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有“手指”的鱼希望螈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希望螈艺术复原图

2025-03-17 08:17奇闻异事

这条长有手指的鱼,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这条长有手指的鱼,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新浪财经APP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希望螈艺术复原图(图片来源:Katrina Kenny)

撰文 | 张毛毛

3亿多年前,一部分鱼类登上陆地,最终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鱼类登陆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但对于从鱼类到两栖动物的过渡环节,我们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研究团队找到了鱼类登陆过程中的关键化石希望螈,这种长有指骨的鱼让我们窥见生命演化的规律,但它们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吗?

在大约4.2亿~3.6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海洋中多种多样的鱼类在挣扎求生,抢夺着有限的食物、栖息地甚至是氧气资源。而与此同时,广阔的陆地上却安静得多蕨类植物和昆虫占领着大片土地,大片宝贵的生态位仍然虚位以待。直到泥盆纪晚期,一部分鱼类开始了登陆的尝试。

鱼类登陆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当今陆地上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这一批登陆者的后代。从水生环境到陆生环境的转换会遇到许多困难,而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就是获得在陆地上运动的能力。鱼类的鳍逐渐演化为有力的四肢,在陆地上撑起它们沉重的身躯,并且提供足够的运动能力。

鱼到两栖的过渡阶段

最早的登陆者是谁?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界有过许多争论。现在,随着更多化石证据被发现,古生物学家将目光聚集在了肉鳍鱼中的一支四足形类(tetrapod-like)动物。这一类动物的化石保留了鱼类基本的身体形态,但又具有某些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鱼类到两栖动物中间的过渡形态。

借助四足形类提供的化石证据,我们得以窥见泥盆纪晚期的肉鳍鱼是如何一步步抛弃掉无力的鳍,获得强壮的四肢,从而登上陆地的。比如我们熟悉的鱼石螈(Ichthyostega)和棘螈(Acanthostega),它们虽然保留有鱼类的特征,但已经抛弃了有鳍条支撑的胸鳍和腹鳍。取而代之的,是由骨骼支撑的四肢,包括数量不等的手指,这证明它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在陆地或水底移动的能力。

鱼石螈复原图(图片来源:Dr。 Gnter Bechly)

但是形态特征显示,它们并不能完全离开水环境生活。比如棘螈,它具有扁平的头部和笨重的身躯,前肢无法在肘部弯曲,因此很难在陆地上支撑起它庞大的身躯,更不要说快速移动了。显然,这种动物更多还是生活在水中,四肢平摊划水,而不是放在身体下部提供支撑。也正是考虑到它们很可能无法脱离水体生活,因此尽管命名为螈,但它们并不属于狭义上的两栖动物。

复原的棘螈骨骼(图片来源:Ryan Somma)

同时,古生物学家也发现了更偏向鱼类的化石提塔利克鱼(Tiktaalik)。2019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鱼类祖先,提塔利克鱼的鳍变得更小也更简单了。提塔利克鱼胸鳍的鳍条很不对称,腹侧的鳍条比背侧的鳍条小好几倍,研究者推测,这可能说明在胸鳍的底部,形成了一层肌肉。这层肌肉类似于四足动物掌心的肉,尽管还不足以支撑它们上陆,但可以帮助它们在河底移动。提塔利克鱼还保留有胸鳍,但是鱼鳍中已经具有骨骼支撑了,只是还缺少明确的指骨。

提塔利克鱼还保留有胸鳍,但是鱼鳍中已经具有骨骼支撑了(图片来源:Tom Stewart)

无论是有鳍条但没有指骨的提塔利克鱼,还是没有鳍条但有指骨的棘螈和鱼石螈,都为鱼类向两栖动物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在它们中间,还缺少了一个关键的过渡环节既有鳍条支撑,并且已经演化出指骨的鱼类。

带来希望的希望螈

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终于补上了这缺失的一环。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穆斯基校区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的研究者用CT扫描了一件希望螈(Elpistostege watsoni)的标本。

希望螈(Elpistostege watsoni)标本及复原图(图片来源:Cloutier et al。, 2020)

