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裹小脚的封建文化

2025-09-13 08:07历史

前言:

最近跟家里老人聊天,聊到了以前的“裹小脚”。

老人说以前有一家人蒸馒头,蒸了一辈子、很有技术。

现在蒸馒头的那个人早就没了,他的孩子不喜欢这个,所以没有“接班”,这家子人从此也就没有再蒸馒头了。

那家人为什么蒸馒头呢?

因为他的老伴以前裹了小脚,也就是所谓的“三寸金莲”(没见过的可以百度一下图片,但我不太建议搜)。

“三寸金莲”的缠足,是在女孩子小时候,把四个小脚趾折向脚掌,用布带强行缠住固定住,直到脚趾和骨头被挤压弯曲、压在脚掌心中。

应该是因为小时候脚掌结构就严重受损的原因,缠过足的脚是不会再继续长大的,所以又称裹“小脚”。

老人说,这种小脚是站不稳的,没办法种地,随便一点草堆土垛就能绊倒她

干不了农活,就只能蒸馒头了。

随后老人又说起了另一件事:小脚的人容易出嫁,脚大的不容易。

为什么?

因为男人觉得脚大的女人难管。

为什么?

因为脚大的女人是没有裹小脚的,没有裹小脚就说明她在小时候就敢不听家里的话。在那时候的人看来,这样的人可不就是难管吗?

我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

毕竟在当时那个年代,封建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个时候的社会公认女性是男性的附庸。

我比老人知道的事情更多一些,所以对“裹小脚”有着更多的看法。

裹过小脚的人站不稳、很难下地干活,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没有办法通过耕种来养活自己,所以她只能把自己的生存寄托在别人身上

这样的处境会让她不得不成为一个附庸——她最好的处境也只不过是遇到一个“比较开明”的丈夫,比如老人先前说的蒸馒头的一家人。

这一家人是丈夫妻子都蒸馒头,等于一起努力挣钱养家了。而更常见的情况是:男性耕种做小工挣钱,女性在家做家务“杂活”。

这里又涉及到认知和判断的问题:家务事,是不是杂活?有什么价值?

甭管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她的丈夫认为家务事没价值、只不过是不挣钱的琐碎杂活而已,她的地位就会很卑贱。

那她能做更高价值的事情,比如耕种吗?

不能,因为她裹了小脚,不适合种地。

那她能做小工等技术活吗?比如木匠之类?

也不能,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时候的人极少会培养自己的女儿,只要把她简简单单的养大嫁出就行了。

既提倡无才、又提倡裹小脚,结果就是女性“必须”沦为男性的附庸

在那个年代,要是不裹小脚,确实有自力更生的可能性。然而大家都觉得这种人脚大、肯定是不好管不听话的主,于是免不了一顿的闲言碎语,或者是一些更刻薄的话。

如此一来,不裹小脚的女性又会因为身边人的指指点点而过得不自在、不容易。

所以在老人说完裹小脚的人没办法干农活的时候,我稍微吃了一惊,因为裹小脚看起来是为了让人失去耕种能力。

再配合一些“脚大的女人不好管”之类的东西,我才堪堪明白了封建文化到底有多封建。

这时候我对那个时期的社会现状终于有了一个图景式的理解: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重男轻女、儿子传宗接代给自己养老、女儿出嫁到别人家中给别人养老、多生孩子争取生到儿子、把女儿嫁出去换回彩礼、用彩礼娶别人家的女儿。

自家女儿要裹小脚、自家儿子娶亲的时候也要娶裹小脚的女人、裹小脚的人不适合劳动所以嫁到自家这里要干杂活、嫁到别人家里还是干杂活…

从观念上瞧不起女性、从根子里重男轻女,从行为上也是给女性一些“最没价值”的事情做:处理家务中的各种杂活。

自从全国解放后,这种情况才有了转变:女性开始正常参与各种生产活动。

参与生产活动意味着拥有了自主的经济能力,这在最根本上决定了地位的转变

这就是自主经济能力(经济独立)的意义。

也许经济独立依然不能“完全的不受制于人”,但它远远好过“完全受制于人”。

  • 土家族文化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什么关系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土家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主要以农耕..

