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的春节

2025-03-13 08:58历史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古人此说为春节作为一年之始的岁时节日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依据。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春节,如今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最为集中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认同、民族凝聚的重要元素和代表性文化符号。尽管史学家们还没有确证春节形成节日的最早时间,但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告诉我们,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年”这个字,其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凡此种种说明,历史上早就已出现和使用“年”这个字眼和概念了。夏代实行夏历(后也称农历),周代实行周历,秦代实行秦历。这三个朝代的历法,正月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而元旦(新年)的日期自然也就有所不同。《礼记·月令》说:“(周)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周天子过的“元日”,虽然与夏历的元旦日期不同,但其所指却都是正月初一元旦。汉承秦制,但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夏历。从此一路下来,没有大的变化。《后汉书·礼仪志》里有朝廷过元旦的记载:“后汉天子元旦幸德阳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观诸伎乐。”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夏历的时间最长,“新正”、“元旦”、“正旦”、“元日”、“岁首”、“新年”等,都是元旦(新年)的大同小异的称谓。近代以来,辛亥***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政府颁定官方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为辅历,把惯称的农历“元旦”改称“春节”。这样算起来,中华民族过春节,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而且到了近代,逐渐演化为一个从腊八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的大节。如若做一个民俗学的解析,可以看出,春节大体是由仪式和意义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属于仪式层面的,从周代的“至其元日,命社以祈农祥”,即祭祀谷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展到近现代,春节的仪式日渐其繁,如祭灶、贴对联、守岁、撒芝麻秸(驱鬼驱邪)、驱傩、吃年夜饭(交子)、生旺火、燃香、放爆竹、挂先祖轴和祭祖、请家神、拜年、破五、吃元宵等,而每个仪式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属于意义层面的,大体是四个方面:一是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和四时肇始的标志,是岁时的节日或时间的节点;二是家族团聚、亲朋欢宴、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增进家族凝聚力的契机;三是祀拜天地、礼敬祖先、慰抚亡灵、安慰生者的佳期;四是劳动者休整的假期,用唱大戏、闹社火、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等欢乐的方式,充分释放被压抑了一年的生命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昌明和观念的变化,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嬗变。相对说来,其意义部分的核心比较坚固,变化不大,而仪式部分则变化较快较大。如给亲朋拜年,一般不再磕头,而更多地通过寄送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表示祝福;如除夕守夜,亿万人在观看春晚节目中度过;如子时吃年夜饭,在城市居民中变化较大,很多人家喜欢到饭店里聚餐、家庭团聚,而包饺子吃饺子的种种习俗和禁忌几近无存了。《史记·天官书》里所说的“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即根据大年初一天象预兆一年吉凶的民俗,也早已被民众扬弃了。文化的进化脚步匆匆,谁想留是留不住的。过往的农耕文明社会条件越行越远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寄寓着民族精神的春节,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不会消亡的。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是大自然的需要,是民众的诉求,一年一度,周而复始。春节常青!

  • 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

    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春节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日子,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做得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孩子来说,这时正是他学习交往的最佳契机,但在他尝试与人交往前,父母得先告诉他一些基本的礼仪。1、打招呼在春节这段..

    2025-09-04
  • 春节过年送礼忌讳多,避免好心办坏事!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送礼文化的民族,但凡大节小节,只要是走亲访友,人们都会用送礼的方式来表示祝贺,特别是在春节期..

    2025-09-03
  • 春节拜年的礼仪

    春节拜年的礼仪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

    2025-09-03
  • 春节见闻、命理小记

    春节,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家,难得过一个清净祥和的节日,期间多数都是走访亲友,见见老友。1见师兄,他是老家远近闻名..

    2025-08-31
  • 边检官兵与驻地塔吉克族群众欢度塔吉克族春节

    官兵与村民们一起尽情地跳起了传统的塔吉克族舞蹈3月21日,塔吉克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肖贡巴哈尔节,武警新疆边防总队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官兵主动走访慰问,向驻地塔吉克族群众送去春天的温暖,一起欢度盛大节日。一大早,官兵冒着鹅..

