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唐卡艺术 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亮点纷呈

2024-08-28 08:19历史文化

2011年7月2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展出了23副来自青海热贡地区的唐卡精品,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让参加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驻足流连,赞叹不已,并由此展开了一场以唐卡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张总教授主持,首先来自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麻贵林简要介绍了中华慈善总会的缘起和发展,并着重介绍了建立藏文化基金会的初衷及在保护唐卡、资助唐卡艺人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来自日本爱知学院大学周夏博士首先发表了论文《金刚界曼荼罗之研究》。周博士首先归纳总结了曼荼罗的定义,并阐述了其在宗教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意义。随后重点介绍了曼荼罗与佛教世界观,从曼荼罗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构造谈到须弥山的构造,并介绍了11世纪末东印度高僧无畏源藏的曼荼罗的构造,与《金刚顶经》《究竟瑜伽鬘》《金刚鬘》中涉及的金刚界曼荼罗内容,以及与金刚界曼荼罗相关的佛教建筑。

雍和宫藏有15000余块木制经版,雍和宫研究员李立祥教授在他的论文《雍和宫的木制经版与佛画版》中对其来源、刊刻年代、所刻经文、质地、制作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诸品积咒经》进行了详尽说明,文中还介绍了雍和宫珍藏的佛画原版,并以《无量寿佛》《绿度母解除八难图》《十六罗汉像》位例介绍了雍和宫佛画原版的特点,李教授认为这些绵延数百年的经版与画版是研究汉、满、蒙、藏佛教文化的乃至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

北京日日结缘文化艺术中心陈卫国先生的论文题为《略谈藏传佛教版印佛画》,在此文中陈先生介绍了呗藏传佛教称为“印刷唐卡”的版印佛画与唐卡不同的美学特点,并重点介绍了三大(藏文)印经院之一的德格印经院与最大藏传佛教皇家庙宇北京雍和宫所藏的版印佛画,在纸张、题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吉祥天母”是藏传佛教神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尊护法,雍和宫徐新华教授在《雍和宫珍藏“吉祥天母”黑金唐卡鉴赏》一文中极其详尽地为大家观赏研读了一副清乾隆时期的黑金唐卡,并提及了这一唐卡的范本——墨拓吉祥天母图。徐新华教授认为,对于历史传承的一些名篇唐卡的绘画其范本取材于刻板唐卡的说法,这是一个有力佐证,并从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唐卡绘画技法的认识,也提出了对藏品唐卡多角度、多层面研读的途径。

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小燕女士的在论文《彩绘唐卡与汉地传统工笔画的技艺差异简析》中,详解介绍了彩绘唐卡的题材、内容、形制、标准、制作程序和颜色使用,并将其绘画技艺与汉地的传统工笔画进行比较。认为两种绘画色彩体系都不像西方绘画的色彩那样追求客观写实性,而是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彩绘唐卡以色彩达到对宗教的诉求,因而宗教对它的钳制极为严格,色彩本身不可能走向自然;而工笔画受儒教的礼教影响极大,而儒家对绘画色彩的规定不会像藏地那么强烈,因而在突破既有礼教思想的限制下,能够像一种抒情达意方向发展,水墨表现趋于素雅。

最后,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凯朝博士发表了论文《唐卡艺术的起源及内蒙古五当召唐卡绘画》,在文章中,凯朝博士对唐卡的起源进行了探寻,并阐述了唐卡艺术对印度轴装佛画的汲取,及唐卡绘画艺术在藏传佛教中的流派;并重点介绍了内蒙古五当召的唐卡艺术。凯朝博士在文章中表示,唐卡在世界绘画史上是一个独特而严谨的画种,不是任何画家都能涉足的领域。因为它更多的属于宗教——宗教的语言、佛法的符号,修持者观想的坛城净土,法力的指令,修行者的依据,解脱的殊胜方便法门,辟邪的吉祥物,祈福的法宝,这一切形成了唐卡绘画艺术的殊胜之处,与世俗绘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在当日的第二场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教授主持,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就唐卡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坦诚充分的交流讨论。

  • 艺术收藏买艺术 不买‘头衔’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着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9-18
  • 行云流水的京胡艺术

    中国的民族乐器里,最亮丽的莫过于京胡。京胡是没性格的演员,但它处处漂亮,是戏曲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物。京胡,俗称胡琴,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因作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提起「胡琴」一词,它本是我国弓弦乐器的总称。..

    2025-09-18
  • 化妆与京剧化装艺术

    化妆,就是装饰、变型(形)、美化,即通过运用各种化妆工具,施以丰富的化妆用品,遵照美容规律的步骤,采用适于个性的技巧和方法,对脸面、五官及其它部位进行构想的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主体形象,使面部色彩和外型(形)与服饰及气氛环境..

