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莫高窟观音经变局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敦煌莫高窟法华经变局部——观音普门品(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众所周知,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菩萨。其誓愿普度众生,得到人们广泛信仰,古代遂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在历代佛教造像中,观音菩萨造像构成一类主要的题材与内容,并最终成为人们信仰的主体,以至于观音信仰与形象发展到唐宋以后,成了中国老百姓佛教信仰的主要对象,远远超过了释迦牟尼佛。佛教经典中对观音菩萨的记载集大成者,见于《妙法莲华经》,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的第二十五品,集中记录了诸多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示现事迹,由长行和重颂即偈语两部分组成。长行又分为两段,前面一段讲“拔苦”,列举火、水、罗刹、刀杖、饿鬼、枷锁、怨贼七种苦难,俾众生脱离苦难,成全生男、生女二求,终至拔除人心贪、瞋、痴三毒;后面一段讲“与乐”,述观世音菩萨寻声示现,以三十三种应身,遍游十方国土,随类现化,随机说法。而重颂部分则重述长行文字内容涵义。拯救七苦谓之拔苦,现三十三应身随缘度生则称与乐。拔苦为大悲心之体现,与乐为大慈心之体现,大慈大悲是观世音菩萨之愿力与功德。此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促成观音信仰的风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变,又称观音经变,是根据《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而绘制的,也就是说“观音经变”原本是法华经变中的一品,是和法华经变中的“观音普门品”与单独的“观音普门品变”相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一是作为法华经变中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另一则是独立出现,并在经变画的中心位置出现了观音的说法像,形成了表现观音为主题的经变。这也是《妙法莲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独立流行而成《观音经》的结果。《观音经》是在北凉沮渠蒙逊时期从《法华经》中抽取出来成为单行本流行的。在敦煌遗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卷写经之首题作“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廿五”,末尾则题着“观世音经一卷”。观音经变画面主要反映的是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救诸苦难”与“三十三现身”情节,均反映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多见的困难与最现实的问题,因此观音信仰从一出现至今一直十分流行,因为它符合人们的最普遍的精神与心理需求。隋、唐时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即由《妙法莲华经》中独立出来,不仅有单一的普门品写本,也是独立的变相题材,称之为“观音变相”。到宋、元以后更以一图一文形式单独成书刊刻、绘画不断,广为流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图像,最早见于南朝刘宋,隋代较多表现,画面忠实于佛经上的记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观世音菩萨的立像,表现观音名号的来源;二是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现身,即观世音菩萨曾变化的三十三种不同的化身为不同的信士讲说佛经;三是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救苦救难的事迹画,有十难、八难、六难不等。根据经文中的记载,《法华经》在“救苦救难”部分列举了十种情况,偈语中则列举了十三种情况。其主要就是说明在任何一种灾难临头的时候,只要“称观音菩萨名号”,就立刻可以获救,得到解脱。其中的救诸苦难情节,洞窟壁画中此内容的绘制形式有两种:一是每一个场面都有观音菩萨出现,此种形式的代表作见莫高窟盛唐第217、445窟;一是只有遇难时称念观音名号的场面,而在旁边用榜题说明解脱苦难,此种形式代表作见莫高窟盛唐第45窟。由于这些苦难常常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很多画面都是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反映,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形象资料,如航海的画面、大辟刑的执行画面、监狱的画面、商人遇盗的画面,而且绘制十分生动,往往构图紧凑,场面紧张,引人入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图以绘画、石窟造像、版刻三种形式流传。早期隋、唐以石窟造像、石窟壁画、帛绢画为主,内容以救六难或八难为题材,以观音为主尊,六难或八难两边对称构图。这在印度aurangabad第七窟、阿姜塔(ajanta)、艾罗拉(ellora)及巴达米(badami)等石窟中均有发现,而我国在敦煌石窟壁画、帛画中都有发现。中期宋、元以石窟造像、绘画、版刻并存,内容上除沿袭了早期的救六难或八难的题材和构图形式,在版刻上更出现了依据普门品整个内容的救七难和三十三应身图。后期明、清以版刻为主,间有绘画和壁画,基本以右文左图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出现,偶有观音菩萨居中,两边对称排列救八难形式的壁画和绘画。
款识中写有“欧正春制”,但有鉴定家认为这是现代仿制品。观音双目微闭,面容慈祥,服饰像被微风吹拂,飘逸自然,可见制作该件工艺品的师傅手艺了得。近来,紫砂藏品成了收藏界焦点中的焦点。紫砂壶因为紫砂的不可再生性,收藏价值步步高升。..
2025-10-086月26日,由平顶山市政协、河南省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宗教文化出版社主办的观音文化暨《千手观音》30集电视剧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平顶山市政协主席裴建中、副主席潘民中,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严寄音等出席会议。中国文联原副主..
2025-10-07流落美国72年最终回归的骑犼观音铜像。 一尊罕见的明代早期骑犼观音铜像,在流落美国72年后,终于回到祖国,在苏州太湖西山岛找到了其归宿——苏州观音寺。据国内著名文物及考古专家介绍,这尊骑犼观音铜像为青铜制造的等身法像,距今已有600..
2025-09-15舞蹈片断《千手千眼》正式在太原晋商博物馆开馆文艺晚会上推出,这是著名导演张继钢历时5年、千锤百炼,倾情为家乡打造的又一部大型舞剧。同时,该舞剧也是张继钢为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太原市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献上的一份文化大礼。太原是张..
2025-09-14日前,著名青年女作家练佩鸿新神话小说《千手观音》暨同名30集电视剧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仲呈祥,宗..
2025-06-17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这尊观世音雕像内镶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
2025-05-28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塑像因高速风化,损坏严重,于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2011年1月22日,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国内一流科研单位的3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在现..
2025-05-08我国的佛窟,佛寺的壁画,题材大多与佛教有关,包括佛本生故事、经传故事、佛教历史、佛教神话、佛国胜境、说法降生、礼佛朝拜等等。其中有不少壁画,都是以观音为描绘对象的。现存重要的佛窟壁画,主要分布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
2025-04-19唐末以后,随着观世音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普门艺术逐渐兴盛起来。姿容温婉、体态秀研的女相观音逐渐取代了威武有须的男相观音。这跟《普门品》中说观音有三十三应化身,可变幻居士妇女、比丘尼、童女、仙女、优婆夷、婆罗门妇女等女相教义有..
2025-04-1911月14日报道,日前,一棵看起来爆炸了的千年古银杏,在国外社交网站上被转发了5.6万次,中外网友纷纷惊叹于古树的绝..
2025-02-133月13号上午佛教公益片《观音故里》首映式在平顶山市八中礼堂举行。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和四百余名信众一起观看了首映。《观音故里》,对中国第一佛——观世音菩萨的出生地宝丰县古父城,出家地白雀寺,得道证果地香山普门禅寺进行了实地..
2024-12-15明徐渭画观音像北朝至隋代时山东、河北等地的摩崖与像碑上出现很多刻经,《法华经》中《普门品(观音经)》出现不少,如山东济南历城区黄石崖刻有《观音经》起首及《无常经偈》,其年代在北魏至东魏,是刻经中最早作品之一。《大涅槃经•圣行..
2024-08-3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