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都爱吹笛子:牧羊人爱吹笛子,流浪的人爱吹笛子,出家的喇嘛也爱吹笛子。为什么人人都爱吹笛子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藏王朗达玛统治西藏的时候,苦差役像石块一样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瘟疫、山洪、风暴,接二连三侵袭着人民。有一次,朗达玛出来打猎了,尘土飞扬,遮蔽了半边天日,人喊马叫,惊动了整个山林。朗达玛牵着猎狗走进一个猎人的帐篷,帐篷里的小黑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吓得躲在一个美丽的女子身后,女子紧紧地抱着狗,头也不敢抬。朗达玛吼道:“当家的哪里去了?你这个女子怎么见我来了理也不理?来人,把她带回宫去!”
人群像风一样刮走了,帐篷里只留下小黑狗在“汪!汪!”地叫,帐篷顶上的小幡在风中“咯咯”地响。
猎人回来了。在老远的山坡上就高兴地喊道:“卓玛!卓玛!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啦!”喊了几声,不见人答应,他还以为是她在开玩笑哩。跨进了帐篷,他被吓呆了。这是什么景象啊!茶桶碎成八块,青稞洒了满地,缝了一半的一只靴子躺在门口……他山上山下到处找,"卓--玛!卓--玛!"地叫喊,除了山谷的回声,没有人答应,他带上小黑狗出去找妻子。
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渡了一条河,又是一条河。就像在草原上找一根羊毛那样困难。他还不知道卓玛正在朗达玛的王宫里受苦受难呢!
在朗达玛的王宫里有洗不完的羊毛,有织不完的毡子。最可怕的要算是侍候朗达玛梳头。早上谁去替他梳头,下午就不见她回来,女伴们一天少一个,到哪里去了呢?谁也不知道。因此,每天轮到谁去梳头的时候,一定得向自己的女伴们挨个地告别。
这一天,卓玛被喊去侍候朗达玛梳头了。她告别了女伴,来到国王跟前,惴惴不安地打开他头上黄麻一样的头发。呀!一切都明白了:原来在他的头顶上长着一只又尖又硬的角。难怪梳头的人都回不去了,发现了他是个长角的人,他还不杀了她!卓玛替他编着发辫,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滚下面颊,滴到朗达玛的颈项里。朗达玛抬头一看,原来是那次打猎带回来的女子,便问:
“喂!你为什么哭?”
“我想您一定要杀掉我了!”
“我怎能不杀掉你呢?你会到处去讲:‘朗达玛是个妖精啊!朗达玛头上有角!'那还了得!”
卓玛哀告说:“大王,你不是怕我乱讲吗,我一定不对第二个人讲,我永远替你梳头,那么永远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你的秘密了。”
“不行,我不相信你的话!”
“我可以起誓!”
朗达玛也舍不得杀掉这美丽的女子了,他想了想说:“好吧!那你就起誓吧!”
卓玛起了誓。
朗达玛没有杀她。她是第一个梳了头又回到女伴当中去的女子。
卓玛虽起了誓,但心中实在憋不住,她对这个仇人,这个大魔君恨透了。他的这桩事让人们都知道多么好啊!可是自己亲口起了誓,起了誓就不能犯誓了。一天,当她又出去洗羊毛的时候,四周没有一个人。朗达玛头上又尖又硬的角又在她眼前晃,她真想把这件丑事讲出来。这时,她伏在地上对老鼠洞说:“喂!你们知道吗?朗达玛头上是有角的呀!”说完以后,心里感到十分舒服、畅快,并且心安理得,自己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
说也奇怪,从那天以后,在老鼠洞上长出了一棵竹子,一天天长大,长得细细的,长长的,好看极了。
这时候猎人带着小黑狗找寻妻子,到处流浪,也漂泊到这里。他发现了这棵竹子,心想:“把它砍下来,弄支笛子来吹吹,解解闷吧。”于是砍下了竹子,做成了笛子。这支奇怪的笛子吹不出欢乐的调子,也吹不出悲凉的调子,却从这里头发出他所熟悉的声音:“喂!你们知道吗?朗达玛的头上是有角的呀!”猎人明白了,卓玛是被朗达玛抢走了。
他带着笛子,到处跑,到处吹,吹遍了所有城镇,吹遍了所有村庄,吹遍了所有牧场。人们知道了压在头上的朗达玛原来是长着角的妖精,纷纷起来反抗。最后,一位穿白衣骑白马的英雄,终于把朗达玛一箭射死,替百姓除了害,大家才脱离了苦海。
从那以后,猎人带着妻子,吹着笛子到处游逛。这笛子一直吹出欢乐的调子。他把自己的故事编成曲子,到处吹,到处唱。人们喜欢这猎人,也喜欢上了笛子。
藏族节日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节日文化在其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中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承载着藏民族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
2025-09-20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且十分注重礼仪的一个民族。甘孜州藏族,作为藏民族一员,不例外有多种多样的礼仪习俗。对家人长辈的礼节藏族对长辈十分尊敬,让男性长辈盘腿坐居上方。女人只能并脚侧坐下方。女性长辈虽坐下方..
2025-09-02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四川绵阳平武县西北部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关4个藏族乡镜,聚居着一支古老的民族,通称白马藏族(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氐族,系古代白马氏的后裔)。他们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
2025-08-11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在卓尼县洮河沿岸的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的藏族青年男女婚姻,虽有自由结合的习惯,但仍然施行着"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制。某家的女子被男家父母看中,愿为儿子娶来作妻时,便请一个女媒人,向女家父母去探询,女家若同意,便再请正式男媒拿着..
2025-07-17节日时段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七举行盛行地区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节日来源俄喜节是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人民的古老节日。关于俄喜节的由来,当地民间传说颇多,其中有这样一种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从西藏、云南等地先后迁来阿哲、让甲..
2025-07-14每年农历七月十三,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得人们有田无牛耕,有货无马驮。个个都在咒骂:“要是有人杀掉这个恶..
2025-07-13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国境内藏族总人口目前约超过480万,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约占一半),其余分布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2025-06-2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