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殿——对印度佛教经典建筑艺术的传承
印度风格佛殿位于白马寺西侧,主门面东,北与泰国佛殿苑相望。建筑是社会文化的反映。白马寺方丈印乐法师说,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印度风格佛殿,还需要对印度古代文明以及印度佛教的诞生、传播等有所认识。
史***载,公元前273年,阿育王成为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阿育王即位后,积极向外扩张,征服了印度半岛上的诸多邦国,残酷的战争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战争结束后,想到战争的残酷性,阿育王决定放弃武力,皈依佛教。他向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大力弘法、护法,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阿育王时期的佛教建筑成为印度佛教最为久远、经典的佛教建筑,当时的佛教建筑主要是埋佛陀或圣徒骨骸的窣堵波和供信徒们苦修的僧院。
据介绍,印度佛教传统的古典建筑就是窣堵波,它常被译成“塔”。但它的本意不是建筑物,而是巨大山丘,或半球形坟墓,密实而不得进入。为了持久,后来才逐渐变成砖和石头砌筑或贴面。印度中部的桑奇有个阿育王时期的窣堵波,尽管经过多次重建和维修,但其还保持着阿育王时期的原貌。桑奇的窣堵波,坐落在一个鼓形基座上,由砖砌成,外层石板贴面。
白马寺僧众告诉我们,窣堵波整个艺术造型的哲学寓意是,天空般巨大的圆形穹顶象征宇宙,宝顶在视觉上表现为一个由多层伞状重叠的尖塔,象征灵魂通过多层意识升华,最后达到至高境界。
而这些,都是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对印度佛教经典建筑艺术传承的历史文化依据。
追求——建筑艺术魅力的永久性和建筑文化的经典性
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建筑艺术造型独特,主体建筑部分高大如山,外环围合,雕刻精美,震撼心灵,其建筑设计创作思想,既坚持传统,坚守教义,又立足时代,务实创新。
建筑师在设计时,对印度风格佛殿的空间形态、材料质地、雕刻艺术以及整个佛教建筑的文化表达,坚持佛教建筑历史传统。同时,又考虑时代对崇奉、观光、管理和社会功能的需求,增设了展览中心等,加强了对庭院的绿化、美化等。
设计人员说,印度风格佛殿建筑追求的崇高目标,是其建筑艺术魅力的永久性和建筑文化的经典性。佛殿设计遵从阿育王时期印度桑奇窣堵波的艺术风格,两者比例相近。
印乐法师说,印度先民和中华先民对自然的观察,有其相同的感悟,即“天”是最崇高、最圆满、最理想的境界,世人追求最美好的境界是“天国”。而天的空间景象是圆,反映在建筑中的穹顶是“天国”的隐喻形象。印度风格佛殿强化这“天圆地方”的哲理,标志着中印人民心心相印,世代友好,情谊万古长青。
印度风格佛殿规划有东西长105米、南北宽60米、占地0.63公顷的方形庭院。佛殿东、南、北三面单层回廊环绕,最终形成了以大佛殿为中心,周围辅以建筑环绕,众星拱月的建筑布局。
石质雕刻与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印度风格佛殿建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每幅壁雕都是一个动人的佛经故事,有生活画卷,也有各种艺术构图,写实、抽象兼具,表达着人世间的和谐之美。
功能——是以大佛殿为主体的建筑庭院,也是一个主题文化园林
当然,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并不是简单模仿桑奇的窣堵波,仅仅是一个圆形平面的穹顶建筑。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还从当代社会信众的多元化功能要求考虑,在圆形大殿外围建设了方形庭院,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空间。
僧人们说,庭院布置花坛、水体、过道,能形成观赏空间,以强化佛国意境。设置回廊,廊壁布置佛经故事图景,增添了宣教空间。而在佛殿西侧,布置展览中心和会议室,扩大使用功能,能提供陈列与佛教相关的艺术展品和佛学修学研讨场地等等。
专家们说,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从空间上审视,是以大佛殿为主体的建筑庭院;从园林角度辨析,又是一个主题文化园林空间。这里它虽不像风景区、大型园林那样,分布着很多景观,但若从佛殿大门入口算起,游览全院,也有千米左右的行程,可看可赏的景观也不少。
从远处望去,高大的穹顶建筑有别于中国的传统佛寺,给人新颖的感觉。印度建筑风格的门廊,白玉石雕突显,拱门雕饰罗列,步入庭院,碧波涟漪的水池,呈现出一个清凉纯洁的佛境界;庭院回廊上的浮雕图景,展现着连续不断的佛经故事……
进入主体建筑大佛殿内,穹顶圆窗射下来的阳光,将佛殿衬托的异常神圣,在高高的石座上,金色释迦牟尼佛祖,结伽跌坐。大佛高额丰颐,温润祥和,面带微笑,秀目下视,为世人祈福。
我们徜徉在异域佛国天地之中,感受那份安详、宁静。正如印乐法师所言:中国佛教徒对印度景仰有加,但一般中国人很少能到印度去,通过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印度。
投资6100万元倾力打造的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建成开放短短月余,就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6月30日,记者从碑林博物馆获悉,新石刻艺术馆的“长安佛韵”陈列分为“众生祈愿”——北朝造像碑专题和“宝相千颜”——单体佛教造像专题两大..
