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神灵崇拜 土家族舞蹈

2024-02-28 09:41历史文化

土家族神灵崇拜与其独有的地理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交界山区中,较为集中地聚居于山水之间的平坝上。这里江水萦绕、山路崎岖、绿树茂盛、依山傍水,是典型的山地环境。所属山地民族,较早从事山地耕作,而后开始进行梯田式稻作,以耕作、捕鱼、狩猎为主。

土家族人受“万物有灵”的影响,认为万物都有消灾造福的作用,而这一理念全部映射在该少数民族舞蹈中,其代表性舞蹈主要有:摆手舞、毛谷斯、八宝铜铃舞、丧鼓舞、傩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影响力的舞蹈,源于古代“巴渝舞”,产生于渔猎时代,有着悠久的历史。该舞主要反映了先民对龙神、井水神、鹰神、土地神及白虎神的崇拜。首先舞蹈的队形图案上看,有“一口井”、“一条龙,,、“双龙出洞”、“一串珠”、“绕山涉水”等,从这些图案中不难看出,“摆手舞”的舞蹈队形较多的是在模拟龙的姿态。龙在原始社会中被看作司掌雨水神的象征,有行云布水的职责。对于一个以梯田稻作的民族来说,农业的命脉在于水,风调雨顺则有助于农事从而益于春耕播种,因此所有这些都被“神灵化”的龙神执掌着,将龙神推崇为本民族的神灵并给以崇敬成为必然,表达了先民对龙神的敬仰。水除了农事之用外,最根本的是被当作人类生息繁衍的源泉,是人类的生命之泉。其次,土家族的神灵观念同样可在“摆手舞”捕捉到,其动律特点表现为上下摆动、顺拐屈膝、重心下沉,这一风格特点除了与土家族人小心走山路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有关外,还与本民族对于白虎的神灵崇拜有一脉之承,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这种动律实则是在模拟老虎行路时的威武姿态。同时,从“摆手舞”的舞蹈动作便不难发现“半杰大杂”、“磨鹰闪翅”等动作,都是土家先民对盘旋于天空中的雄鹰动态的摹仿,反映了渴望展翅飞翔的美好愿望。最后,以舞蹈场地为视角,可发现“小摆手”一般在土王庙进行。土王庙是祭祀土地神的主要场所,人们希望通过崇拜土地神从而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家畜兴旺。

“跳丧舞”流行于石门县西北大山区,丧葬仪式在死者的灵枢前进行。“跳丧舞”属于跳丧祭祀的第二个阶段,从人夜一直进行到第二日的天明结束。该舞鲜明的反映了对白虎神的崇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舞蹈动律上看,跳丧的舞姿以“曲”、“颤”、“悠”、“摇”、“晃”、“摆”而独具一格。舞者所保持的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的身体状态,这种腿部半蹲和上身略向前倾的姿势及边走边颤的动势,所要表现的是白虎;其次从舞蹈动作上看,“跳丧舞”中多次出现猛虎下山、虎洗脸、虎抱头、滚身子等模仿白虎情态的动作,再次说明白虎崇拜与该舞蹈的渊源。白虎是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可以说对这一神灵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景观,舞蹈也不例外。土家人生活依山傍水、林木资源丰富、气候湿润的山区中,这一自然环境同样适宜于虎的生存。而白虎又独属兽中之王,数量极其稀少,且又不同于其他虎种那样凶煞,所以对白虎的崇拜被当成是一种仁义和力量的象征。不难看出,虎的形象是十分自然的被融汇到先人的思想理念中,而对虎的敬畏与崇拜被一代代的保存下来,并被充填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总的说来,对神灵白虎的崇拜直接影响了“跳丧舞”的形成和发展,是该舞蹈内容最为重要的来源。