希望螈生活在大约3.8亿年前的浅海及河口区域,长约1.6米,是一种大型的捕食者。这一物种最早发现于加拿大魁北克的Miguasha国家公园,当时只发现了一枚残缺的头盖骨化石,并将它分类为某种早期的四足动物。但随后,在1985年再次发现的部分头骨化石显示,希望螈其实属于肉鳍鱼。2010年,在这里又发现了一件保存非常完好的希望螈完整化石,它也是本次研究的对象。

三维复原结果显示,这种鱼既有鳍条包裹,也拥有明显的指骨。此前的研究显示,希望螈与提塔利克鱼在系统发生学上的关系很近。在看到CT扫描图像后,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希望螈比提塔利克鱼更为接近四足动物。在鳍条包裹的胸鳍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肱骨(对应我们的大臂)、桡骨和尺骨(小臂)、腕骨(手腕)和掌骨(手掌),甚至还发现了两根明确的指骨,以及三根可能的指骨。

希望螈胸鳍的骨骼与人类上肢骨骼对比,图中红色为确认的指骨(图片来源:John Long)

这是第一次在鱼类中观察到指骨和鳍条共存。这个标本中的指骨,与其他四足动物的指骨非常类似。论文作者之一,福林德斯大学的古生物与地层学教授约翰朗(John Long)介绍道。

指骨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些细小的骨骼,并不起眼,但它其实对四肢的支撑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拥有指骨后,这些鱼类就能在水底,或短暂地在陆地上支撑起自己沉重的身体。在鳍中增加这些小骨骼让它们能将重量灵活且均匀地分散给整个鳍,朗教授说,我们的这项发现将指骨的起源推回到了鱼类。同时这一结果也告诉我们,在鱼类离开水之前,就已经具有脊椎动物基本的四肢结构了

论文的通讯作者,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穆斯基校区的理查德克卢捷(Richard Cloutier)表示,在过去的十年间,化石证据很好地揭示了鱼类登陆过程中,由于水陆环境变化,在呼吸系统、听觉器官、觅食方式等方面发生的改变。而这一发现填补了鱼类运动能力演化中的空缺。

我们的祖先?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如此多由鱼类向两栖动物演化的过渡化石,但它们是否就是人类以及其他陆生生物的祖先,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这是因为许多四足动物普遍具有的结构,在这些化石中却没有发现。比如大部分现生的四足动物每只手都有5根手指,而鱼石螈每只手却有6~7根指骨,棘螈甚至有8根。

更有可能的一种情景是,当时不同地区的鱼类纷纷尝试登陆,并发展出了相似的形态。这些希望螈、棘螈和鱼石螈等更有可能是我们祖先在当时的一支竞争者,而我们真正的祖先并没有形成化石保留下来,或是还没有被发现。

但这类研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化石,我们能够从中窥见生命演化的历史与规律。正如克卢捷所说:希望螈并不一定是我们的祖先,但是它仍能体现从鱼类到四足动物的演化过程。

  • 世界各地外星人劫持人类事件有哪些 被外星人绑架的地球女子

    外星人绑架地球女子多年为奴 安卡塔丽娜被外星人劫持事件从古自今关于外星人和飞碟UFO的传闻就从未停下,关于这类型的..

    2025-07-29
  • 人类活动导致动物灭绝的事例 因为人类活动最近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近日,最新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过去500年里,由于人类活动性导致322种动物灭绝消失。其中三分之二灭绝物种是发生在近两..

    2025-07-29
  • 盘点各种人类死亡之谜,人死了为什么要盖住脸

    死亡一直都是人们最恐怖的一件事,上到权贵阶层,吓到平民百姓,对于死亡都是非常的害怕,关于死亡的各种民间传说大行..

    2025-07-28
  • 世界未解之谜外星人绑架人类 外星人绑架人类做什么?

    50年间有数千美国人声称遭外星人绑架。戴维雅各布斯博士是坦普尔大学的历史学副教授。三十多年来,他与那些自称被绑架..

    2025-07-26
  • 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

    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在社交活动中,电话使用频率相当高,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十分重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打电话,二是接电话。一、打电话谁打电话,谁就是这次电话交谈的主动行为者,所以要打电话肯定是有目的和原因的,或是告知对方某..

