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学作品中鲜活的北京话所创造的意境,使人心领神会。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晚上的街景,说:“有一个老头儿吆喝:"炸丸子开锅!"推车走过。
不过普普通通十几个字,古都的京城叫卖和夜景已呈现眼前,读者仿佛已置身小说描写的情境。
因此,评论家称赞北京话魅力非凡。红学家俞平伯喟叹:“《红楼梦》里的对话几乎全部是北京话,而且是经过作者加工洗练的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他盛赞“北京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
北京人生在天子脚下,天生对政治时事就特别关心。十年前外地人到北京打车,一上车出租司机肯定跟您主动聊天,其中话题是十有八九就是当下国际国内的热点话题,如赶上政府换届,他们就如数家珍一样介绍每个候选人,谁最有希望进入***。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当下的的哥的姐主要来自北京郊区,他们的爱好兴趣也发生了变化。
老北京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北京晚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跟各地方言比较起来,北京话在语音上具有清亮、高扬、舒缓、柔和的特征,所以林语堂赞美北京话具有“平静自然舒服悦耳的腔调儿”。
说“清亮”,是因为没有江浙话那么多浊声母;说“高扬”,是指声调不像西北方言那样低沉;说“舒缓”,是说没有闽语、粤语字尾戛然而止的“促调”;说“柔和”是缘于轻声、儿化特别多。
北京话的轻声词很普遍,几乎张口就有,北京人说“来了多少人?”,“少”字必读轻声,否则就不像北京话。
北京方言除了“儿化”韵,还有哪些特点?这里概括出如下8点:
一、词尾可加“个”字
无实际意义,如“今天”叫“今儿个”,同理还有“昨儿个”、“明儿个”、“后儿个”、“大后儿个”,于是,一个星期都说完了。另外,“自己”也叫“自个儿”或“自己个儿”等。
二、叠词词尾变音
有时变轻音,如把“奶奶”叫“奶耐”、把“爷爷”叫“爷业”、把“哥哥”叫“哥个”,把“姐姐”叫“姐介”,词尾都读轻音。有时叠词词尾变重音。同样是以上的称号,大声叫时把“爷爷”叫“爷耶”,把“哥哥”叫“哥该”记得何冰在演京味儿电视剧时,就大声喊张国立为“哥该!”有时不是叠词,词尾也可变音,比如“白话”,“话”要读轻音“或”,即花言巧语之意,如“你瞎白话什么呀?”再如“嘀咕”,要读轻音“嘀故”,而不能读成重音“嘀姑”。
三、同一个字的尾音轻重不同
轻重不同含意就不同,比如“大爷”,词尾读轻音,就是对父亲的兄长的称呼,比如二大爷,张大爷等。如读重音,就是称呼父亲的长辈了,如父亲的父亲、伯父、叔父等,又如“姑爷”的尾音读轻音时是“女婿”的意思,如“新姑爷”,“爷”字读“叶”轻音。读重音时,就是长辈姑奶奶的丈夫了,如“二姑爷”。
四、约定俗成的特点
把挑担子卖菜的叫“八根绳儿”(四根绳儿系一个菜筐,两个菜筐八根绳子)。还比如,把说媒的、帮人租房的中介叫“拉纤儿”的、管傍晚叫“晚不晌”,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发“姨”的声,有的人贪睡,别人就会喊:“老姨(阳)儿都晒屁股啦!……”
五、爱用象声词
比如“七嚓咔嚓”(干完了活儿);“唏了呼噜”(吃一碗炸酱面);“叭叽”(摔个大马趴)“叮了咣?”(全洒了)。各种象声词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六、后缀词尾的应用
无实际意义,但有了它,句子更形象,比如“苦了巴叽”、“甜巴丝儿丝儿”、“黑不溜秋”、“花里胡哨儿”、“滑不机溜”、“热乎乎儿”、“硬邦邦”等,就比直接说这东西苦、甜、黑……更生动,使人感受更深切。
七、爱打比方
北京方言有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羊上树”。羊本不会上树,用它比喻一些人故作姿态,刁难别人,求他办事,他就“拿糖”,把别人惹急了就会对他说:“你小子还别羊上树!”还比如“箩圈儿架”,箩圈儿是圆形的,找不到缺口儿,如果打架的人吵成一团了,情况复杂,无法劝解,就叫“箩圈儿架”。再比如有人长脸形,就成了“驴脸刮搭”了。
八、爱说歇后语
北京人爱用歇后语使语言生动活泼。歇后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内容。一般只说前一部分内容、后边儿的让别人去体会或猜测,比如有京城特色的“天桥儿的把式——只说不练”、“剃头刀儿哄孩子——不是玩儿的”、“切糕改粽子——折腾枣儿”等。
膝盖不说膝盖说柯西鹿摔倒不说摔倒说板跌翻拖鞋不说拖鞋说拖拉板(还有说杀鞋~~)板凳不说板凳说小股蹲腋窝不说腋窝说胳老吱油条不说油条说油葛别儿玉米不说玉米说交草玉米粥不说玉米粥说各星(还有一种叫麦仁~~)西红柿不说西红柿洋瘦茄子不说茄..
