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产生发展200年来,在上世纪前期开始空前发展,成为让人心服口服的国剧,涌现出了诸多优秀的艺术家,一时间流派林立,剧目也异常丰富,其中前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最为出名,至今常演的剧目仍是们各自的经典,传人也以这几派为多。在圈里圈外如今都在谈论振兴京剧、培养新人之时,人们关注的,还多集中于某某是哪派传人,像与不像,却很少有人提及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几十年来再未有新流派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院团体制不同于以前的戏班组团,以前是以角儿为中心,自己挑班匹配琴师及合作者,演员根据自身条件来排剧目,设唱腔,因而久之能形成流派。现在的剧团并不是以流派而组,那种气氛没了也就难以创新派了。
其次,过去的演员指著唱戏吃饭、养家糊口,所以必须有真东西才行,即使条件不太好,也得千方百计想辙,程砚秋愣是挤出一程派,如今还风光无限。而且那时竞争也十分激烈,稍一松劲儿,就会被淘汰。当时四大名旦曾较著劲儿排新戏,也带动了新剧目的发展,而且每个流派都有代表剧目。这点有如市场化下的歌手,不用人下任务,自己就去找发展,唱新歌了,否则在人才辈出的年代很快就被遗忘了。
现在的演员是出了名的不指著,没出名的指不上,而且哪派哪派的还纠缠著学得像不像,缺少自创意识,巴不得指著老师吃饭呢,有了“大师弟子”的牌子且能红火一阵呢!
第三,演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有些已经基本自成一体了,却不敢说明。虽说有些演员缺乏创新意识,凡事指著牌子,导演、作曲来协助,但在一些极为优秀的演员身上也可见端倪。比如现在人们都在讨论于魁智到底是杨宝森、余叔岩、李少春哪一派,他的唱腔中都有,至于将来能否成派,还得看功夫,不过势头是不错。还有李维康,她的唱腔、做派、剧目都有代表性,已明显区别于前人及其派别,完全可能形成一个新派别。再如刘长瑜,她的花旦戏与正宗荀派的又有不同,而且有代表剧目,有自己做、唱的特点,也具备了产生新流派的条件。但她们均未敢说自成一体,或许梨园行规矩颇多,但出新是好事,意味著发展,说也无妨。
另外,流派的传播也是一个问题,有些流派当年十分优秀,却因传人少或不爱传而消失了。衡量流派的条件不外乎唱腔、剧目、传人,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之所以流传甚广,积极传播是个重要因素,梅派最为典型,梅家积极传授使其成为最大的旦角派别,张君秋派也是如此。奚啸伯派本来是小派,但因有了欧阳中石和张建国这二位优秀人才而成为亮点,言菊朋派如无言兴朋可能就没了。马连良派被一致认为是须生中最好听的,目前却面临了危机。张学津是老一辈里最出色的,对马派传播的作用不可低估,可再往下似乎只有朱强一人扛著了,朱强绝对是位优秀马派老生,而且善于取长补短,还可抵挡一阵,如再无后来人,马派就危了,到那时恐怕悔都来不及了。
在质疑难创新派之际,老流派的流传同样重要,有老才有新,没有了老的基础也难以出新,所以继承一些优秀流派同样会对创新有促进。幸好,最近一些年轻演员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创新不是不可能,恐怕只是时间早晚罢!
-
-
-
-
-
-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综合板式唱腔
反二黄有各种板式,但单一板式的唱段不如综合板式组成的唱段多。因为单一的板式篇幅有限,受其板式程式的约束,单一板式的唱腔大同小异,听来乏味,不便剧中人感情的表达,多种板式变化、组合结构的唱腔更具感染力。反二黄综合板式的组合形式..
2025-08-26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原板
二黄原板是二黄声腔的基本板式。从板式名称上分析,原板是原始、原本、即最初的意思。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本形态,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成的。二黄原板的板式特征是:是2/4的节拍,一板一眼的唱腔。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
2025-08-26
-
-
-
廉颇晚年逃往魏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廉颇非常忠诚,他同时又是个固执的人,那么廉颇逃往魏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2025-08-23
-
-
-
-
-
美国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全球沙尘暴哪个地区多
9世纪,美国采取了鼓励民众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的政策,仅在18601890年的30年间就开垦了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过度的垦牧造成了土地大面积沙化。那么美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曾经是是..
2025-08-10
-
-
命理分析贝壳左晖为什么去世的原因
今日醒来就看到一条推送,链家地产创始人,贝壳平台董事长左晖先生因病不治于5.20逝世。然后在公司离职员工群也看到了..
2025-08-06
-
谢稚柳作画风格转变原因
由于谢稚柳自1964年全国第一次书画鉴定工作开始以后,便无暇于绘事,而后又在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关进“牛棚”,隔离审查。1969年,谢稚柳因患目疾,于1970年3月,审查结束,准予回家。谢稚柳的目疾在1970年后经过..
2025-08-05
-
老车站弘扬老京剧
“文革”前的北京,剧团、剧场都在40个以上;“文革”后,保留下来的剧场,也还有十几家。近些年每况愈下,正规演出京剧的剧场,只剩下迁址新修的长安戏院一处。京剧团虽也大量减少,但是中国、北京两大剧院,下属也还有七个演出团;还有一个..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