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润格透露玄机
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遂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细入毫微地将贝叶极细密的段段叶筋与草虫之丝丝纹脉,在近乎原大的体态下完全写真地刻画,在神形并茂地展现中达成极高的艺术再现。面对白石老人的贝叶草虫,我们便能感受此中惊人、超凡的天才发现与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拍卖成交记录,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贝叶草虫”题材,白石老人还曾绘制过许多幅,而且成交价格不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品价格的高低,与画中虫的贝叶种类和数量,还有着一定的联系。在2006年上海朵云轩的秋拍中,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估价50万至60万元,成交价为90.2万元。画中有一只蟋蟀和一只蝉。在2005年江苏爱涛的秋拍中,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估价80万至100万元,成交价为495万元,蝉儿的唱、红蜻蜓的听、螳螂的回望、蚕蛾的闲,都汇聚在这幅作品中。而此次拍出1680万元的作品,曾经在199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拍出过88万元。画中虽然也有四只昆虫,但种类已经变成了蜻蜓、蝉、螳螂和蟋蟀。
齐白石是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从做木匠的时候起,齐白石就靠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其曾有这样的润格: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可见其对于画中工笔作品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价格有着明确的认识,齐白石的草虫,有工、写之分。通常工细者,先画草虫后补景;写意者,先画景后补草虫。这样的润格的价格也是大有差别的,此次拍出天价的《贝叶草虫》中的昆虫均是工笔细致绘制的,因此当初的润格就非常可观了。
价格变化寻找根源
除了近现代书画名家之外,古代画家的润格对于判断其价格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其中最有名就是郑板桥自己开出的润笔价格,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订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亦即一千斤米左右。在今年的秋拍中,中贸圣佳拍卖行推出的《竹石图》立轴,成交价为537.6万元。
对润格影响较大的另一画家是吴昌硕。他是第二代海派书画领袖人物,在书、画、印三个领域实行了全方位的突破和创新,并以自己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滋润着丹青笔墨和金石篆刻,将金石意蕴发挥得淋漓尽致。吴昌硕的润格历经几次变动:1911年乔迁上海,1912年润格上升幅度趋大,1914年、1922年吴昌硕又进行了两次调整。虽然居高,但求书画、印者仍络绎不绝。吴昌硕有时应酬不过来,会请其弟子代笔。一般由赵云壑代画花卉,王一亭代画人物,最后由吴昌硕落款。像此次秋拍中,吴昌硕的一幅《兰石图》立轴,估价25万至35万元,成交价仅为33.6万,而在2008年北京的荣宝迎春拍卖会上,这幅吴昌硕76岁创作的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50.4万元。可见,市场对于这样的应酬之作还是不太接受的。对于藏家来说,从以往画家润格的变化中,可以对于画家作品的优劣有所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受到市场追捧,而不断提升润格的画家来说,其晚年作品可能更多地是一些应酬之作,其投资价值也较其精品逊色不少。
研究润格避开风险
对于书画投资者来说,研究名家书画的润格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时可以对于自己的投资做出判断。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丰子恺的作品非常受欢迎,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早期作品的价格变化非常大,像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丰子恺在1947年创作的《大道将成》镜心,估价7万至9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78万港元。而在1948年创作的《龚自珍诗意图》立轴,估价20万至30万元,在2008年的春拍中的成交价只有44.8万元。
丰子恺的作品历来很受藏家的喜爱,民国时期他曾公开在《论语》上发表自己的润格:漫画(一方尺以内)每幅32万元,册页(一方尺)每幅32万元。立幅或横幅,以纸面大小计,每方尺32万元,指定题材者加倍,其余另议。丰子恺原来并不是以卖字画为生,然而在1948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连丰子恺这样的名人也不得不以字画谋生。因此,在投资解放前丰子恺绘画的时候,不妨重点关注1948年之前的作品。
润格规范了市场,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曾经为太平天国服务过的扬州画家陈崇光(若木)是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史料表明,他至少两度前往上海卖画,常年奔走在江浙之间。1887年著名画家黄宾虹曾赴扬州随其学习花鸟画,黄宾虹在《近数十年画者评》赞叹:“陈若木崇光,双钩花卉,极合古法,人物山水,各各精妙。”在世的时候他的画就已经价格不菲,民国初年他去世后他的画价陡然攀升,几乎与古人比肩。但进入上世纪20年代之后,他却淡出画史,几乎被历史遗忘,直到现在都不为人知。直到近年很多署名“若木”的伪作重出市场,才帮助我们解决了历史谜团。原来,48岁之后陈崇光得了狂疾,这时他的画已经十分成熟,求画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识别他画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当时涌现出极多的伪作和赝本。而陈崇光狂疾之后也根本无力打假。陈崇光生前身后作假者的大量伪作几乎毁掉了他的艺术成就。目前市场他的作品价格基本上只是在万元左右,可见由于当初的高润格,导致了伪作增加,特别是晚年没有能力打假,导致了其作品市场价格的崩溃,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通过研究画家曾经的润格,无疑可以对于投资书画有所帮助。
目前,润笔账单本身也成为了藏家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研究其中的细节,可以使得藏家获得更多的投资技巧,而账单本身也是画家自身的墨宝,因而也多了一份收藏价值。像傅抱石的润笔账单,在2003年的拍卖市场上,估价5000至7000元,成交价达到了33000元,可见市场对于其追捧程度。由于书画家的润格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细细品读,可以看出润格也是书画家心境和个性的流露,值得藏家重点关注。
书画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比较”,即俗话所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比照的主要根据是已被确认的“标准器”和“参照系”。面对一件书画作品,如何辨别真伪?只有鉴定者将作品与自己所掌握的“标准器”和“参照系”进行充分比对,分析之后,才..