2025-11-04一、景象、地物类方言年儿个:去年一晃:下午、后晌的合音前年个儿:前年黑来:夜里多咱儿:什么时候夜儿隔:昨天将才、将侬呢儿:刚才年下:春节明儿隔:明天恁年:那一年前一隔儿:前天恁个:那一天灰灰明儿:天刚亮时一目楞儿:短时间睡眠..
2025-11-04作为国内最权威的一部通用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每一次修订都受到国人的关注。7月16日,记者走访沈阳各大书店发现,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已在沈阳部分书店悄然“露面”,“身价”较第5版上涨了20%左右。而从内容上看,让广大辽宁人眼前一亮..
2025-11-041.摇道("道"发轻声):意思很复杂,主要是形容心术不正,事儿多的那种女性.例:小李真妖道,总是张家长里家短的。2.邀末("末"发轻声):就是估计,大概的意思.例:等了这么久,我约末着他不会来了。3.嘀咕(轻声):就是轻声说话的意思,有时候也说"..
2025-11-041.摆制:修理的意思。2.排场:美丽(指女子);壮观(多指场面)。3.步罗盖儿:膝盖4.洋柿子:n.番茄,西红柿。5.信求:傻的意思,多指人,也指动物等没脑子,笨的意思。6.剩蛋:嚣张、卖弄。贬义词7.饭塞人:烦人,讨厌人。贬义词。8.抬杠:狡辩,..
2025-11-04杞县方言:花生不叫花生叫罗什辣椒不叫辣椒叫秦叫西红柿不叫西红柿叫环茄面条不叫面条叫闷条馒头不叫馒头叫馍衣服不叫衣服叫衣裳女孩不叫女孩叫小闺女男孩不叫男孩叫小小子蹲下不叫蹲下叫古堆现在不叫现在叫沿儿早上不..
2025-11-04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藏传佛教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
2025-10-29本当稳重大不离儿还可以备不住说不定粘包坏事了造了吃了云山雾罩说话玄乎瞟着用眼睛看着约用秤称东西白话夸张调理人捉弄人宾服佩服撒么撒么四处看一看到了去能办事老鼻子老多老多不起眼不怎么样眯着不许说话打腰得宠麻溜地赶快地冷丁的突然地..
2025-10-15一.发音1.东北话中平翘舌均读成平舌在盘锦话中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仅原籍辽宁的成年人有少数仍平翘舌均读成平舌2.零声母a前加r及r变y现象进本上也不存在了,但盘锦青年知道这种现象,有时候会用变了以后的读法活跃气氛,如恩爱(nai),人(yin)民.3..
2025-10-15【巴巴儿的】bābār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白呲拉骨】báicī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半潮乱架】bàncháolànjià发傻而鲁莽。【半拉不落】bànlǎbùluò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
2025-10-14a说:真掉链子!(掉价,失望)b说:匝地了?(怎么了?)a说:你噶哈出溜(出溜:顺嘴胡说)那些不着个吊(不正经的话)的话呢?b说:爱匝地匝地,你有法使去!土戮咖(原意-----土疙他,转义指农民)说话就这德性。a说:犟种!(死心眼子)b说:匝地?你整事儿..
2025-10-14今儿个哄晌,俺搁这儿抢不声地想你,想知道这工夫你在嘎哈呢,想知道俺是否在你的心阁廊里,想知道你奏梦那会儿,见没见俺在营子边儿那嘎哒等你。就这么傻了巴叽地想你,在这黑不擦儿的夜里,稀不愣儿的小咬也不敢吭气,光听俺自个在这悄鸟儿..
2025-10-141.彪--笨,傻(最著名的一句大连话)2.走家--回家3.歹饭--吃饭4.败--"不"的意思5.喃--你6.棍宁---女儿7.小小---男孩8.dei--"对"的发音9.den--"蹲"的发音10.败泡了--不要吹了11.晚霞子--衬衣(来自日语)12.赖机机--类似于脾气不好的意思13.放声--普..
2025-10-14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
2025-10-141、一般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的语法规则是在肯定助词“是”的前面加一个疑问助词“葛”,最后以问号结束。例如:你葛吃饭啦?译:你吃饭了吗?例如:葛走啦?译:走吗?2、特殊疑问句曲靖话特殊疑问句的语法出奇的公整。都由一个助词表示提问内容表时..
2025-10-14东北话都听不懂还敢烂嘚瑟,找挨削呢!东北方言500句(急用速查)a【挨剋】受训斥。【挨排儿】并排。【爱小儿】贪小便宜。b【扒瞎】胡说,撒谎。也说成:掰瞎。【扒拉】划拉,摆弄。【叭叭地】话痨,别人插不上嘴。【笆篱子】监狱。蹲笆篱子:进..
2025-10-14李荣先生(1985)考察认为,广义的胶东地区的方言跟辽东半岛的辽宁以及黑龙江一些县市的方言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最显著一致的特征是“古清入声字今读上声”,因此在其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上述地区划为胶辽官话区。贺巍(1986)、宋..
2025-10-1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