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的想法

2025-02-16 08:23历史文化
我是青年的京剧爱好者,喜欢收藏京剧音像资料,藏得多了,也就有了些想法,向各位请教。
从剧目、曲目的选择和编排中,我们就能学习到很多戏曲鉴赏的知识,学习到辨别精粗美恶的方法。我能从无言的编辑工作中,体会到编辑者对京剧的理解、用意和匠心独运!这也是是春秋笔法,让我们做后辈的收益良多呀!
但是有时不由得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产生。以中唱上海公司1994年出版的六张CD装的《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为例吧。我知道这套唱片的用意,是欣赏性的,尽量用好的音效,也努力争取青年观众。其优点、功绩有口皆碑,特别是新配的伴奏,是个大胆的尝试!
我只想谈谈曲目的选择。不选谭鑫培先生,我想跟旦角里不选陈德霖先生一样,一是出于唱片音响质量,二是出于欣赏习惯考虑,可以理解。
老生篇:马7、周6、杨5、余4、言2、谭2、李2、高1,从比例上来看,马的分量最重。我个人认为,单从京剧声腔艺术而言,马不是最出色的,选了这么多,难免会造成误解,特别是青年听众。比如《空城计》,谁都知道,这是谭派名剧,余先生也有唱片存世,堪称经典。可这里选的是马先生的,马先生一生演出《空城计》的场次并不多,远不及小谭先生,是不是可以说并不具有代表性?
再如周先生,他的更大成就在表演,唱片上选的是否也比例过高呢?杨先生是声腔大师,可有的作品,比如《大保国》就不那么合适了,这一段是以杨宝忠先生的快弓胡琴为特色,唱腔本身并不见长,但是配了新的伴奏,虽说尤继舜先生的胡琴出神入化,但杨先生的胡琴被盖掉了,这段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意义。
言派、高派来讲,只有一两段似乎弱了些,与他们在京剧史上的地位似乎不太不相称。四大须生中的奚啸伯先生,在声腔上有独到之处,还有李和曾先生,都应有一席之地呀。
旦角篇,张君秋先生在总共30段中占了7段,虽说比例不算太高,可比起尚小云先生的3又1/4段来说,稍嫌多了一点了。我的感觉是,限制在梅尚程荀张五人身上是否有失狭隘?比如,黄桂秋先生,独树一帜,唱片音效也很好,是否有遗珠之憾呢呢?
花脸老旦小生篇,花脸部分几乎成了裘先生的专辑,金先生只有一段,《七郎托兆》也难称是最具代表性,郝、侯、以及后来的袁就更不用提了。
老旦中,只有李多奎一人,有些寥落,李金泉等先生或许也有被选入的必要。小生中,以唱功见长的姜妙香先生被遗漏,有些意外。
我们讲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是不是也应从唱片曲目的选择中有所体现呢?我知道,这是件纷繁复杂的工作,用意不同,效果也会不同。操作起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难调。我只是衷心地希望,这套名为“菊坛经典”的唱片虽不能强求它作为严格的资料库,但应具有史诗感和权威性,就像中唱公司出的那套《中国戏曲名家唱腔珍藏版》和即将出版的《京剧大典》一样。而不要带上个人好恶的印迹,以致影响整体的严肃性。
也许是我吹毛求疵,也许是我不解深意,但我的一颗心是真诚的,是爱京剧的!
多有得罪,请前辈恕晚辈不知轻重,斗胆妄言。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综合板式唱腔

    反二黄有各种板式,但单一板式的唱段不如综合板式组成的唱段多。因为单一的板式篇幅有限,受其板式程式的约束,单一板式的唱腔大同小异,听来乏味,不便剧中人感情的表达,多种板式变化、组合结构的唱腔更具感染力。反二黄综合板式的组合形式..

    2025-08-26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原板

    二黄原板是二黄声腔的基本板式。从板式名称上分析,原板是原始、原本、即最初的意思。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本形态,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成的。二黄原板的板式特征是:是2/4的节拍,一板一眼的唱腔。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

    2025-08-26
  • 历史科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

    2025-08-18
  • 盘点三国时期三次著名的刺杀行动,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

    2025-08-10
  • 著名书画家:黄山寿

    黄山寿(1855-1919)原名曜,字旭初,别字旭道人,晚号旭迟老人,又号丽生,江苏武进人。官直隶同知。幼年贫困,一志于书画,书工唐隶北魏及郑燮、恽寿平,得其神韵。画则人物、仕女、青绿山水,双钩花鸟及墨龙、走兽、草虫、墨梅、竹石,无一..

