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历史中,红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引进和普及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红薯,又称甘薯,原产于美洲,是在哪个朝代引进中国的?它又是如何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红薯的引进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据史料记载,红薯最早是由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到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入中国。这一过程并非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过多次尝试和适应才逐渐在中国各地生根发芽。
进入清朝后,红薯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清初,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短缺,红薯因其高产而成为救荒的重要作物。康熙皇帝曾下令在全国推广种植红薯,以缓解粮食压力。此后,红薯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除了皇家的支持,红薯的普及还得益于地方官员和农业专家的推广。他们通过编写农书、举办农业展览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红薯种植技术,使红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红薯的食用方式多样,可作为主食、副食或饲料,这也为其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红薯已成为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救荒作用,还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从明朝末年到清朝,再到现代,红薯的引进和普及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红薯仍将继续以其独特的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与希望。
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其..
2025-07-06拉祜族是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哥搓”、“缅”、“目舍”、“苦聪”等。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
2025-07-05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
2025-07-05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下关于中国礼仪礼节内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参考。中国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
2025-06-28“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2025-06-27哭咪拉苏昆明话里甚至有一些古老的外语,比如说一些昆明人把钱叫做“得啷”,这是古波斯语里对钱币的称呼。是西域民族进入云南带来的语言。本土少数民族语言进入昆明汉语方言的就更多了,昆明人把吃的肉叫做“嘎嘎”,形容人流泪“哭咪拉苏”..
2025-06-23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
2025-06-22白伯骅,中国画家,1944年出生於北京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擅长书画,为清代咸丰年间翰林。1965年夏,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1972年师从着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人物画直至1986年蒋先生仙逝,深得先生..
2025-06-21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949年肄业于四川省艺专,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25-06-2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