自本县南三乡镇的18支民间文艺表..

    2024-09-15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