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是指图画在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的绘画艺术。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占很大比例。壁画的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白描、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及沥粉贴金等。所用颜料多是矿物颜料,所以图画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壁画的作者除少数名画家外,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画工,而且留下姓名者很少。
我国壁画出现很早,并且从其一开始就与古人信奉的神仙和神仙们的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描述“四时五神”时说:“其法为其画像,人亦三重衣,王气居外,相气次之,微气最居内,皆戴冠帧乘马,马亦随其五行色具为……”并画有图画。可见早期道教就已开始用形象来描绘自己所崇拜的神仙。
唐人崇奉道教,故道教壁画也十分兴盛,当时的画家均善画壁画。据记载,洛阳玄元皇帝庙有吴道子画的《五圣千官图》,另有太清官、龙兴观、咸宜观壁画。现存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安天王圣帝庙的《天宫图》,据传为吴道子画。
宋代是道教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壁画因宋王朝几次大规模的兴建宫观而得到发展的机会。据记载,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为营造玉清昭应宫,以著名画家武宗元、王拙为左右班之首领,征天下画家3000多人作壁画。现存美国纽约的武宗元传世之作《朝元仙仗图》,即为当时壁画之粉本。
元代道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艺术上讲,它继承了唐宋遗风,作者则多为民间画工。我国现存元代道教壁画较多,主要有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明应殿壁画,山西高平县圣姑庙壁画,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壁画,河北省毗卢寺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其中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
明清以降的道教壁画虽然比较多,但是优秀之作不多,并且没有宋元壁画那样辉煌的艺术成就。现存比较优秀的壁画包括山西省新绛县的稷盎庙壁画等。
中国历史上文人以道教神仙故事为内容的道教文人画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顾恺之,他曾绘有《列仙图》、《洛神赋图》等,其中《洛神赋图》所描绘的神仙境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曾画有《元始像》、《行化太上像》等近20幅道教文人画。同时的吴道子有《天尊像》、《列圣朝天图》、《二十八宿像》等画作,他画的钟馗像名噪一时。宋代画家所作的道教文人画多描绘隐逸山林的仙真人物,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境界与情趣。明清以后道教文人画较少。另外,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道士画家,其中最为著名并有成就的有:陶弘景、张素卿、厉归真、李德柔、张彦辅、黄公望、倪瓒、张雨、方从义、朱耷等等。他们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以后,流传于民间,用于道教活动的水陆画开始发展起来,如中国道教协会编印的《道教神仙画册》中所收录的作品。它们多属于民间画工所作,没有署名,艺术水平也高下不等,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水陆画是研究民间美术和道教神仙信仰的重要资料。
托林寺杜康殿八王分舍利(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托林寺的壁画艺术主要保存在现今的杜康大殿和白殿之中,萨迦殿、色康殿、玛尼殿、乃举殿以及佛塔中也保留了一些残存的精美壁画。杜康大殿,藏语称祖拉康,意思是集会之殿堂。其壁画有绘制..
2025-11-20《太和清音》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暨迎国庆•祈太平•慈爱人间音乐晚会,将于2012年9月21日晚7点30分,在北京展览馆剧场盛装上演。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是中国道教协会在近年来成功举办道教传统音乐会基础上,精心组织的全国性道教文化音..
2025-11-20对于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老的中华宗教音乐——道教音乐,大多数国人对它不甚了解。部分人可能听说过闻名于世的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正是道教的音乐作品。如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高度重视的当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
2025-11-20引磬: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状,铜制,器底隆起之顶端,附有木柄,以便携持。木柄有绳,连一铁杆或铜杆。道众在醮坛朝拜或“转天尊”时,持而鸣之,用以引导道众,故名“引磬”。引磬,又称击子,《清朝续文献通考》中称云磬。藏、蒙古、纳..
2025-11-20斗灯,是道教举行祈安礼(拜)斗科仪时所用之物。道教认为斗星司生司杀,执掌人之寿夭、富贵、爵禄。根据人的出生时辰,科仪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官,礼斗法会目的是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斗灯往往由油灯、米斗、斗灯伞以及安奉在斗米上的镜、..
2025-11-20朝简,又称手板、笏,玉板或朝板,是道教科仪中常用法器之一种。中国古代就有笏。《释名》称,「笏,忽也。君有教命,有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意指笏乃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以笏为纸,直书其上,以防遗忘。《礼记》的《玉藻》称,..
2025-11-20天蓬尺是一种道教的法器,又称法尺,外观是一根四面刻有符咒的四棱方形短木棍。《道书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长形刻度。法尺为桃木制或铁制两种,天蓬尺多为四棱,六面分别刻有..
2025-11-20道教是中国汉民族的本土宗教,随着汉族明清以来迁入思普区而道教随之传入,已有数百年历史,明代崇祯元年,普洱建立了文昌宫。《景东县志稿》载,景东道教金鼎殿在西区仲古里,清康熙年间由彭道人建盖。清代以来,在景东、普洱、思茅、墨江、..
2025-11-19大足南山道教醮坛三清古洞。资料图片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南山石..
2025-11-19三清铃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帝钟、法钟、法铃、铃书。由于道士学模拟它的声音,俗称师公钘或钘仔。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有柄、铃内有舌。柄的上端称作剑,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册》卷五..
2025-11-19于道教宫观内,细心人可能会注意到――某些道士手内常持一件相连在一处的两个环,时时把玩(其环形,多为木、藤、玉石、金属制成,可于人腕、臂处套挂。北京白云观文物展室中,有一明代青瓷道人像,道人左手即持此物,可见渊源已久)。许多人..
2025-11-19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
2025-11-1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