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
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百”,纸绢,作为书画的载体,到了一定的寿限,就会自然剥落或糟朽,这件艺术品也将随之消亡。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方式来延长书画藏品的寿命。
其一是保存材料。有不少收藏者错误地认为,应当用塑料布封存书画的方式来防潮,将书画锁在保险柜里防盗。但这样的结果必定会导致书画受潮、霉变,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相对湿度的变化,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升高,书画的潮气散发不出去,聚集在塑料布或铁柜里,这是霉菌及书画害虫产生和繁殖的基本要素。包装书画较严格和规范的手段是,以棉布制成的画套或棉纸包裹书画,将书画置于木匣或木盒里,再将其存放在木柜或木箱里。木材以樟木为最佳,用一般的木材也可以,但木材必须作过防虫处理,在木匣、木盒里应放一些樟脑等天然植物制成的防虫、驱虫药。这些药物不得直接接触书画,必须用透气性能较好的纸张包裹,以防药丸挥发后留下痕迹,污染藏品。危害书画最常见的蛀虫是蠹鱼,学名毛衣鱼,该虫行动敏捷,在温暖的房间内终年可活动繁殖。成虫耐饥能力强,无食可活300―319天。成虫和幼虫以纤维类材料为主,因此对绘画类文物的危害很大,收藏者一定要重视害虫的防治问题。在书画的柜内及周围不要存放食物,防止昆虫、老鼠接近文物。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如果立轴的地杆是用松木制成的话,必须经过除油处理,否则渗漏的植物油会污染画面。
其二是保存环境,主要涉及温度和湿度及光照等因素。博物馆保管书画的最佳环境是恒湿恒温,温度在摄氏18度左右(正负为2度),湿度在55%(正负为5度),这样的温度和湿度不易于蛀虫及霉菌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纸绢造成伤害。当然,家庭如果没有恒湿恒温的设备,其收藏条件很难天天达到这个标准,可将藏品柜、箱置于通风处,温度和湿度不能差之甚远,温湿度的变化不能过大。保存书画以无光为宜,尤其要避免红外线和紫外线直接照射,因为紫外线能引起纸张脆化,使绘画颜料退色,减少书画的寿命。上个世纪末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拍照使用闪光灯对书画不构成什么危害,但还是小心为好,经常暴露在闪光灯下,难免会有影响,有些负面影响不是当时就能显现的,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后才会出现。
另外,书画的保存环境要保持洁净,因为灰尘是一种固体微粒物,多数带有棱角,飘落到书画上,轻则磨损纸张表面的光泽,重则会使纸张表面划伤。灰尘自身带有酸碱等化学物质,它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形成带有较强腐蚀性的颗粒物,如果飘落到书画上,会腐蚀纸绢材料,加速其变质过程。灰尘还是霉菌孢子的携带者与传播者,如果含有这些霉菌孢子的灰尘落到书画上,遇到合适的温湿条件,霉菌就可能生长,从而对书画造成危害。由此可见,对书画保存环境的防尘、除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书画保存环境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这就是空气污染物。最常见的环境气体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它们都会影响纸绢的强度,使纸绢脆化。空气污染问题不是孤立的,因此,书画的保存应尽量远离化工厂等易产生污染的地方,尤其不要在下风口。
其三是使用方式。书画的使用主要是观览。通常,在家里尽量不要长期张挂一百年以前的书画,每年在秋日里悬挂三日,通风晾晾即可。经过实验,一张纸本绘画悬挂在墙上的寿命大约有20年,此后,就要靠不断地进行修补使之“苟延残喘”。百年以后的书画每年以张挂一个月为宜,千万不要让太阳直射画面,室内照明用无红、无紫的灯光为佳。如果是镜框装画,在潮湿季节要注意是否起霉斑,一旦发现,可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处理。南宋赵希鹄是赵匡胤的第九代孙,他在把玩古书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成《洞天清禄集》,对观赏古书画提出诸多的环境要求,如展玩古画应择干爽之日,室内不可焚香,“一屋止可三四轴,观玩三五日,别易名笔,则诸轴皆见风日,决不蒸淫。又轮次挂之,则不令惹尘埃……用马尾或丝拂轻拂画面。……一画前必设一小案以之”,充分体现出一位贵族享受艺术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优雅和精细,书中关于保护和装裱书画的经验之谈一直沿用至今,作者还专事记述了诸多名家用印的规律和特点及作画的一些妙法。
其四是登录。登录的形式因人而异,个人收藏书画,超过十件就应当进行登录管理,登录的12个要素是作品的编号、时代、作者、名称、质地、尺寸(包括内外尺寸)、来源、画心状况和装裱状况、鉴定意见、发表和参展记录、存放地、照片等。单位收藏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应当更多一些,如修复记录、出库记录、借阅记录等等,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份完整的档案,必须账本、卡片、实物一致。目前,电子信息手段已十分普及,均可以电子账和纸本账并用。所有纸绢类文物和档案的保护、使用方法在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可举一反三,因为其材质是一样的。
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书法佳作、水墨丹青,一直是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盛放的奇葩,凭着独特的气质魅力俘获人心。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独特性、多样性,书画艺术的种种特性不仅引发了书画精品的收藏热,也促使近年来的书画交易市场越发火爆。只可惜,市场虽火,却不够..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一条报道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9幅价值数千万元的假画,与长篇吴冠中专访和大量吴冠中私人照片被同时刊登在一本杂志上,很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这些画作是吴冠中真迹。吴先生看到杂志后,当即表示无法容忍,随即委托有关人员与该杂志交涉。..
2025-08-26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3月23日,长8米,由林钦松花费三个多月时间创作而成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书画长卷亮相在福州举办的一个佛教文化书画展,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眼球。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与佛教相关的书画作品,由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中心主任委..
2025-08-23藏品真与假困惑着人们,赝品否定着真品,道德堕落者不断在制假,藏者的乐趣和智慧便在这真与假的辨识中得到满足和挥发。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有心人更将票证时代的..
2025-08-04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