“毛谷斯”来源于土家族人民的狩猎生活,是土家民族的文化瑰宝。该舞的服饰和道具都相当具有原始风味,是原始文化的活化石。舞蹈动作简约、朴实、自然,体现土家族先民的生活情态。从“毛谷斯”的舞蹈动作上不难发现,该种舞蹈诠释着先民们对女猎神一梅山的敬仰之意。如表演者双手握棍平放胸前,继而鞠躬三次的“祭梅山”动作。其原因在于土家先民以善射、猎著称,而狩猎作为繁衍生命和满足人类生理功能需要的手段,对于生活在恶劣生态环境中先民的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质来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每次猎前猎后都要举办敬梅山的仪式,以求得勇气和力量,这一内容便被保留在了这个舞蹈中。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人在向祖先和神灵许愿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和还愿时跳的舞蹈。根据铜铃舞的传说来看,该舞属于祖先崇拜,但在舞蹈动作语汇中却常伴有喂马、上马、追马、跨马、下马的动作,且作为有巫术象征含义的铜铃上也雕饰有清晰可见的马头像,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明,土家人对马的崇拜,绝不仅仅因为马是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马已经被他们当做一种神灵来崇拜。除此之外,“八宝铜铃舞”通常出现在梯玛活动中,一般要杀牛吃牛肉,活动结束后要将牛的四蹄作为礼物送给梯玛,梯玛在当时被认作是神与人间沟通的使者,所以这一程序也表明了牛作为本民族的神灵对整个歌舞的重要意义。

“傩舞”产生于原始先民对疾病的恐惧,先民们通过傩礼使得四季阴阳调和从而达到人寿年丰、风调雨顺、国泰平安。表演者舞时必戴具有驱鬼纳吉的面具,具有一定的巫术含义。既然摊舞的功能性表现于驱除瘟疫病害,那么对于瘟神的敬畏必定也包含其中。瘟神是土家人神灵崇拜中较为畏惧的神灵,他们认为得罪此神灵必定会遭到灾害,因此对瘟神的敬畏符合“傩舞”舞蹈的内容和社会功能。

以上五种舞蹈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习俗舞蹈,而神灵崇拜作为土家族舞蹈的基因之一,将作为遗传信息的神灵祟拜的对象、内容及其形式通过复制于舞蹈中传递给下一代,并将神灵崇拜中各种不同的遗传信息得以动作化的外在表达。从舞蹈动律和动作上看,白虎神作为土家族神灵崇拜对象之一,直接影响着“跳丧舞”的曲、颤、悠、摇、晃、摆动律和动作的形成;对女猎神梅山的崇敬将“毛谷斯”舞蹈提升到更高的思维水平,从内容上反映着先民对梅山神的敬仰之意,这种敬仰直接通过“敬梅山”动作得以外在呈现。其次,从舞蹈的队形图案上看,先民对龙神的敬仰使“摆手舞”中频繁出现龙身状的舞蹈线路,如“一条龙”、“双龙出洞”、“一串珠”等。因此,神灵崇拜基因通过指导舞蹈动作元素的合成来表达了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着舞蹈这个个体的外在表现。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神灵崇拜这一舞蹈基因也逐渐被破译,一张发展的土家族舞蹈生命之图渐渐绘就。如在舞蹈“毛谷斯”的结尾部分,土家人将身披的茅草取下放人火中,喻示告别艰苦的原始生活,这一舞蹈内容也正是此基因破译的鲜明体现。总之,神灵崇拜作为土家族舞蹈基因之一,一方面忠实地复制着自己的遗传信息,以保持土家族舞蹈在神灵崇拜这方面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又为土家族舞蹈注人新的血液,从而为土家族舞蹈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 佤族舞蹈《秧歌》的情节简介

    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的佤族舞蹈《秧歌》中有一个情节:青年男女一边劳动一边调笑说唱,在小伙子们的频频进攻下,姑娘们就会满脸羞涩地把自己抽的烟锅递给自己中意的小伙子。随着烟锅传递次数的不断增加,姑娘和小伙子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2025-07-29
  • 土家族旅游 土家山寨酉阳庙溪村是历史古寨

    美丽的土家山寨酉阳庙溪村在酉阳自治县庙溪乡庙溪村10组,有一个叫大蛇阡的地方,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在群山掩映..

