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
湘西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土家年(土家语: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其时间是腊月大二十九,腊月小二十八,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称为“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赶年”这天的下午3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少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便开始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
土家年,始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明末清初和民国时期,清乾隆《永顺府志》和《永顺县志》均有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永顺府·龙山县志》风俗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日,令民间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土家族过“赶年”不但在时间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年事活动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持续时间长。主要内容有“打粑粑”“做团馓”“插柏梅、贴纸”“贴门神”“吃团年饭”“守岁抢年”等。
土家族的“调年会”,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近年来,“调年会”越来越热闹,还有耍龙灯的、卖艺耍刀的、唱山歌的。当地政府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多次组织物资交易会,大力促进了当地民族贸易的发展,活跃了民族经济文化市场。
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
2025-11-04现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随着民谣《南长》的唱响,伴着淅沥的春雨,2012第四届南长“乐活节”开幕式暨清明桥街区二期商业开街正式启幕。民谣音乐节、油纸伞节、水上迎亲活动等于今日下午同步上演,恰逢五一小长假,现场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观赏..
2025-11-03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
2025-10-25土家族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2025-10-25东北方言与北京话关系密切,是最接近普通话的北方方言之一,但是它在听感上又与北京话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京片子”是一听便知.而东北味儿也绝逃不过北方人的耳朵。贺巍先生在《东北官话的分区》中,依据古影疑两母开口一二等字今声母的不同..
2025-10-14一个县官丢了金印,害怕皇上知道了问罪,要他的家丁捉拿强盗,限期三天破案。谁知三天以后,家丁们都陆续回到衙门禀告:“没见强盗,只有几个可疑人。”县官喝道:“都给我抓来一一拷问!”第二天一清早,便押来了三人。第一个瘦子被带上堂来..
2025-10-04冬子锣,又称小钩锣。土家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响铜制成,形似盘状,锣面平坦无脐,锣体较钩锣更小。面径10厘米,锣边宽1.7厘米。锣边无孔无绳。锣棰木..
2025-10-04点子,土家族、布依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用响铜制作,形似小锣,锣面平坦无脐,锣面直径9.5厘米~10.5厘米、锣边宽2.3厘米~3厘米,锣边钻有三个小孔,用细绳系于带有三条腿的圆形竹圈中,锣面悬空朝上,竹圈..
2025-10-04在湖南湘西北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它能用简单的乐器,打奏出深山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声音。千百年来,当地人们用清一色的铜制乐器打奏出了天籁之音,并且曾多次作为中国打击乐艺术珍品走出国门,蛮声海外..
2025-10-04田天原名:田贞见,男,生于1963年农历闰四月十四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天池口人,土家族。1979年毕业于长阳一中,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两年后破格转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武汉市文联工..
2025-10-041920年的那场大地震将时间定格在了12月16日。由于地震,海原县形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民俗和地震文化。如每年这一天,失去亲人的家庭保持着上坟的习惯;保持着炒豆子、立铁锹等习惯。从这些乡俗可以感受到海原大地震的悲伤记忆。这记忆,在一代..
2025-09-2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