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法器 钟的历史

2025-08-23 08:16历史文化

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传入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印度召集大众时,常击木制的犍稚,在我国则代以铜钟。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说:阿难即升讲堂,手执犍稚,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尔时复说此偈:降伏魔力,除结无有余。露地击犍稚,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关于犍稚的倡设缘起,依《五分律》卷十八记载:“佛陀时代,有一次,僧团布萨时,未能及时集合,乃至荒废坐禅行道。时,佛乃教示须唱言时至,并敲打犍稚,或击鼓、吹螺集众云”。在《五分律》卷十八里又说:“诸比丘不知何以木作犍稚,以是白佛。佛言:除漆树毒树,余木鸣者听作。”《大智度论》卷二说:“大迦叶往须弥山顶,挝铜犍稚”。据此可知,后世亦用铜制品。按《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的说法:五事须打犍稚,此五事即:“一者常会时,二者旦食时,三者昼饭时,四者暮投槃时,五者一切无常。”钟的种类一般有梵钟与唤钟两种:(一)梵钟,又称大钟、钓钟、鲸钟蒲牢、华鲸、华钟、巨钟等。多属青铜制,少数为铁制,通常高约150公分,直径60公分,悬挂在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作朝夕报时。上端有雕成龙头的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两个莲花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称草间,下缘称驹爪;以上则分池间、乳间两部分,且乳间有小突起物并列环绕,又连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又名“六道”。另外,钓手傍有呈圆筒状的插通内部。此类钟多悬于钟楼。以其告知初夜坐禅之时间,故称定钟;又以其告众入僧堂,故亦称入堂钟,作为召集大众或早晚报时之用。其所发之间或称鲸音。后世多在其表面平滑处刻铭。(二)唤钟以称半钟、小钟,多以黄铜铸造,通常系高60公分乃至80公分,吊在佛堂内之一隅,以其用途为通告法会等行事之开始等事。故亦称“行事钟”。关于钟的敲法:《行事钞》说:“佛在世时,但有三下”。《五分律》云:“打三通”。关于敲“三通”,《四分律疏饰宗记》卷八云:“创疏而轻,渐急而重,将欲了时渐细渐没,名为一通,如是至三,名曰三通。于最后通声没之次,大打三下,或二或一,以表声绝。”在我国打钟的方法依宗派、地方而有不同,但通常是以三鸣钟为始,以二鸣连续作终。敲鸣钟的次数以十八声为常例,亦有三十六声、一百零八声。其中,对于鸣一百零八声之原因,或谓是对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之数。或谓可使百八烦恼清醒,故佛教称为“百八钟”。在禅宗寺院中,悬于寺中禅堂(僧堂)、斋堂等处之钟称为僧堂钟、堂钟、斋钟;置于佛殿之钟则称殿钟。而掌理鸣钟之僧职,则称钟头。然而敲钟时,当依经论的说法而感征。应至钟所礼三宝讫,仪整立念:我鸣此钟者,为召十方僧众。有得闻者,并皆云集,共同获利。又诸有恶趣受苦众生,令得停息。钟有木、石、铜制的差别,雕刻都极为精美,常刻有铭文,且自六朝起多挂在钟楼。有的上面镌有铭文,如北周天和五年(566),北周武帝制“大周二教钟铭”。麟德二年(665),唐高宗制“大唐兴善寺钟铭”、“京都西明寺钟铭”。北周以来佛教钟的制造仍然很频繁。此外,苏州寒山寺之钟,由唐代张继所作《枫桥夜泊》诗而极负盛名。又据日僧圆仁所作《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载:“五台山有钟楼谷,乃文殊示现金钟宝楼之处”。钟对修道大德利益,《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云:“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味。”传说古月支国,因与安息国战,杀人九亿。因恶报故,死后化为千头大鱼,剑轮绕身砍头,随砍随生,极痛难忍。往求罗汉僧常击钟声,以息其苦。正国为钟有这么多的功德利益,凡是敲钟的人必诵“钟声偈”以祈国富民强,众苦消灭,继而圆成佛道!

