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最著名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文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文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证明了水井街酒坊酿酒历史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锦江春",同时亦为中国白酒起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烧酒提供了重要证据.
酒的创造发明者,相传是夏禹时代的仪狄,距现在已将近四千年了。无独有偶,远在当时尚无文字的四川,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广汉三星堆发掘出来的文物,就有很多精美的酒器,既然有器,当然酒的生产更在前了,两者时代虽然相近,(三星堆时代,经科学鉴定,约三千余年。)而路隔数千里,且交通闭塞的“西南线”,酒的出现,却与华夏遥遥相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此,足见成都酿造历史的悠远。
“酒以成礼”([春秋]左传),从古以来,宗庙祭祀、朝廷宴饮、外交酬酢、社会交际,以至于“河梁饯别(苏武与李陵)”,“横槊赋诗”(曹操),“采菊东篱下”、“举标邀明月”(陶渊明、李白),以酒相祝,把酒自遣,供酒消愁,举酒盟誓,都可以证明酒与人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而且没有男女的界限。但因酒而发生的问题,如“灌夫骂座”、“弥衡使酒”而招来灭族、杀身之祸,又往往令人废书而叹。所以孔子说:“惟酒无量,不及乱。”这倒是深于世故之谈。
成都地区,由于气候温和,特产丰富,酿酒历史同中原相近,历史悠久。
《华阳国志·蜀志》“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开明称帝,约在公元前四百年,是成都酿酒的最早记载,而广汉三星堆的酒器,又把成都酿酒的历史上推了一千多年,到了“相如涤器,文君当垆”。和西南各族统一于秦汉中央政权,西域丝绸之路交通的畅通,成都酒业的蓬勃兴起,自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更兴盛了。从彭县、新都区出土的酿酒画像砖实物印证,早在东汉,成都已就开始用蒸馏技术造酒了。
[唐代]绵竹剑南烧春、泸州荔枝绿、郫县郫筒酒等均是川西名酒中的佼佼者。
《成都古今记》记载成都一年之中,每月皆有市,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而以十月为酒市,可以想见当时万人空巷的盛况。杜甫:“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这一名酒,一直传到今天,犹为酒客们所欣赏。
[清末],成都共有烧房四百九十六家烤酒,而生产经营者,多半为陕西籍人,各有其独特的酿造勾兑技术,大都浓香醇郁,其高下区别,惟在醇、香、厚的程度,醇则不燥,香则有致,厚则不淡而无味,而勾兑的技巧,又各保守秘密,因此各家的风味也不同。
要说成都作为一个大城市,灵异传说在这个城市自然不少,最出名的莫过于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今天我们说的成都马家花园..
2025-07-31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
2025-07-29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武侯祠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始建于六世纪,初建时与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祠庙相邻,明代初年并入昭烈庙,因此大门的门额上书有“汉昭烈庙”四个大字,是合祭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末年琅邪郡阳都县(今山..
2025-07-07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亭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极具文化气息的园林。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
2025-07-07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其..
2025-07-0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