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皮蛋是怎么制成的呢?其实这在明朝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小故事呢,一起来听听看吧!
最初的皮蛋是怎样制成的?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相传明代泰昌年间,江苏吴江县一家小茶馆,店主会做生意,所以买卖兴隆。由于人手少,店主在应酬客人时,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说来也巧,店主还养了几只鸭子,爱在炉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时,难免有遗漏。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炉灰茶叶渣时,发现了不少鸭蛋,他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闻一闻,一种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尝,鲜滑爽口。这就是最初的皮蛋。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摸索改进,皮蛋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
皮蛋,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ldquo;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rdquo;中医认为皮蛋性凉,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
皮蛋的传统制法,几乎都用到中药密陀僧,但皮蛋中的铅含量使人望而生畏。现在人们己研制出了无铅皮蛋的制法,爱吃皮蛋的人们,不必为铅中毒而担心了。
说起“梁唐宰相家”的来历,却绕不开陶弘景和王远知。 01跟葛洪真人一样,陶弘景也是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如..
2025-08-13鄂伦春族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民族,因此鄂伦春人民所信奉的萨满教就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的古老宗教。萨满教产生于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中,产生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中。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成文的经典,也没有具..
2025-08-10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的佤族舞蹈《秧歌》中有一个情节:青年男女一边劳动一边调笑说唱,在小伙子们的频频进攻下,姑娘们就会满脸羞涩地把自己抽的烟锅递给自己中意的小伙子。随着烟锅传递次数的不断增加,姑娘和小伙子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2025-07-29“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收获。叫谷魂一般在每年谷物快要成熟时进行,由村中一户比较富足且有一定声望的人家来主办。是日,要请“魔巴”(巫师)做“法事”,要唱歌(叫谷..
2025-07-29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布饶克人(佤族支系)村寨里经常响三弦声。原来三弦声悠扬的地方,往往就是布饶克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布饶克人的三弦与其他三弦不同,它的三根弦线,用粗细不等的钢丝拴系而成,弦尾振音口用蟒蛇皮蒙面。弹奏时,只要..
2025-07-28嚼槟榔:佤族男女皆喜欢嚼槟榔,每人随身携带装有槟榔的小包。槟榔是圆饼形的,加上石灰、烟草、麻栗树叶同嚼于口中,随嚼随将红色唾液吐出(据说嚼槟榔,有防蛀牙的攻效)。嚼槟榔把嘴唇染成红色,佤族人以此为美。..
2025-07-28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值公元8世纪唐代到20世纪清代末期。流行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乐器。鼓身较小,呈直筒形,面大于胸,腰、足无明显区分。..
2025-07-2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