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傣族、佤族敲击体鸣乐器。云南省歌舞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文工队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制作并使用。将若干大小不等、音高不同的铓,按一定音序编排在一起,吊挂在一个长方形木架上,使之成为和云锣一样的乐器——编铓。演奏时,奏者立于架前,左右手各执一个木棰进行击奏,可以演奏旋律,音色悠扬动听。编铓是在缅甸的围铓启示下制成的。20世纪50年代前,云南傣族土司署仪仗乐队中使用围铓,这是一种铓架呈圆圈形、奏者坐在中央手执双棰演奏的铓群。这种乐器在东南亚地区较为流行。
50年代后,云南边疆地(州)、县成立专业歌舞团队,曾试图使用,但因音律不同而作罢。各地歌舞团队只得自行编排,故编铓也有多种。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的编铓,由三铓编成,排列呈品字形,音列为:c、e、g。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文工队的编铓,由五铓编成,分两排吊挂在木架上,高音在上,低音在下,音阶自左向右排列,下排两音g、c,上排三音d、f、g,音域g—g。上两种佤族编铓,铓数少、发音低,只用于歌舞伴奏。云南省歌舞团乐队的编铓,由十七铓编成,分三排吊挂在木架上,高音在上,低音在下,音阶自右向左排列,音域f—a2。这种编铓,铓数多,发音高,音域宽,适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十七铓音位排列如下:a2g2f2e2d2c2b1a1f1d1bgg1e1c1af1987年,云南民族乐器改革组编排的一架编唬由三十七蛔槌桑按十二平均律调音排列,音域g-g2,达三个八度。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显著丰富了编铓的表现力。苏州民族乐器三厂研制的三十二音编铓,最大者面径37厘米,最小者面径14.5厘米。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每当夕阳西下,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村寨,便“咚!咚!咚!”地响起了象脚鼓声。傣家竹楼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便走出家门,踏着节奏鲜明的鼓声,来到宽阔的场地,象一只只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 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明朝人钱古训写的《..
2025-11-15西双版纳众多奇异的植物中,香料植物独树一帜。香荚兰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是在食品工业中珍贵的天然高级力口香原料,在世界上享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经加工后,可不经调香而直接加香利用。依兰香属蕃茄枝科的高大乔木,其花油是名贵的化..
2025-11-15食材明细:草鸡、熟芝麻、葱花、姜片、盐、芝麻酱、花椒粉、醋、鸡汤、酱油、熟花生、葱段、香油、辣椒酱、辣椒油、白糖、料酒、生抽1.鸡半只,去除肉脏,将血水冲洗干净2.锅中加水,放入葱段,姜片,盐,料酒及清洗干净的草鸡,开火煮开,转..
2025-11-14女真族酒宴:女真人是满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项日常事务就是喝酒,每喝必劝,尽醉而归。景祖乌古酒时,女真人酗酒成风,世祖劫里钵曾醉后骑驴入定。他们喝酒的办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只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饮。每逢婚嫁,夫婿和亲戚到女..
2025-11-10在中国少数民族中,除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外,一般都有“无酒不成礼”的传统待客心理.少数民族在饮酒时很讲究敬老的礼节。苗家迎客酒:一有客人来到苗家山寨,村民便在崎岖的田坎路上设置拦路酒。苗家的拦路歌,拦路酒,少则3~5道,多..
2025-11-10蒙古族乐器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
2025-11-07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傣族原始先民的来源,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撰写了不少文章,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说法:一曰:单一族源论。认为傣族只有一个族源,傣族的原始先民纯属百越族群滇越支系的后裔,由于这些原始先民从古代吴越居住的沿海一..
2025-11-06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
2025-11-06一、迁徙的简要历史居住在耿马县境内的景颇同胞,时间大约在1855—l883年间从德宏洲的盈江、陇川、瑞丽、芒市、者方和邻国缅甸的普浪、腊戌等地迁徙来的,至今己经有l50年左右的岁月。根据老人的口碑资料,迁至耿马的原由有两种传说故事。第一..
2025-11-05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
2025-11-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