    2025-09-17
  • 佛教艺术--敦煌壁画

    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 飞天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

    2025-09-16
  • 云居寺大唐御宣系列 新时代的佛教文化典藏

    近段时间,大唐御宣系列一直是文化收藏市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笔者的疑问,大唐御宣到底有什么样的神奇,缘何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焦点呢?为此,笔者专门咨询了相关人员来解决这个疑问。大唐御宣是北京房山云居寺通过对古法工艺的传承,而..

    2025-09-16
  • 西藏夏鲁寺及其佛教艺术

     后藏名刹夏鲁寺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发源地和根本道场,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修行精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弘扬做出过重要贡献。夏鲁寺独特的藏汉合一的建筑风格,以及保护完好的壁画、造像艺术,在藏传佛教艺术史上也占..

    2025-09-15
  •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

    2025-09-14
  • 云南知名艺术家缘聚大理 研讨佛教文化艺术

    2010年4月20日下午2点,“南诏画院佛教文化艺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大理州兰林阁酒店举行。大理法真寺住持传证法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马玉魁、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孙国娟、云南书画院研究员徐渤君、云南民族画院副院长马晓鸿,及昆明佛..

    2025-09-14
  • 360度环幕电影《千年佛足》开拍 再现佛教艺术发展历程

    2010年4月28日上午,全国首部石窟类360度环幕电影——大足石刻《千年佛足》在重庆大足宝顶景区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对于充分彰显大足石刻崇高的价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千年佛足》这部影片不仅仅只展现石..

    2025-09-14
  • “文明遗迹暨艺术表演” 杭州佛学院亮相吴哥窟

    近日,在被全球无数旅游者誉为“人生必须看一次”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柬埔寨吴哥古迹巴扬庙内,一场名为“文明遗迹暨艺术表演”的宗教盛事隆重举办。印尼、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中国、韩国和柬埔寨等13..

    2025-09-14
  •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

    赵无极先生从50年代在巴黎画坛崭头露角开始,就一直持续地保持着在国际艺术界知名的记录,他享有了国际艺术界给予他的许多荣誉和尊敬,也是中国艺术的光荣。赵无极先生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时,受到林风眠的指教。他向林风眠学到的不是具体..

    2025-08-27
  • 如何继承程派艺术?

    如何继承程派艺术,这个问题也牵扯到整个流派艺术的继承问题。我想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过去的流派继承人,同时又是流派艺术的创造者。例如余叔岩是继承谭派而形成了余派,杨宝森继承了余派而形成了杨派。现在的流派继承人则是永远的继承者,因..

    2025-08-25
  • 白居寺壁画 明代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

    白居寺壁画弥勒下生经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白居寺的壁画艺术,主要保存在措钦大殿和白居塔之中,位于措钦大殿后山上的仁定扎仓也保留有一些壁画。从时间上看,措钦大殿内的壁画,比白居塔内的壁画相对要早。1、措钦大殿壁画措钦大殿..

    2025-08-24
  • 中国的佛塔艺术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在后汉末年,就已经风行全国了。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些描述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佛塔建筑的宏..

    2025-08-24
  • 林风眠的艺术特点

    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都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林风眠..

    2025-08-05
  • 徐燕孙的艺术特色

    徐燕孙既能画细如蚕丝般精美的工笔画,也能画寥寥数笔而生动传神的写意画。徐燕孙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里程碑似的人物,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健康发展。徐燕孙非常注重传统,从他临摹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宋代..

    2025-08-04
  • 钱笑呆的艺术特色

    在众多的连环画大家中,钱笑呆是称得上线描大家的。现在比较熟悉他作品的读者,大都是从他和赵宏本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的,其他看到的还有《吉平下毒》、河北版的《女儿国》等,但还有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题材优秀作品,现..

    2025-08-04
  • 黄慎的艺术特色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

    2025-08-04
  • 冷眼面对艺术品收藏热 艺术投资需谨慎

    收藏一直是投资的热门话题,进来艺术品投资火速升温,更有专家认为,高档的艺术品可以称为软黄金,比黄金还有价值。因为艺术品不但可以投资,还可以提高人的美学和精神的境界。那么,面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眼光来对待?应该..

    2025-08-04
  • 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

    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在社交活动中,电话使用频率相当高,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十分重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打电话,二是接电话。一、打电话谁打电话,谁就是这次电话交谈的主动行为者,所以要打电话肯定是有目的和原因的,或是告知对方某..

    2025-07-2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