2025-11-01一是忌污染,如油渍、汗渍、茶渍和灰尘等,灰尘常吸附酸性物质、霉菌孢子,使纸张酸化、生霉。二是忌生霉,特别是黑、黄、红、紫等各种产生颜色的霉菌,产生的霉斑极难清除。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往往能把书画蛀蚀得千疮百孔,惨..
2025-11-01从长远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难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
2025-11-01对于书画收藏爱好者而言,藏护问题尤其重要。因为书画作品使用的材料是纸、绢、绫等纤维材料和丝织材料,一旦保存不善就会导致书画作品易脆、易断,寿命减短。在长期的书画收藏过程中,彭成秋积累了大量书画保养经验,值得广大藏友借鉴。首先..
2025-11-01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势必向往高级的精神生活。由于一幅好的字画对应的是一种很高雅的精神享受。所以,无论是出于艺术欣赏的目的,还是出于投资理财的理念,收藏名人字画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企业形象与知名..
2025-11-0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起来,收藏风的刮起便是这现象的见证之一。一、要具有收藏条件1、要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想在收藏的过程中从一窍不通学起,要负出的代价太大,切不可尝试。在决定收..
2025-11-01一、要避光、因字画一般都以纸、绢等为载体,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纸、绢的纤维变质或泛黄、褪色、发脆,造成字画的损坏,从而缩短字画的寿命。所以,字画应放置于避光、阴凉、干燥和清洁的地方妥善保管。二、要去尘、字画收藏前,最好掸去字画..
2025-11-01一、熟悉掌握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熟悉中国书画的发展历史,是为了在鉴赏书画作品中,能够把握其艺术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特征,进而比较准确地对其创作年代、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作出大致的合理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经..
2025-11-01时下,名家书画因被人们视为“软黄金”而争相购藏,显得炙手可热。但是由于造假日渐猖獗,市场鱼龙混杂,买家常不免被投机者所害。当前在书画投资中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需引起广大藏家的警惕与注意。听故事一些造假者为了兜售他们手中的赝..
2025-10-11目前在国内,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是一个特殊的门类,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
2025-10-11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面对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活跃,投资书画诸多益处的逐步呈现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中国书画的爱好潜质亦不断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步入投资收藏中国名人书画之途,以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经济上的回报。但是,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
2025-10-11近几年国内日益火热的收藏市场,已经让有着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收藏品种。对书画有爱好的人来说,除了收藏欣赏之外,书画也被当作了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成都广域鑫成艺术品投资部总监代成英向笔者表示,虽然书画收藏与..
2025-10-11书法是汉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渐积淀、形成、完善的民族艺术,其历史渊薮决定了书法在未来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始终具有其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中国书法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书法”虽然有共同之处,有一定的关联,但中国书法是沿着本民族的..
2025-10-11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
2025-09-19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史上,有关书画同源这一话题,历代不乏论述,但多局限于书画之观象思维。其实,此处“源”字,应包含二义,其一为“象”,其二为“神”。本文拟就以上二义进行如下分析。所谓“象”,是指文字与绘画在远古时期均源于古人的..
2025-09-19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宇宙间一根芦苇,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王存臻先生就是一根燃烧着思想之火的芦苇。他的思想超凡脱俗,神游宇宙,催生了“宇宙全息统一论”这枝宇宙奇葩,一鸣惊寰宇。匠心独运,他又进一步提出了..
2025-09-19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派繁荣,但同时局面又有些混乱,既有人谈其“文化盛世”,又有人评说其“乱象丛生”,令人亦喜亦忧。2011年,多家新闻媒体曝光了徐悲鸿之子参与“指鹿为马”,将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学生作品“指”为“先父徐悲鸿..
2025-09-19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书画印..
2025-09-19其实,与其等到书画破损、霉变了,请修复专家妙手回春,还不如在书画受损之前,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延长它们的“寿命”。如何在成都这样酷暑湿热环境下保存书画?如何避免书画作品受到霉变等伤害?如何利用家庭条件保护书画?收藏收藏,藏家..
2025-09-1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