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叫“雾露毛子”口水叫“冽些”
馒头叫“膜膜”喝水叫“喝匪”
花生叫“果子米”胳肢窝叫“隔了肢”
昨天叫“夜来”木棍叫“把棍子”
中间叫“当央”灰尘叫“布土”
厨房叫“锅屋”不知道叫“知不道”
串门叫“溜门子”厕所叫“茅子”
晚上叫“黑焉”水桶叫“烧”
蚯蚓叫“出溜船”蝉叫“姐六”
青蛙叫“外子”地板叫“当门”
勺子叫“咬子”刚才叫“桨忙”
蝴蝶叫“玫蛾子”麻雀叫“家雀子”
恶心叫“饿样”铁锹叫“掀”
爸爸叫“答答”姥姥叫“老宁”
姥姥的老公叫“老壹”爸爸的哥哥“大壹”
撒娇叫“片”舅舅的老婆叫“尽子”
收麦子叫“噶玫”咸叫“候咸”
辣叫“哭辣”脚叫“绝鸭子”
说话叫“之外”大叫“扎呼”
砖块叫“可了头子”中午叫“晌午”
今天叫“及门”人啰嗦了叫“渝沫”
自行车叫“洋车”火柴叫“洋火”
洗脸盆叫“洋盆”想吐叫“干月”
鸽子叫“不咯”骂人叫“决人”
玉米叫“棒子”搅一搅叫“个了个了”
很好叫“怪好”想想叫“心思心思”
儿子叫“乐”女儿叫“闺女”
蛇叫“长蠢”蜗牛叫“雾露牛子”
轮胎叫“古楼子”形容热叫“突热”
形容凉叫“冰炸凉”形容黑叫“蛆黑”
形容白叫“沙白”形容黄叫“焦黄”
形容红叫“通红”形容紫叫“须紫”
形容绿叫“须录”形容亮叫“睁亮”
形容大叫“多大大”形容小叫“晶点儿”
形容快乐叫“透自”形容臭叫“西臭”
形容香叫“喷香”形容疼叫“生疼疼”
形容东西坏了叫“毁了”“海了”粥叫“糊豆”
结婚---娶媳妇(父母哄孩子时常说:去看娶小花媳妇)
出嫁---出门子
参加葬礼-吊纸
黄瓜---黄古
绿豆---路豆
红豆---红小豆
青蛙---崴子
母青蛙--花了母崴子
知了---结留
蛤蟆---烂合目
蝌蚪---合目科替子
麻雀---家雀子
气球---洋茄子
回家---家走
煎饼---家宁(也有的叫煎宁)
馒头---馍馍
西红柿--洋柿子
中秋节--八月十五
浴池---洗澡堂子
毛巾---手布子
洗发水--洗头膏
口袋---害害
坑----克郎
尘土---不土
拖鞋---瓜打
上衣---褂子
衬衫---衬褂
硬币---小分哥
铁锹---铁掀
瓜子---光光垂
花生---果子(花生仁叫果子米)
玉米---棒子(也叫麻缨,芝麻墩一带的称呼,还叫玉蜀黍)
稀饭---糊豆
做饭---揍饭
银杏---白果
贝壳---各楼(各楼叉子)
田螺---屋楼牛子
水蛭---马个dei
工作---干合(不是干活)
卫生纸--擦腚纸(与众不同,哈哈)
麦----玫
声响---动静
喊叫---吆呼
看----洒目
追----段
踢----派
耳光---耳盼,耳古子
父亲---爹、达达(过去农村还常喊大)
母亲---娘(这个全国很普遍)
伯父---大一
伯母---大宁
岳父---老丈人(有时候骂人也用这个词)
老婆的哥哥,弟弟--大舅子,小舅子(骂人也常喊这个词)
老婆的姐姐,妹妹--大姨子,小姨子
舅妈----舅母
姥姥----姥宁(也叫老娘)
姥爷----姥一
女儿----滚女
连襟----两桥
侄子----zhei
药-----月
臭豆腐---豆腐卤
祭祀----敬天
邮票----悠票
方桌----地八仙
越南----月南
朝鲜----朝选
蝉叫“截流”
头发叫:头富
胳膊叫:各被
耳朵叫::而都
水桶叫:烧
用具统称:驾驶
老鼠叫:老楚
狼叫:毛猴子
......
你在爵我,我牌你。
你在骂我,我踢你。
躺下叫“切戏”
我找你叫“我滑你”
干什么叫“揍么”
做饭叫“办饭”
玉米叫“棒子”
怎么回事叫“曾直的”
干什么?叫…“干么?”
