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学经典要置于当下语境,不要以古释古,也不要六经注我。不研究并体察当下,国学也就会如浮萍一般,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世间冷暖,国学经典的诠释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反而容易对牛弹琴。为此,我们建议如下:一、坚持字本位研读和解读,国学经典最初都是用古文字记录,古文字是表意文字,据形索义,因声求义,声训探源,都是对经典的正本清源,不通小学(文字音韵训诂),难治经典。当然也不要望文生训,胡编乱造,要在经典语境中求证。对于国学经典的解读应是基于古文字的本源性解读,这是经典的真实语境,而基于简化字的解读则是现代语境的解读,它是对本源语境的改造或破坏,实际上这也不是“六经注我”的模式。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字它是有手势的,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习字则是从鹰乃飞翔联想到人的技能实践,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复习。之,一般理解为代词,但从甲骨文看,它表达行走的意思,所以学而时习之,它不是现代语境中的书本学习和复习,而是模仿和操练,造字之初,那有书本可教?不过是生活技能的训练而已。到了孔子时代,也很少背书,而是躬行实践,所以这个文字本源性的解读,才更接近原始语境。二、调查研究当下,要真正了解当下的需求,不同人群,其需求也不同,要因材施教,老人关注养生,家长关注孩子,机关关注管理,学校关注教育,监狱关注改造,企业关注效益,既要有教无类,又要分层解读。三、国学经典要与当下学科融合,当下学科比较精细,国学也博大精深,为了适应当下,国学可以对接不同学科,比如心理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这个融合是让国学如虎添翼,与时俱进,而不是把国学改造得面目全非。四、国学经典解读要生活化、情景化、叙事化,趣味化,国学经典来自生活,解读就要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像《论语》本身就是实践的哲学,完全可以再现当时情景,现身说法,体悟真实,在讲述故事的场景中,传播经典义理,轻松有趣,幽默益智。五、要做到儒家的有问必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家的答非所问、逆向思维、阴阳一体和佛家的问既是答,自得圆满。总之要渐修顿悟,切己体察,躬行实践,自觉觉他。
作者:张轶西 公众号:张轶西国学工作室
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好感,而是明明知道没结果,还想要坚持下去的冲动。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对结果的评价,可以从中得到经验。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
2025-09-08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你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另一面,请不要把他的另一半逼出来。给他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攒人品。人生没什么好迷茫的,不管在什么时候,要有几分..
2025-09-07贵池方言属北方话的次方言——江淮方言,其境内里山话很有味道,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外地客人到里山拜访亲戚,因不知其亲戚家地址,询问一当地人,当地人朝前指着较远处说:哦里(较远的那里之意)。客人一听:二里,还有二里路,确实不是很远。..
2025-08-31若总被忽视,又何必作贱了自己。若不被珍惜,又何必苦苦去维系。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好好爱自己!睡的时候,不辜负床,忙的时候,不辜负路,爱的时候,不辜负人。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活着,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别违心,以及别后悔,还有,去他..
2025-08-16不八卦别人的二手生活,认真过自己的一手人生。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别轻易认输,别总是对自己说没有办法。人生中许多事,只有经历过,苦过,疼过,才能真懂。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
2025-08-15拿得起放得下,看淡人生。人生本就是一场闹剧接着一场闹剧,人总得学会拿得起也放得下,才算活得明白。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尽量简化你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被挡住的风景,才是最适宜的人生。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
2025-08-1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