    2025-07-21
  • 爱因斯坦对鬼的解释,脑电波就是人类的鬼魂/脑电波轮回假说

    关于人类灵魂的是否存在,世界上是否有鬼,是每一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和研究。当然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他会把人类的鬼魂..

    2025-07-21
  • 白庚延的艺术特点

    白庚延是那种能让你能感受到灵魂的画家。他全身心投入创作,并力图把整个心灵世界都放进作品中。面对这样的画作,让人很难无动于衷。画面里深厚的精神寄寓和文化内涵,会让你思索、追寻、体味,因一种心灵的沟通而愉悦。弦为之激荡,灵魂受到..

    2025-07-13
  • 方荣翔的唱腔艺术特色

    我自幼喜爱裘盛戎的表演艺术,是裘派引领我走进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殿堂,所以对其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和熏陶,又由于自己从小爱好文艺,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所谓艺理相通,因而对裘派艺术乃至花脸艺术的理解,也较一般观众深刻些。但我毕竟不是..

    2025-07-10
  • 麒派艺术浅谈

    歌台花甲气如龙,麒风标一代宗师;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派”艺术在思想上、认..

    2025-07-10
  • 佛塔的来历和佛塔艺术

    佛塔,亦称宝塔,是佛教的象征。遍布我国南北东西的上万座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端。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

    2025-07-08
  • 因为人类而灭绝的十种动物 因人类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日前宣布,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长江白鲟据说可以长到上万斤,体型硕大..

    2025-06-28
  • 人类不是真正的地球人,人类成囚犯/地球成监狱

    现今的人类可以说是独霸地球好多年,但是相比于地球存在的时间,人类却占据了一小部分时间。而且人类至今对地球上打到..

    2025-06-28
  • 由于人类捕杀而灭绝的动物 因人类捕杀而灭绝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不能不知的七种因人类捕杀而濒危的动物虽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但是人类的滥捕乱猎仍..

    2025-06-28
  • 未来人类世界,人类会变为丑八怪/移居外太空

    人类的社会一直在发展,许多科学科学奥秘一一被揭开。关于人从几万年前古人猿发展到现在高级智慧物种,那么随着时间不..

    2025-06-27
  • 蟑螂的天敌是谁,主要还是来自于人类

    蟑螂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昆虫,目前已经生存了近1.4亿年。许多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冒出几只蟑螂来,看着..

    2025-06-24
  • 石鲁的艺术世界

    石鲁(原姓冯,名亚珩)祖籍江西景德镇,其高祖因避税迁四川,贩药售棉成为巨商,遂家仁寿县文公镇,成为当地第一大粮户。建冯家大庄园,藏书十余万册。石鲁少时,家庭文化氛围颇佳,这使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石鲁一直具有抗争精神,反抗..

    2025-06-23
  • 李方膺的艺术生涯

    南通籍着名画家李方膺既不是扬州人,又未如黄慎,金农等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置身于“扬州八怪”之列?关于这个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三辑所刊管劲丞遗稿《李方膺叙传》已经作了考证,其要点为:一、人品、画品和其他七人(按指李W,..

    2025-06-23
  • 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国人吗,多方证实是多民族融合

    日本是由四个大岛和7200多个小岛组成的国家,是世界上比较发达国家之一。在唐朝时期的时候,就一直有贸易往来,学习一..

    2025-06-23
  • 元代画家吴镇的艺术特点

    由于吴镇以董巨起家,其画中山、石、树、水、房屋、小桥都显得格外宁静、平和,但吴镇有时也着意打破这种气氛,使宁静中增几分动荡,那就是近景大树和山石的表现,特别是三两棵树的表现尤其明显。如果说吴画山、石、水、小桥、屋舍、群树的表..

    2025-06-23
  • 那曲说唱艺人:希望更多人了解格萨尔艺术

    格萨尔说唱艺人现场表演 摄影:王舒格萨尔说唱艺人现场表演 摄影:王舒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尔》也叫《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纳西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

    2025-06-1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