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报道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9幅价值数千万元的假画,与长篇吴冠中专访和大量吴冠中私人照片被同时刊登在一本杂志上,很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这些画作是吴冠中真迹。吴先生看到杂志后,当即表示无法容忍,随即委托有关人员与该杂志交涉。吴冠中说,这本杂志刊登的假画是按照自己出版的画册中的作品仿制的,其中有些画的真迹至今仍被某些单位收藏着,不可能流传到市场中去。
这件事,也再一次向收藏爱好者敲响了警钟:参与书画拍卖,千万当心“双胞胎”。所谓“双胞胎”,是指某些造假者根据一些著名书画家的原作或印刷品仿作的假画赝品,也有造假者将一幅旧画揭裱成两幅的,在当代画作中不多见。例如,吴冠中指出这批假画中的《日出东方》仿自现藏北京贵宾楼饭店的《雪山》,原作绘于1989年,是一张430×470cm的大画,假画将其改成横图。这本杂志封二刊登的《海棠花》也是一幅假画,真迹《海棠花》(150×70cm,麻布油画)是画于1973年的早期作品,现藏于北京火车站。假画《苏州园林》则是抄袭自现藏首师大美术学院的真迹《苏州网师园》,该画绘于1973年,尺幅不大,是木板油画。伪作《桃花》右下角标明的“荼,七六”,而同名真迹《桃花》是1963年画的,右下角标明的“荼,六三”。两幅画的时间上相隔十几年,但是,画里的树枝的走向却都是一样的。
本市著名老画家韩敏同样也遭遇到“双胞胎”假画的困扰,去年春拍,外地一家著名的拍卖行上拍的六幅署韩敏名款的画,竟有四幅是假的。老先生得知此事十分气恼,立即与这家拍卖行交涉,才让拍卖行将这四幅假画撤拍。翻开这家拍卖行印刷得十分精美的拍卖图录,可以看到这四幅假画造得相当“到位”,不仅每幅都题有板桥体的长跋,有的画上还故意把印章盖倒了,有两幅画还煞有介事地注明曾在正规出版物上刊登。韩先生气愤地说,书上印的当然是真的,而这两幅是照着书上造的假画。他指着一幅《白居易诗意图》说,这幅画上弹琵琶仕女的脸部是整幅画最重要的地方,造假者也花了大力气,因此仕女脸部的“开相”画得还过得去,然而一些次要部位如仕女膝部的衣饰衣纹,就画得十分零乱,交待不清,露出了“马脚”。
至于书法作品,由于比较容易模仿,“双胞胎”就更多,行内将“双胞胎”对联称为“鸳鸯对”,还有一些诗稿手札也经常有“双胞胎”。今年初,本市有一场“小拍”出现了一张沈尹默诗稿,其内容是为著名篆刻家钱君的印谱题诗,写在一张九华堂笺纸上,显得十分古旧。但是,如此有着两个“大名头”的拍品为何孤零零地出现在一场“小拍”中?为解心头疑问,笔者将这件拍品的图片传给了钱君的学生和家人。不久,他们拿来了一本1998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钱君书画篆刻精品集》,翻到第112页,就可以看到沈尹默诗稿的真迹。两者一比较,就可以断定“拍品”是根据印刷品描摹在旧纸上的――真迹的尺寸大,有117×56cm,而“拍品”只有26×17cm,为了能将诗稿在一张九华堂笺纸上写下,作假者被迫将每行诗稿的字数做了调整,因此显得拥挤局促。
时下,名家书画因被人们视为“软黄金”而争相购藏,显得炙手可热。但是由于造假日渐猖獗,市场鱼龙混杂,买家常不免被投机者所害。当前在书画投资中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需引起广大藏家的警惕与注意。听故事一些造假者为了兜售他们手中的赝..
2025-10-11目前在国内,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是一个特殊的门类,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
2025-10-11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面对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活跃,投资书画诸多益处的逐步呈现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中国书画的爱好潜质亦不断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步入投资收藏中国名人书画之途,以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经济上的回报。但是,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
2025-10-11近几年国内日益火热的收藏市场,已经让有着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收藏品种。对书画有爱好的人来说,除了收藏欣赏之外,书画也被当作了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成都广域鑫成艺术品投资部总监代成英向笔者表示,虽然书画收藏与..
2025-10-11宅家生活使得网购变多,没想到骗子也盯上了快递,收到这种类型的包裹可千万别签收,当心上当受骗!快乐收快递的时候你..
2025-10-08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
2025-09-19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史上,有关书画同源这一话题,历代不乏论述,但多局限于书画之观象思维。其实,此处“源”字,应包含二义,其一为“象”,其二为“神”。本文拟就以上二义进行如下分析。所谓“象”,是指文字与绘画在远古时期均源于古人的..
2025-09-19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宇宙间一根芦苇,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王存臻先生就是一根燃烧着思想之火的芦苇。他的思想超凡脱俗,神游宇宙,催生了“宇宙全息统一论”这枝宇宙奇葩,一鸣惊寰宇。匠心独运,他又进一步提出了..
2025-09-19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派繁荣,但同时局面又有些混乱,既有人谈其“文化盛世”,又有人评说其“乱象丛生”,令人亦喜亦忧。2011年,多家新闻媒体曝光了徐悲鸿之子参与“指鹿为马”,将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学生作品“指”为“先父徐悲鸿..
2025-09-19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书画印..
2025-09-19其实,与其等到书画破损、霉变了,请修复专家妙手回春,还不如在书画受损之前,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延长它们的“寿命”。如何在成都这样酷暑湿热环境下保存书画?如何避免书画作品受到霉变等伤害?如何利用家庭条件保护书画?收藏收藏,藏家..
2025-09-18三分画,七分裱!两幅鲁慕迅早期巨画完全风化、碎裂,一钱不值,经揭裱大师近50天的拼接,每幅画价值迅速飙升至2万元!这种化腐朽为神奇出自原武汉国画院手工装裱师张再义之手。潜江人黄先生和朋友驱车200公里,辗转找到张再义,捧着两幅湖北诗..
2025-09-18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书法佳作、水墨丹青,一直是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盛放的奇葩,凭着独特的气质魅力俘获人心。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独特性、多样性,书画艺术的种种特性不仅引发了书画精品的收藏热,也促使近年来的书画交易市场越发火爆。只可惜,市场虽火,却不够..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