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黄山寿的艺术特点
旭初兼擅书法,专攻汉隶,于《石门颂》,极有心得。玉珊张鸣珂,继曾宾谷之后,采录晚清六十大家四六文,辑为《国朝骈体正宗》续编,于光绪十四年梓行时,即由旭初以汉隶署端,足征其书艺成名之早也。可见,黄氏的书法,对联大字,以汉隶《石门颂》为主,题画小字,以恽寿平为主,二者时时交互运用,以收相辅相成之妙。
黄氏的书法,在清代画家中,自有特色。他是少数专习《石门颂》的海上画家,笔划之中,充满了唐隶的整饬流利,亦是难能。他学《石门颂》,避其沉郁顿挫之神,显其开张曲伸之形,在金石派书家之外,开方便法门之姿,广收普及隶书之效,让人人能懂,家家易学,宏扬书学,自是一功。黄山寿能在北碑金石风行天下之际,特立独行,绕过魏晋,直追两汉,把汉隶写出一种妩媚来,也能自成一格。他的隶书八言纸本对联:“德精而粹万教之本道散弥光四方为钢”,便是他习汉碑的成果。此外他的篆书亦佳,早年所书金笺篆书七言联:“新曲从翻玉连F旧声终爱郁轮袍”,便是例子,他中晚年后,甚少书篆,此联是其难得精品。
以他这种秀美的笔性,宜其能在笔锋转处,把恽寿平妩媚萧散的行楷,转化成工整秀丽的正楷,与他的画配合无间,尽收温文儒雅之效。恽南田之书,出自赵孟\。赵字源自唐楷,然结构松散,骨气转弱,不见一笔真卿颜色。遂使杨维桢、张雨出,倡导雄强书风,与之抗衡。然而,赵书流布天下,风行数百年,使得结构严谨的唐楷风格,荡然无存。黄山寿有鉴于赵、恽的疏散,于是在楷书上力求整饬,寓柔媚之笔法于严谨之结构,进一步发展了赵书,不可轻易忽视。
宣纸发墨奇佳,用来工笔设色,纸面容易在多层设色后,墨色晕染扩散,笔痕狼籍处处,纸面层层起毛,把好好一张画,毁去大半。但如果画家技术高超,用胶得宜,能让画家既可在实处以浓墨提醒要点,又可在虚处云雾渲染无痕,把富丽的袁派画法,引导到一派淡雅的风格之中,显出笔法凝重而不浅薄飘浮,墨色淡中而有浓墨提神的境界。
更新于:1个月前-
何水法的艺术特点
扎根传统、基础全面,是何水法先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早年曾画得很多,也画得很“杂”,水彩、水粉、水墨、彩墨、书法、篆刻。山水、花鸟、人物,临摹、写生、创作,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20岁后慢慢地他走进中国画领域,先画工..
2024-12-26 -
童中焘艺术活动
195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4年起,有山水画《南湖图》、《井岗山》、《竹风潇洒》、《东方大港》等参加全国美展或全国性大展。1984年在加拿大举办了一个联展。1986..
2024-12-26 -
最独特、最精致的宗教艺术:西藏坛城沙画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
2024-12-14 -
外事交往馈赠礼品的艺术
外事交往馈赠礼品的艺术在外事交往中,人们经常互相赠送礼品表示心意,增进友谊。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为表达心意而选择送礼品的适当时机,是一门敏感性和寓意性都很强的艺术。一、确定赠送礼物的价值赠送对方礼品的价值多少应根..
2024-11-22 -
徐邦达的艺术特点
徐邦达出身于书画收藏之家,受环境的熏陶,自幼喜爱诗词书画。他从苏州画家李醉石学画山水,同时又从赵叔儒学古书画鉴别,后又入书、画、鉴三者皆长的吴湖帆门下。他学过唐太宗李世民、李邕,宋代的苏轼、米芾和明代的董其昌,其后泛学无宗。..
2024-11-02 -
佛教雕塑艺术的源与流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义女、野鹿苑..
2024-10-24 -
白伯骅的艺术特点
白伯骅先生的仕女人物画一直为收藏界所看重,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扬。他是人物画大师蒋兆和的入室弟子,继承了蒋兆和大师细腻传真,精致严谨,刻画传神的画风,同时又吸纳了西画的技巧从而使其人物画更加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白伯骅笔..
2024-09-08 -
来楚生的艺术成就
和所有书画兼擅的艺术家一样,吴昌硕的得意弟子来楚生对于毛笔的掌控可谓炉火纯青。他具有十分出色的造型能力和内敛、蕴藉丰富的笔墨处理,看似简单的线条富于韧性,而大片的墨色晕化自然,变化出意料之外的韵味,这使得他的许多作品在简简单..
2024-09-06 -
试论中国南传佛教佛塔艺术——郑筱筠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经传入中国云南地区,它在保持南传上座部佛教基本传统纯洁性的同时,更多地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着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它与当地固有的原始宗教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斗争、相互融合,逐步渗入到当地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方方..
2024-08-30 -
“微缩”敦煌石窟浓缩千年佛教艺术
即将于2011年10月18日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的甘肃敦煌石窟艺术将大放异彩,向世人展示世界上现存最大佛教艺术宝库的辉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向记者介绍说,高度浓缩千年敦煌艺术的三大临摹复制名窟、..
2024-08-29 -
探讨唐卡艺术 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亮点纷呈
2011年7月2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展出了23副来自青海热贡地区的唐卡精品,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让参加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驻足流连,赞叹不已,并由此展开了一场以唐卡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
2024-08-28 -
试论中国南传佛教佛塔艺术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经传入中国云南地区,它在保持南传上座部佛教基本传统纯洁性的同时,更多地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着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它与当地固有的原始宗教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斗争、相互融合,逐步渗入到当地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方方..
2024-08-28 -
西藏西部的佛像雕塑艺术
西藏西部范围大致相当今阿里地区,古文献称“羊同”或“娑播慈”。其地南与尼泊尔、印度接壤,西与克什米尔毗邻,北部连接新疆及中亚各地。公元2世纪到7世纪为古代象雄部落重要发展地及原始苯教发祥地,7世纪后为吐蕃所属赞普朗达玛,佛教大致..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