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多是沉埋于地下的,考古学家不停地在野外挖掘历史,但是埋在地下的只是遗迹,有灵气的活历史是在天上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镜子,每时每刻映照着当下。史官最初就是巫的秘书,史巫是同源的,而巫是通天神的,最早的史书也多记载占卜与梦验之事,占卜多是向天神的祈祷,其实,天神也好,地鬼也罢,都不过是历史记忆的投射,神,伸也,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鬼,归也,是灵魂的回归。历史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高悬于天的镜子,他们虽然不再说话,可是解读历史的人会在当下看到他的映射,是非曲直都有判断,所以要敬畏历史,用历史的价值尺度评判自己,反省自己,否则就会成为镜子里的反面人物。
历史的天空,是把历史空间化,通常历史是时间名词,但是时间被证明是不存在的,所谓历史,也就成了无限大的空间场的存在。就目前而言,历史的空间一是天空,一是地下,几千年或者几万年的人类都生活在天下地上,死去的人要么上天要么入地,上天也好,入地也罢,都不过是活人对记忆和想象的记录,这些记录便是历史,所以人类虽然也有进步,但多是对历史的重复,是从轴心时代就开始重复的。所谓哲学,无非就是提炼历史和生活的智慧,神学,无非就是对活人灵魂的安顿,让他们相信死亡不过是一次换场。科学似乎想延长人的寿命,自动化的技术则是想替人类完成本属于人的历史过程,但是这一切可能是悲剧,因为人的存在是一个亲力亲为的过程,不需要过度延长,也不能被代替,就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人都是过程,都会被丢下。历史的天空,是大到无极的空间,你需要足够光明,才可以耀眼。
公众号:张轶西国学工作室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其..
2025-07-06拉祜族是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哥搓”、“缅”、“目舍”、“苦聪”等。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
2025-07-05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
2025-07-0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