    2025-09-12
  • 封建皇帝“驭人之术”之一就是制造恐怖气氛

    记得大约在1991年,曾看过一篇文言短文,讲述了清代雍正时期特务政治盛行,官员王云锦的一段经历。区区百余字即营造出..

    2025-09-12
  • 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有什么样的民族特色

    层层叠叠的梯田,天梯一样沿着山坡直上云天。梯田适合开在土质好、水源充足的向阳坡地,云南哀牢山地区属于海洋性亚热..

    2025-09-12
  • 哈尼族梯田文化 哈尼族的梯田有何历史

    哈尼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边缘,以游牧为生。1300多年前,气候和生存条件的恶劣迫使哈尼人的祖先向南方迁移,..

    2025-09-12
  • 哈尼族的“六月年”有啥历史来源和文化特色

    六月年,哈尼语“苦扎扎”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

    2025-09-11
  •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 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

    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其光辉的一贞。最..

    2025-09-11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地区的指路碑是怎么一回事

    “令牌碑”,是一种长条形上园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因形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除指路碑外..

    2025-09-11
  • 广东的早茶文化

    广东人都喜欢喝早茶,因此广东的茶楼生意一般都生意兴隆。退休的老人几乎每天早上6,7点就会去茶楼等位,或是与伴侣一..

    2025-09-09
  • 兔的生肖文化:纯洁温驯,形象讨好

    说到兔子,中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神话传说,其中最深入民心应是伴随嫦娥在月宫居住的玉兔,可能古人认为,温驯的兔子才..

    2025-09-02
  • 麦盖提县举办刀郎文化大展演

    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来自麦盖提县各乡镇的民间艺人比赛弹唱刀郎木卡姆。当日,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节活动在麦盖提县举行。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

    2025-08-29
  • 羌历新年:在新北川感受文化的力量

    羌族歌舞展演。田明霞摄 笛子声声,鼓点阵阵。容纳万余人的北川新县城体育中心座无虚席,欢声雷动。北川民众点篝火、跳萨朗,以独特的民俗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一同欢庆新县城开城后的首个羌历新年。华小峰摄 祭天还愿仪式现场。华小峰..

    2025-08-29
  • 弘扬火山矿泉文化 打造北方民族狂欢节

    圣水节现场五大连池圣水节,是黑龙江省著名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1992年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大连池..

    2025-08-28
  • 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 爱情丰富了文化特征

    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又是七夕。这是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

    2025-08-28
  • 罗庚,代代延续的文化奇迹

    罗庚也称罗盘,就是传说中的赶龙鞭,除了精确度,更重要的是使用的诀窍,很多东西是在书上找不到的,有的人不承认罗庚..

    2025-08-28
  • 开放时代的新收藏观 收藏文化性的转变

    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
  • 少林文化走出国门

    2012年的佛诞节,在美国显得格外特别。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少林寺文化中心举办了“一日慈心禅修”活动和一系列社区活动。自1995年在纽约开设少林寺分寺,10多年来,少林寺主动走出国门,通过文化活动,走进美国的大学、社区,关怀社会..

    2025-08-24
  • 瑶族药文化 瑶族药浴对人体究竟有什么好处

    “瑶族药浴”通过全身泡浴,使有独特营养、保健及杀菌功能的中药植物渗透进人体,以彻底改善微循环,增强营养物质的供..

    2025-08-20
  • 瑶族的养生文化 瑶族人平常是怎么养生的

    在历史上,瑶族人民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如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当隔离了病..

    2025-08-20
  • 瑶族药文化 瑶族药浴的特点及功效是啥

    瑶浴的五大特点1、绿色制品、产品原料皆纯天然野生植物,无污染,是正宗的绿色保健品。2、乐在浴中、产品借助水温通过..

    2025-08-20
  • 瑶族医药文化 瑶族的医药文化有啥神秘之处

    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

    2025-08-20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