2025-10-07普化寺大雄宝殿内正面的束腰莲台上,结跏趺坐着面目慈祥、衣着华丽的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及其左右文殊、普贤二菩萨。其背面为彩塑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名之曰“西方三圣”。表明了该寺是净土宗道场。殿后面的明间,又设板门一道。..
2025-10-07近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在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于该县唐汪镇红塔寺石窟内,发现一处约50平方米的石窟壁画。壁画内容主要有佛本生故事画,菩萨、罗汉、护法像等,以及清代墨书题记。该石窟壁画是甘肃省临夏地区发现的除炳灵..
2025-10-076月7日,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庄严妙像——甘肃佛教艺术展》将于12日在该馆亮相,这也是省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献上的一份“文化大礼”。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甘肃省博物馆特地..
2025-10-07大佛岩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安居区步云乡黄盐井村,始凿于元至正乙未(1355年),分布于长35米、高8米的崖壁上,共有造像及题记八龛,造像数百余尊,大的造像高3.8米,小的造像高十余公分,形态各异,非常民俗化,具有典型的元代造像风格。据文..
2025-10-07梁思成先生曾言“自一般人民之思想起,以至一物一事,莫不受佛教之影响”。的确,随着佛教的传入,作为重要载体的佛教艺术亦随之接踵而至,共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中又以石窟寺艺术为最。随着佛教对世俗社会渗透的加深,世俗政权意识到..
2025-10-072001年秋天,德国柏林,亚太文化艺术节。来自中国的“青州佛教造像艺术展”第一次在海外展出,33件展品以异常夺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之后,青州佛教造像数次漂洋过海,先后在日本、美国、瑞士、英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被众多媒体..
2025-10-06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 飞天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
2025-09-16比尔•维奥拉是美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尤其在新媒体领域。他学美术出身,但从美术学校毕业后又学过一段时间音乐,因此他和录音、电视、电脑等媒体接触较早,也和新媒体的主将白南准等人颇有往来。他虽是个美国人,却花了许多时间研究东..
2025-09-16比格斯作品比格斯(sanfordbiggers1970-),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他是一个跨学科,多面手类型的人,同时制作电影、录像、装置、雕塑、音乐和表演。他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他在1992-94年赴日本教授英文并开始学佛习禅。他创作的作品在2000年..
2025-09-16佛教的传人普及、中国化与中国瓷器的发明、发展、繁荣共同进步、精神与物质的渗透,必然影响促进了中国陶瓷的发展,中国陶瓷不仅在型制,而更在装饰上日臻完美,常用佛教中的人物、植物、法器作为瓷雕、图案,作为日用、陈设器皿,广泛用于钦..
2025-09-162010年5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内新建成的新石刻艺术馆面向游客开放,其内陈列《长安佛韵》,共展出149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展示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大部分石刻造像尚属首次展出。西安..
2025-09-155月21日晚8时左右,为恭祝释迦牟尼佛圣诞,福建省厦门市观音寺举办大型佛教音乐会。音乐会由大爱妙音合唱团义务演出,由厦门市著名音乐人张金挺先生主持,各级领导、嘉宾和上百位善男信女观看。厦门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观音寺住持定恒法师..
2025-09-15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2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届时,台湾收藏家珍藏的重要明代佛像将亮相拍卖会。据悉,这是北京翰海首次推出台湾私人珍藏佛教艺术专场拍卖。此次推出的拍品有来自台湾著名收藏家陈国恩先生十数年来私..
2025-09-1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