蝉的幼虫叫截流猴儿
喝水不叫喝水叫喝匪
故意不叫故意叫得为的
摔倒不叫摔倒叫“卡倒了”,修理不叫修理叫“扎鼓"
快点不叫快点叫嘛离滴,让一让不叫让一让叫样一样
额头不叫额头叫“耶了盖”
膝盖不叫膝盖叫“各了败子”
馒头不叫馒头叫“么么”
院子不叫院子叫当天井
地板不叫地板叫当门
厨房叫锅屋或者过道(一样吗?)
哭不叫哭叫显(放声大哭叫合显)
笑一般都叫喜,有时把“好”叫“管”
显摆不叫显摆叫翩(三声)
泼辣不叫泼辣叫皮(读二声,普通话里没这个音)
太阳叫太影,中午叫晌文
“这”一般都说成“债”,那一般都说“耐”
农活:嘎闷,起果子,杯麻英(棒槌),拾地干子
豆角叫豆觉子,还有一种叫米豆
去农田叫下湖,去菜园叫上园
土块不叫土块叫“坷楼头子”
什么不叫什么叫“绳么”
关灯不叫关灯叫“拉死等”
白菜不叫白菜叫“北菜”、
萝卜不叫萝卜叫“箩被”
早晨不叫早晨叫“清早”
上午不叫上午叫“头晌午”
中午不叫中午叫“晌午”
下午不叫下午叫“过午;过晌午”
晚上不叫晚上叫“网沈”
昨天不叫昨天叫“爷天”
今天不叫今天叫“今儿门”
明天不叫明天叫“明儿里”
挺好不说挺好叫“真好”
高兴不叫高兴叫“自儿”儿化韵特重
1、一把抓住,两头不露影。(个子矮小)2、咬着屎橛子打滴溜。(认死理)3、蛐蟮找他二大娘。(弯弯曲曲)4、上枝子花红。(混得很吃香)5、二大爷赶集随便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6、排场得跟段老谋一样。(形容某人侠义疏财)7、好是好,恶是恶,光腚..
2025-08-09【马虎子】:一种喝的东西,像稀饭.例如:咱喝~~去吧!【疙包】:糊状,饭渣.例如:看你身上盯的~~!【血得】:舒服,不错.例如:这东西弄的~~!【管谈】:不错,行.例如:这人对工作挺认真,以后~~!【好类很】:非常好.例如:这件事办的..
2025-08-09沙扬娜拉亳州话版最带劲一勾头嘞暖和逗跟一个fei莲花不害怕呼啦啦嘞风样再见嘞时候,嘟囔一句你可得好好嘞,嘟囔一句好好嘞那一句好好嘞有甜蜜嘞愁——再见航。偶然亳州话版我是天上嘞一块云彩,不知道影跑你心窝嘞捞——恁白斜呼,更白鬼嘞给..
2025-08-08马会——马上。晌午头——上午.后晌——下午。吃响晚——下午。合黑——黄昏。夜个——昨天。清起来——早晨。晚黑来——晚上。月黑头——漆黑的夜晚。对午时------------昼夜.麻似亮——无微明。多大会——多长时间。早晚——总有个时候。天..
2025-08-08安徽省六安地区的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词汇,下面尽可能介绍六安地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来增进这些词汇的乡土气息和亲切感。也更容易让人们在这些词汇中体会到六按地区的风土人情、乡土乡音。1.“日霉”:在外地这可能算脏话,可在六安来说是老..
2025-08-081.儿化音较多。2.调值不够。尤其阴平调值为5—5调值,而东北地区基本停留在3—3调值;上声调值为4—1—2,而东北地区基本上是4—13.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区分不清4.平直中有波澜,东北人(尤其辽宁人)说话有弯儿。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文化..
2025-08-081,老么卡哧眼儿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2,皮儿片儿:乱七八糟的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3,魂儿画儿=魂画:指出去玩儿回来的孩子脸上和身上很脏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
2025-08-08当然东北方言的词语太广泛,相对来说词语也特别多,我只列举出一部分的词语:1,喇子:塑料水桶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3,棒槌:人参,以前洗衣服用的棒子4,苞米:玉米5,被垛:指几床被摞在一起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7,石砬子:陡峭的石..
2025-08-08东北方言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这就为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特殊性东北方言,是汉语方言。这种方言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它源头的特殊性。第一,..
2025-08-08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声母1.平翘舌不分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
2025-08-081、噶哈:意思是有什么事,干什么去,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决定具体所代表的意思2、咯了盖儿:膝盖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6、唠扯:聊天7、唠嗑:谈话..
2025-08-08东北方言,就是东北的地方话。东北话,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的地方变体。以北京官话(由北京话和东北话话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东北话和北京话一样,同属于北方方言的北京官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2025-08-08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
2025-08-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