    2025-08-03
  • 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贺天健

    贺天健(1891~1977),中国现代着名中国画家、书法家。江苏无锡人。原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等。幼年喜欢绘画,早年通过实地写生,领悟画理,善用水墨,设色讲究层次,多用复色,尤长于青绿山水,并演变而自成一格,风..

    2025-08-03
  • 老车站弘扬老京剧

    “文革”前的北京,剧团、剧场都在40个以上;“文革”后,保留下来的剧场,也还有十几家。近些年每况愈下,正规演出京剧的剧场,只剩下迁址新修的长安戏院一处。京剧团虽也大量减少,但是中国、北京两大剧院,下属也还有七个演出团;还有一个..

    2025-08-02
  • 小乔是三国著名的美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有许多美女,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和大小乔之一的小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小乔和大..

    2025-07-18
  • 荀彧是著名的谋士,为什么最后会被逼自尽呢?

    荀彧是曹操帐下的著名谋士,为何他最后却选择了自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众多谋士中,以..

    2025-07-16
  • 美州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被称为黄泉大道

    美州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被称为黄泉大道在美州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有一条纵贯南北..

    2025-07-16
  • 著名花鸟画家:张大壮

    张大壮(1903―1980)浙江杭州人。原名颐,又名心源,后更名大壮,字养初,号养卢,别署富春山人。章炳麟(太炎)外甥。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合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被合称花卉画的四大名旦。198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1982..

    2025-07-12
  • 著名书画家:陶天月

    陶天月,男,汉族,1931年2月生,安徽长丰人。斋号冷香居,自幼酷爱书画诗文,1949年入华东大学,后在安徽省文联一直从事书画创作,是一位着名的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国画创作以花鸟、山水为主,以黄山为师,继承新安画派,其作品构图清新..

    2025-07-12
  • 京剧传统戏人物造型的化妆美

    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是传统戏曲舞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美的创造物,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革新的结果。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件“作品”上,都倾注了艺人的心血,都把每个时代最富特征、最有代表性、最美的部分融进其中,因此,美的..

    2025-07-11
  • 铁板神数董慕节,香港一代命学大师!

    01七月十日,韦千里命馆来了位年轻人。韦千里排了他的八字,略一沉吟道:“此八字财多身弱,富屋贫人。”年轻人脸上露..

    2025-07-11
  • 京剧正演变为一项“文化福利”运动

    京剧的最大东家在中国,最大卖场在北京。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给了正本清源的解释: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京剧被认为是“京派戏”、地方戏被认为是“外省戏”的概念显然是个误会,京剧/地..

    2025-07-09
  • 世界有哪些著名神童 十大高智商神童排行

    世界有哪些著名神童 埃丽塔安德鲁有人问世界各国都有哪些天才神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尤其是有才能的人,而不是拿来..

    2025-07-02
  • 国画大师:陈大章

    陈大章,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书画世家,自幼酷爱丹青,被称为“中国画坛巨匠”。国画创作早期以人物为主,后以画山水、松、竹、梅着称于世,多幅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日本长崎现代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墨泉博物馆收藏,和作..

    2025-06-22
  • 著名国画家:苏葆桢

    苏葆桢(1916.5―1990.6),著名国画家,师从徐悲鸿、张书旗、傅抱石等大家,江苏省宿迁县南蔡乡埠子镇苏圩村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现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原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其父系清末秀才,开办私塾教书,喜书画。葆桢自幼受其父熏..

    2025-06-22
  • 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

    张复兴,著名山水画家,1946年生,祖籍山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广西美协荣誉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名誉教授、桂林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2025-06-22
  • 当代著名书画家:葛介屏

    葛介屏(1912-1999),安徽省合肥市人。是当代着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诗词学家和文物书画鉴定家,早年经张叶青、刘启琳、张琴襄指授,寝馈于殷墟甲骨、西周钟鼎和秦汉以来各种碑碣,后入安徽省博物馆从事文物鉴定工作,对梁闻山、邓石如、包..

    2025-06-2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