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饮食文化中也是主要以面饼或者米饭为主食,通常佐以咖喱。菜肴几乎都煮成糊状,一般用手撕下面饼,蘸着或卷着菜糊来吃。如果是米饭,则将米饭和菜糊拌在一起,用手指撮着吃。
当然,印度也有不成糊状的菜,那就是印度烤肉,有烤鸡、烤羊肉和烤鱼。很多印度菜是烤出来的,不过用的不是烤箱和烤炉,如果你在街边上看过新疆人做馕的话,用的就是那种土灶了。
印度菜讲究烧烤,而且要烤成焦黄才罢休。
他们大多使用一种大烤炉,在这个有一个洞口的传统灶台里可以烤鸡、烤鱼、烤印度羊肉串和很多种饼,非常实用。

用土炉土法烤出来的东西颜色都很鲜艳,例如印度烤鸡呈现出的夸张红色,是因为选用了很多印度香料腌制,之后又经过小火慢烤才形成的,味道很独特。
通常饭后当地人会喝一杯加了香料的印度奶茶,也叫马沙拉奶茶。原本的奶茶和我们一般喝的并无差异,只不过在添加了一种叫ldquo;马沙拉rdquo;的香料之后,就非常有个性了。
在印度,有些餐厅门口的收银台上,可以看到一个小碗里装着奇怪的像小茴香一样的东西。这是提供给每个客人临出门的时候吃的,效果如同口香糖。
还有一小袋零食,撕开袋子倒出来看,会发现是个头、形状和颜色都不规则的红色和绿色小球,印度人吃的时候一小撮一小撮地放到口里,学着他们的样子吃了一口,嚼了嚼发现味道如同小糖豆,除了甜,似乎还有种特殊的香气。因为印度菜都用很多辛辣调料制成,吃过之后嘴巴里会有味道,而嚼上一把这种五彩迷你的ldquo;小豆子rdquo;之后,不好的味道就会立刻消失。
在小吃铺,有时还能见到门口放着一口硕大无比的锅,里面文火温着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还覆盖着奶皮,非常香浓。
玎嘎那,傣族弓拉弦鸣乐器。是傣族张有一条弦的独弦琴。因琴筒蒙以笋壳为面,故汉称笋壳琴。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和保山地区的潞江坝、上江等地。形制较小。琴杆木制,多使用椿木或柚木制成,全长仅30厘米,上端..
2025-11-16竜林。是傣族墓地。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竜林。竜林根据死者对象,大致分为三部分。一般正常死亡者埋在一起;未成年死亡者葬在一处;正常死亡者又另葬一处。一般情况外村人、生人不得进入竜林。傣族认为外人如进入竜林,使会触乱这里的鬼魂,寨..
2025-11-16傣族彩绘木雕是傣族传统工艺,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取材方便。雕凿用具多为1把刀子及一些形状各异的小凿。工艺精巧,雕绘图像以龙、麒麟、孔雀、人物、佛像及花卉为常见。应用广泛,龙舟上的龙头翅尾,佛寺的门窗柱饰,牛车前直立的鹤头,屋架上..
2025-11-16串姑娘 傣族小伙子“串姑娘”,傣语称为“约骚”,必带手电、竹笛,披个毯子。到姑娘家竹楼下,吹竹笛表述心意,姑娘有意,则会等阿爸阿妈睡去悄悄下楼,与小伙子谈悄悄话。夜深渐凉,小伙子便会用毯子把姑娘一裹,带到寨边林中,彻夜密谈;有..
2025-11-16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众多的奇异的药材,“活血圣药”血竭是其中的一种。血竭古称“麒麟竭”,主要医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病,同时也是配制“七厘散”药品的主要原料。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采用生长在季雨林中的..
2025-11-16每当夕阳西下,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村寨,便“咚!咚!咚!”地响起了象脚鼓声。傣家竹楼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便走出家门,踏着节奏鲜明的鼓声,来到宽阔的场地,象一只只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 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明朝人钱古训写的《..
2025-11-1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