  • 佛教法器之九:伞盖

    原题:佛教持物——伞盖的象征意义伞盖(梵chattra)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种伞。又称盖、笠盖、宝盖、圆盖、华盖、天盖。《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二中说:“此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三种。”《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记载,盖有竹、叶二种,伞柄长限二..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十:须弥坛

    须弥坛是仿照须弥山形式所作之佛坛。即以木、砖或金石等物作须弥山形的佛坛,用以安置佛像。一说须弥坛是指安放佛橱的台座,且安放佛像于其上者。《大日经疏》卷五中说:"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密教胎藏界曼茶罗外金刚部院的帝释..

    2025-08-23
  • 千秋妙相 万古法身——浅谈佛教寺庙中的造像

    在民族众多的云南,自古以来,半数以上的民族都信奉佛教,佛寺、佛塔遍于各州各县。佛寺里、佛塔上的诸佛菩萨的金身妙像各现异彩,有金、银、铜、锡铸造的,有彩塑、木雕、石刻、绘画的,众多的造像均严格遵照佛经中的记述严肃认真地塑造,因..

    2025-08-23
  • 佛教法器有哪些?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

    2025-08-23
  • 佛教书画长卷亮相福建省福州市

    3月23日,长8米,由林钦松花费三个多月时间创作而成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书画长卷亮相在福州举办的一个佛教文化书画展,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眼球。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与佛教相关的书画作品,由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中心主任委..

    2025-08-23
  • 佛教中的十二神兽与狗生肖

    安岳毗卢洞石窟护法天王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在古代的宗教典籍里,与狗有关的记述很多,这些记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不同宗派及其教理对狗的态度。佛经中提及狗的章节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狗子得度”的故事,《度狗子经》言:..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一:钟

    原标题:佛教法器钟的历史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二:幢

    原题:“幢”:佛教道场的庄严具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是一种圆桶状的、表达胜利和吉祥之意的旗帜,藏语称为“坚赞”,佛教用作庄严具。《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三:磬

    原题:佛教法器-磬佛教法器—圆磬”(即“大磬”)佛教法器—小手磬佛教法器—圆磬《辞源》中引述说:“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据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四:法螺

     法螺为密教常用的法器。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乐器之一种,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七:如意珠

     如意珠,也叫做摩尼珠、摩尼宝珠。梵文cintamani的意译。佛经上说,此珠出自龙王或摩竭鱼脑中,或者是佛舍利所变。佛教认为,它能够满足人的任何希望和要求,所以叫做如意珠。一般是用檀香木或者红木、玉石等做成圆形珠子,中间穿圆孔,然后..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八:佛坛

    原题:佛教的佛坛一、安设佛坛之意义甲、迎请圣众降临常住,以加被行者及眷属智悲日增,直至圆满菩提。乙、以礼拜、供养、赞颂、种种承事列于日课之中;一则加深皈依之关系,积集道业资粮,二则回向众生成佛,培养菩提心。丙、藉观佛、点灯、..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六:铜钹

    钹又作铜钹、铜钹子、或铜钵子、亦称铜盘、铙钹等。用响铜所造,其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之。在杜氏《通典》中说:“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

    2025-08-22
  • 历史揭秘: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

    2025-08-21
  • 布朗族的抗战历史的介绍

    自古以来,布朗族人民就与汉、傣、伉、拉枯等民族和睦相处,为共同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布朗族人民参加了边疆各族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边疆的爱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布朗人民曾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民族..

    2025-08-20
  • 历史探索:古代人出行要准备多少东西?

    现代人出行,一般带个手机、充电器等就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十分方便。但在古代,古人出行交通不便,沿途设施又不足,..

    2025-08-20
  • 历史科普:古代皇帝出行的礼仪是怎样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皇帝出行的阵仗很大,随从也非常多,那么古代皇帝出行的仪式是怎样的?不同朝代的皇帝出..

    2025-08-20
  • 历史揭秘: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步骤?

    古人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子弟,都要举行“成人礼”。那么,古代男女是多少岁成年呢?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仪式和步骤?..

    2025-08-20
  • 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

    2025-08-19
  • 瑶族历史 瑶族的支系究竟是怎样划分的

    瑶族支系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各界对瑶族支系划分都没有统一的规范。作者在毛宗武蒙超吉郑宗泽对瑶族语言分类的基础上..

    2025-08-1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