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新年祭祖
客家人重亲情,宗族血缘观念特别强烈,敬宗祭祖是各地客家人极其重要的民俗活动。从年初一到年三十,客家人重要的祭祖时间有:年初一新年祭祖、正月十五前后“上灯”祭祖、二月二春社祭祖、清明祭祖、七月十五中元祭祖、八月十五中秋祭祖、九月九重阳祭祖、十月朝祭祖、冬至祭祖、年三十祭祖。最为隆重的是“春祭”,即清明祭祖。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来源于楚文化、汉文化的伦理思想。不过在他们的脑海里主要是混杂有儒教、道教、佛教的综合思想,因而就把生与死看作一回事。客家人认为,人一旦死亡之后,他的灵魂就会离开阳间,进入阴曹,继续过着和人间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因而就认为,一个断绝后嗣的人,就会变成无人祭吊的孤魂而不得不在阴间过着乞丐生活。俗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曰:“百礼孝为先”。“孝”就是子孙绵绵、香火不断;“孝”就是尊老爱幼、不忘祖恩;“孝”就是时刻与先祖分享美味佳肴,焚香点腊,叩头敬献;“孝”就是与列祖列宗共同分享今天儿孙们的和美生活。“孝”是客家祭祖的最高准则。
岁时中的客家,通过种种方式来祭祀祖先,使祖先在阴间的生活舒适安定、幸福美满。只有这样,祖灵才会庇护子孙,保佑全家、族人的世代繁荣和昌盛。过年祭祖更是客家人必备的礼俗,因为客家先民、先祖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地方的创业都十分艰辛。祭祖除了表示不忘祖恩或对先祖感恩外,更用来教导子子孙孙:唯有祖先的英勇奋斗甚至浴血牺牲,才有后世的繁荣。
客家不仅有远祖宗庙,而且在居住的土楼和围屋、围村里,大都建有祖公堂即祠堂或曰宗祠,作为陈放祖公牌(赣南客家俗称“龙牌”)和祭祀祖宗的地方,并且一定设在上堂屋。祠堂上厅是客家人最神圣的地方。客家祠堂设有精致的木雕神龛,里面按祖先的辈分自上而下陈列祖公牌位,虽支系纷繁却毫不错乱。逢年过节,客家人到宗庙或祠堂祭祖,仪式十分隆重,不仅要摆放猪肉、鸡、鱼,还要摆上各式糕点和水果。穿戴整齐的子孙们排列有序进入祖公堂。然后恭敬虔诚地进行烧香、点烛、读祭文、行跪拜礼。门上贴对联、放鞭炮。整个祭拜过程都显示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客家人十分注重尊崇孔子仁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将“耕读为本”,“学而优则仕”作为行为准则。他们所挂的堂联,更是凝聚着他们的行为思想和客家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客家人教育子孙的随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为子孙创造了一种处身立事的文化氛围。这些堂联,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培养后生尊祖、孝悌、勤俭持家、读书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原华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这也是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客家人以外的其他汉族民系也很好地保留着新年祭祖的习俗。为了更好地理解客家新年祭祖的文化传统,这里便将祖国各地的新年祭祖活动略作介绍。
闽南地区:从年三十转入年初一的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继而迎接新年,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台湾闽南语地区新年祭祖风俗亦同。
浙江宁波:正月初一,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圆、年糕、米饼、水果,家人依次跪拜。也有把祖先遗像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份、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河南开封:守岁的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份,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湖北罗田:正月初一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准备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东北地区:一到正月初一子时时分,大大小小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点烛、烧香、焚纸、放炮,子孙跪拜如仪,称为“发纸接种”。
粤桂地区:年初一上午五、六点钟,摆设丰盛酒菜在祖堂之前,全家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按尊长辈份,排前后次序,向祖宗跪拜叩头。
豫东地区:年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份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一一磕头跪拜。
川西地区:大年初一,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烧纸,按辈份长次,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饭、焚化纸钱。
比之上述地区,客家新年祭祖相对独特。上述地区新年祭祖的时间基本都在三更到五更的夜间,并且大多都是祀神与祭祖并举。客家人也有在同样的时刻祭祖,即在“出行”之前的敬神仪式中,也有祭拜祖先的简单仪式,但客家更具有专门的新年祭祖时间和隆重仪式。客家新年祭祖的时间一般在中午时分,那时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刻,“阳盛”即象征着客家人子孙绵延,香火旺盛。祭祀仪式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清明“春祭”。新年祭祖家祭的祭品一般是前茶后酒,左鱼右肉,三杯酒,九杯茶,再隆重一些的还有熟三牲(即鸡、鱼、肉),十二碗菜,以及鲜花一束象征“花开富贵”、“大发大富”。(“花”与“发”谐音)
客家人新年家家祭祖之外,还有同宗、同族的祠堂拜祭。是日,无论男女老少,凡同宗同族必齐集祠堂,参拜先祖。客家新年祭祖采用的祭礼一般都用“常礼”。常礼设唱礼一人、读祝一人、执事二人。其祭礼仪式过程如下:
序立,降神,盥(音罐guan)洗。
诣神位前跪,焚香,上香,酹(音类lei)酒,俯伏,兴二,拜二,兴,平身。
参神鞠躬拜(众拜),兴四,拜四,兴,平身。初献礼。
诣神位前跪,祭酒,献酒,俯伏,兴二,拜二,兴,平身,奉馔。读祝。
诣读祝位跪,主祭以下皆跪,读祝,俯伏,兴二,拜二,兴,平身。亚献礼。
诣神位前跪,祭酒,献酒,俯伏,兴二,拜二,兴,平身,奉馔。终献礼。
诣神位前跪,祭酒,献酒,俯伏,兴二,拜二,兴,平身,奉馔。
侑(音又you,劝先祖吃喝之义)食。献饭,献果,献茶。
辞神鞠躬拜(众拜),兴四,拜四,兴,平身。焚祝文,化财帛,礼毕。
祠堂祭祖的祭品比家祭要纷繁许多。祭祖神台正中一般必摆放一个大猪头,一侧摆着一只宰好去掉羊毛、内脏的全羊,作为祭品,一侧摆着诸如柑橘(客家俗称“吉子”)、柚子(客家俗称“大柑”,“柑”与“官”谐音)、苹果(寓意“平安”)之类的吉祥水果。至于米饭、米酒、清茶、年糕以及客家风味的“十二菜”,则将长长的神案摆得没有任何缝隙,甚至层层叠叠。
更新于:11天前-
来宾金秀瑶族民俗民风 石牌习俗
石牌习俗是金秀瑶山瑶族人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从明代至1940年以前,它一直在瑶山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较好地维护了金秀瑶山的社会秩序。石牌习俗大约..
2024-09-24 -
台湾六堆客家年节习俗
新年习俗客家人对于过年,极为重视,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对于人类象征看各种新的希望。所以先民就利用这一天来提倡礼教,如祭祖、拜年等,都在使每一个人均有表现礼的机会,俾在家庭和社会,均能保持礼貌,遵守秩序。其..
2024-09-22 -
从中日新年习俗看两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传统节日一般都起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岁时节日在春秋至秦汉时代已经出现,直到隋唐才形成了完备的体制。众所..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