    2025-07-28
  • 土族历史 土族和土家族有啥区别

    土族的族名则源于其祖先“吐谷浑”,因“吐谷浑”在唐代中期后称“吐浑”,而“浑”在蒙古语中是“人”的意思,所以后..

    2025-07-28
  • 为什么土家族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之一

    土家族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之一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寓意“本地人”,是古代巴国的一支,位于鄂西、湘西、巴渝东南..

    2025-07-28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农耕文化,而土家族也自己特色的农耕文化。土家族的从事农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那里的人们种桑..

    2025-07-28
  • 土家族的人口有多少 土家族的分布地在哪里

    土家族的人口数量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连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

    2025-07-28
  • 土家族名人 历史上的土家族名人汇总

    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为自己民族做了一定贡献的名人。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名族之一,主要居住于云贵高原东端。全国土家..

    2025-07-28
  • 土家族的来历 土家人是由巴人演变而来的吗

    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土家族有802.81多万人,集中散居在湘鄂渝..

    2025-07-28
  • 土家族的火功疗法的种类 各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火功疗法土家族民间用火为引治疗疾病的方法甚多,如火罐、火攻、油火、火针、灯火、烧艾、火灰碗等,被称之火功..

    2025-07-28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六月六是土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晒龙袍”,和湖南汉族的“洗晒..

    2025-07-28
  • 土家族的打飞棒是怎么来的 现在是怎么玩的

    湘西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练就以木捧击毙飞禽走兽的本领。这种以掷棒保护庄稼的传统方法,逐步形成为一种“..

    2025-07-28
  • 长春般若寺灵异事件,侮辱神灵惨遭报复/真实现世报事件

    在人们印象中,寺庙是比较神圣的地方,这里供奉着各路菩萨,是世界上最不可能闹鬼的地方之一。但在长春的般若寺却发生..

    2025-07-22
  • 羌族白石崇拜

    白石崇拜为羌族人有名的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

    2025-06-26
  • 土家族正月十五赶毛狗

    在恩施的部分土家族地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要“赶毛狗子”,这种风俗在建始县景阳镇尤为盛行,且延续至今。所谓“赶毛狗子”,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这天,人们用树枝、茅草、竹子、松香等物,搭成一个圆锥形的毛狗棚,有房子一般高。茅草、..

    2025-06-25
  • 黑唐卡:密宗神灵的忿怒身 藏传佛教的庄严法器

    藏民族对黑色的偏爱,源自于从古老的原始宗教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苯教信仰。苯教俗称“黑教”,因苯教徒喜蓄长发、身着黑衣而名。从其教义法则探测,这种尚黑的习俗渊源十分久远,在苯教创世学说中的黑白二元论观念及所象征的深奥哲理中都得到体..

    2025-06-17
  • 尼泊尔太阳墓神秘之谜,当地人一种信仰和崇拜

    世界上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金字塔是怎么建造的,怪田麦圈是谁留下的,还有地球上到底有么有外星人,这系列问题都有待..

    2025-06-15
  • 土家族语言有什么特点?土家族文字的创造

    土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尚未确定。据50年代调查,只会土家语不会汉语的土家的约有七八万。他们多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秀山、来凤一带偏僻山区的土家族村寨中,而且多是老年。目前,据土家族语..

    2025-06-06
  • 土家族的族称是什么?土家族的起源介绍

    土家族自称“毕孜长”,意为本地人。历史上土家族称谓不统一。1956年我国国务院批准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统称为土家族。关于土家族的族源,有多种说法。潘光旦教授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中提出土家族为古代巴人之后。此外,有..

    2025-06-06
  • 1991年梅里雪山灵异事件​,18位日本人不敬神灵全遇难

    在很多人印象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其实殊不知,梅里雪山才是真正至今无人成功登顶的山峰。梅里雪山..

    2025-06-06
  • 中非帝国博卡萨一世登基 博卡萨为什么疯狂的崇拜着拿破仑

    中非帝国博卡萨一世登基 博卡萨为什么疯狂的崇拜着拿破仑1977年12月4日,使节们站立在中非班吉体育场皇帝宝座的右边,..

    2025-05-1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