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历史发源是什么?畲族习俗简介

2025-07-06 08:31历史文化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畲族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气候湿润,资源丰富,除品种多而优的水稻和薯类等农作物外,景宁香菇和惠明茶最负盛名。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

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编工艺品从材料破竹到染色喷漆需几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风、挂联、枕头、席子、椅子等外,还有许多造型生动,美观精巧,色彩鲜艳的筐、篮等。如鹅形筐,以鹅身为容体,以回首的曲颈为提梁,以乳白原色竹篾为羽毛,栩栩如生,美观实用。许多竹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

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20至240条之多。从斗笠的外缘看,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从斗笠的上面看,有斗笠燕、顶、四格、三屋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不同的花纹。斗笠以五彩九重篾编织而成,既精致轻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红绸带及各色珠子,更加耀眼夺目。畲族妇女在外出赶集或走亲访友时,都要戴上花斗笠。男女互嫁的婚俗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

[page]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娘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婚前有说亲和定亲两个阶段,礼仪讲究颇多。娶亲时,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为伴郎的“接姑”、厨子和能说会道的“赤郎子”组成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于婚礼两天前赶到女家,鸣鞭炮叫开门,送上礼品,行“脱鞋礼”(脱掉草鞋,洗脚,穿上新布鞋),双方歌手对歌欢宴,新娘在席间敬酒,并接受宾客与长辈赠送的红包,谓之“讨百家银”。

当晚的歌宴要通宵达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问题,脸上要被抹锅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请祖公”礼,即向祖宗牌位报告婚事,请求保佑。尔后,新娘的母亲把嫁妆摆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难舍难分,叫做“哭嫁妆”。第三天是正式婚礼,新娘依夫家远近决定上轿启程的时间,原则是天亮前要赶到新娘家。途中新娘不得回头,以保证婚后白头到老。到新娘家大门外,新娘要张伞通过不断接替铺在前面的红布袋,象征着传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亲友要撒生花生,预祝多生贵子。在中堂拜祖宗时,新郎始与新娘见面。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门礼。住两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这一古老的规矩在畲乡仍在沿袭。婚礼上宾朋吃八仙酒风格独特的凤凰装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

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凤凰”。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在福建宁德地区新娘仍保留着戴凤冠的习俗。别具一格的民族体育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也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等。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棍术次之。

[page]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者名叫雷乌龙,人闪尊称为“乌龙公”。畲拳的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进攻时多用拳肘,防守时常用前臂和掌。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动作紧凑,进退灵活,具有“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畲拳中有点穴绝招,一旦被点中穴位,便动弹不得。在拳乡福建罗源县八井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拳术。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不论男女都有练拳习武的爱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数十种之多。练功的方法很特别,如练铁砂掌之前,先砍一节粗壮的竹筒,内装一条毒蛇,蛇腐烂后,练武者将手伸进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痒难忍,急需插入米糠、谷子或沙子及铁砂中磨擦,久之则皮肉坚硬。

棍术笼统地来说,连“柱杖”、锄头、扁担等生产工具都是习武器械。“盘柴槌”(即打柴棍)是棍术的一种,有长短之分。长的3.6米左右,短的也有2.3米。其招式有7步、9步、猴子翻身、双头槌、3步跳、4步半、天观地测等。登山活动多于春秋两季的节日举行。男女老少都参加,各择其路,先至顶峰者为胜。竹林竞枝中以爬竹竿和射箭最吸引人。许多人爬竹竿只用手不用足,而且有的参赛者还是倒立向上爬,动作敏捷得象猿猴一般。射箭要比赛射飞行中的斑鸠,百步穿杨已不在话下。“打尺寸”的玩法是,一人站在直径约2米的圆圈内,右手持一根30至40厘米的棍子(即“尺”),左手拿一根筷子长的竹条(即“寸”),以“尺”将“寸”打出圈外,站在圈外的一伙人在“寸”落地前争取接住它,再投向圈内,圈内的人可再以“尺”将“寸”击出,或用手接住。谁使“寸”落地,谁便输了。此项活动传说起源于唐代畲民起义中,赤手拨箭的英雄事迹。“操石磉”是推石头角力。骑“海马”是在海滩足踩名叫“海马”的滑溜板飞速前进。

  • 佛教法器 钟的历史

    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传入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

    2025-08-23
  • 斗茶是什么?揭秘古代的斗茶习俗

    古人的娱乐方式有很多,比如蹴鞠、斗蟋蟀等,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不怎么熟悉“斗茶”。这个“斗茶”要怎么“斗”?感兴趣..

    2025-08-22
  • 历史揭秘: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

    2025-08-21
  • 古代三书六聘指什么?揭秘古代成亲习俗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女儿出嫁都是人生大事,理应大操大办。中国古代关于结婚的习俗有很多,三书六聘,三媒六礼,这是..

    2025-08-21
  • 基诺族有什么禁忌?基诺族的习俗

    基诺族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

    2025-08-21
  • 布朗族各方面的介绍 布朗族的生活习俗

    布朗族,有人口82280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

    2025-08-20
  • 布朗族的抗战历史的介绍

    自古以来,布朗族人民就与汉、傣、伉、拉枯等民族和睦相处,为共同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布朗族人民参加了边疆各族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边疆的爱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布朗人民曾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民族..

    2025-08-20
  • 历史探索:古代人出行要准备多少东西?

    现代人出行,一般带个手机、充电器等就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十分方便。但在古代,古人出行交通不便,沿途设施又不足,..

    2025-08-20
  • 历史科普:古代皇帝出行的礼仪是怎样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皇帝出行的阵仗很大,随从也非常多,那么古代皇帝出行的仪式是怎样的?不同朝代的皇帝出..

    2025-08-20
  • 历史揭秘: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步骤?

    古人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子弟,都要举行“成人礼”。那么,古代男女是多少岁成年呢?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仪式和步骤?..

    2025-08-20
  • 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

    2025-08-19
  • 瑶族历史 瑶族的支系究竟是怎样划分的

    瑶族支系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各界对瑶族支系划分都没有统一的规范。作者在毛宗武蒙超吉郑宗泽对瑶族语言分类的基础上..

    2025-08-19
  • 瑶族的“讨念拜”是啥意思?有啥历史来源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像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

    2025-08-19
  • 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此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

    2025-08-19
  • 刘邦都有哪些历史功绩,为何评价那么高呢?

    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他是到底有哪些功绩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

    2025-08-19
  • 历史揭秘:古人的娱乐方式你知道多少?

    说起古人的娱乐方式,你知道多少呢?可能除了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剩下的就知道蹴鞠了。其实古人的娱乐方式远比我们想..

    2025-08-19
  • 历史科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

    2025-08-18
  • 历史科普:唐宋时期的服饰风格及特点介绍

    之前趣历史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元明清时期的服饰,那么你知道唐宋时期的服饰风格怎样的吗?唐宋女子分别如何穿着的?感兴趣..

    2025-08-18
  • 少数民族改汉姓的历史价值

    有些家谱载有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材料,包括先祖来源于某个少数民族、本家族的发展、迁徙及其在各朝代中的情况等,这对研究..

    2025-08-16
  • 宁古塔满族习俗回忆

    术文是现年八十多岁的满族老人铭安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记述的。现在,我们将这篇史料奉献读者,供有关方面研..

    2025-08-16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