    2025-08-30
  • 新加坡春节

    在新加坡,占了新加坡人口70%~80%的华人(多从福建和广东而来)仍保持着传统过年的习俗。与其它地区的中国人其实都很相像,同样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和墙上张贴春联,而且传统的除夕夜吃团圆饭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大年初一和初二到亲朋好友家..

    2025-08-10
  • 呼和浩特2012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方案出炉

    12月26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文化局了解到,“绵绵草原情悠悠大盛魁”呼和浩特市2012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工作方案正式出炉,本届庙会将于2012年1月28日(正月初六)至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在玉泉区举办。本届文化庙会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

    2025-08-05
  • 春节礼仪-拜年常识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节日礼仪春节拜年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阅读与借鉴。节日礼仪春节拜年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

    2025-06-28
  • 拜年礼仪常识-春节拜年礼仪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拜年礼仪常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小编精心推荐:礼仪常识|饮食礼仪|个人礼仪|接待礼仪|敬酒礼仪拜年礼仪常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

    2025-06-28
  • 春节文明礼仪常识-春节节庆礼仪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春节文明礼仪常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春节文明礼仪常识中国素有“..

    2025-06-28
  • 春节吃饺子的含义

    1、过年吃饺子的寓意为“更岁交子”,“子”即为“午夜子时”,“交”和“饺”为谐音,有“喜庆吉祥”和“幸福团圆”的含义。过年吃饺子,预示着吉祥如意、辞旧迎新。2、包饺子寓意着喜庆吉祥、幸福美好。过年包饺子时全家人一起动手,不同分..

    2025-05-23
  • 幼儿春节礼仪教育

    幼儿春节礼仪教育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这时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1、教孩子学会称呼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

    2025-04-28
  • 满族人春节的吃与做

    满族过春节,在时间上基本与汉族一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新一年的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满族人的节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马、白肉血肠、豆面卷子(驴打滚)、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喜饮喝的酒,主要是..

    2025-04-27
  •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

    2025-04-03
  • 春节七天乐富宁民间戏剧好戏连台

    壮族舞蹈壮族土戏今年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二至初七,富宁农村各地到处喜气洋洋,各民族的民间传统戏剧连连上演,精彩纷呈,农村群众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为节日增添了浓烈的喜庆气氛。富宁是个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浓烈的县份,全县居住着壮、..

    2025-03-13
  • 贵州施秉:佛顶山下人的春节活动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溪村,坐落在中国非著名十大山峰之一的佛顶山脚下,那里居住着20个自然寨4500余人。2012年春节,在村支部及村委的精心组织下,当地一改往年过年期间聚众赌博的陋习,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春节文体活动,深受人..

    2025-03-13
  • 广西各地春节节庆活动内容丰富 充满“文化味”

    龙腾狮舞喜迎新春!为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春节期间,广西各地精心安排的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满了“文化味”。在首府南宁,“邕州神韵”粤邕剧演出值得戏剧爱好者期待!据了解,1月25..

    2025-03-13
  • 土家族春节民俗:“赶年”与“抢年”

    奔放飘逸的土家族跳起毛古斯舞。卢瑞生摄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湘西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土家年(土家语: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其时间是腊月大..

    2025-03-12
  • 观念不断更新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在坚守中寻求突破

    春节到了,在窗棂上、大门上贴上“福”、生肖等剪纸,曾经是中国不少地方的春节习俗。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印刷品、工艺品逐渐取代传统剪纸,在中国普通家庭已很少能见到过春节贴剪纸了。实际上,贺卡曾经也是中国人的新年俗。上世纪九十..

    2025-02-22
  • 门巴族的春节藏历新年:勒布沟的鞭炮声

    从雅鲁藏布江畔到万里羌塘草原,从拉萨河谷到三江流域……春节、藏历新年前夕,西藏日报组织数个采访小组分赴全区各地市,走边境、进村庄、进社区,入农家、访牧户、到哨卡,与基层群众共迎共度新春佳节和藏历新年,并进行实地采访报道。西藏..

    2025-02-2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