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房体现土家族文化特色。虽然如今已不多见,但在重庆市巫山县的土家族乡,仍能看见一栋栋土墙木楼石板房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这些错落有致的石板房,构成了武陵山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展现了土家族人的住宿习性和文化变迁。
从茅草房到石板房
巫山县土家族的石板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群山起伏、僻静闭塞的巫山红椿、邓家土家族乡,一栋栋土墙木楼石板房,像繁星点缀在山岭的怀抱之中。
这石板房的前身是吊脚茅草房。当地村民结束原始的“刀耕火种”之后,采用当地木材,用山上“牛角筋”及“葛麻藤”依山而建吊脚房,屋顶多用“丝茅草”及“蓼竹子”盖顶。这些不能很好遮风避雨的吊脚茅草房,光线暗,蚊虫多,易患火灾。
此后,聪明的土家人建吊脚楼前都要请风水先生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按正房、厢房、耳房及坐南朝北的要求建房。先是平整场地,按照用地需求,取当地石材请石匠打成条石后下基脚,然后选取优质黄泥土,请两个精壮劳力,用打土墙的杵头一板一板垒成墙体,用椿树、松树等做房梁,用优质木料做檩子,再盖上丝茅草之类的材料,建成土墙木楼茅草房。
这样的房子,条件当然要优于吊脚茅草房。可是,丝茅草经不住风雨的长期侵蚀,容易漏水。细心的村民开始寻找取代杂草盖房的材料。终于,他们发现了十分特殊的石材。厚厚的岩石经过捶打,取出的石材为均匀的薄片,呈暗青色,韧性好,是取代杂草盖房的最佳材料。于是,部分村民开始将圆木砍成方木,然后用锯子锯成木板钉在檩子上,椽子外伸,将精选的薄石板从上至下错落有序地盖在房上,石板房就建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人的石板房便取代了茅草房。
冬暖夏凉、经久耐用的石板房
现在土家族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虽然其他地方及周边村民开始住进混凝土楼房,但巫山红椿、邓家土家族乡的土家人依然悠闲地住在石板房中。即使有村民建造了混凝土楼房,但仍在楼房旁保留着石板房,哪怕是一小间。
石板房冬暖夏凉,经得起大风大雨甚至冰雹,经久耐用,建房成本低,山上到处都是石材,住在里面不比混凝土房差。同时,保留石板房也是保留土家人的民族风情。
巫山保存着的石板房不仅是吊脚楼演进的结果,更是土家族住宿习性特征的体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保持这种建筑文化,还保留着很多民族习性,如随时都可见到土家族农民头上包帕子、脚下穿布凉鞋或偏耳草鞋、抽叶子烟、冬天烤转转火、男女对唱山歌、春天打着“薅草锣鼓”种庄稼……
看巫山土家人的石板房,其实就是在欣赏一幅历史画卷。随着交通条件改善,这种石板房正在逐渐消失,被新增的砖瓦房所取代。
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
2025-10-25土家族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2025-10-25一个县官丢了金印,害怕皇上知道了问罪,要他的家丁捉拿强盗,限期三天破案。谁知三天以后,家丁们都陆续回到衙门禀告:“没见强盗,只有几个可疑人。”县官喝道:“都给我抓来一一拷问!”第二天一清早,便押来了三人。第一个瘦子被带上堂来..
2025-10-04冬子锣,又称小钩锣。土家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响铜制成,形似盘状,锣面平坦无脐,锣体较钩锣更小。面径10厘米,锣边宽1.7厘米。锣边无孔无绳。锣棰木..
2025-10-04点子,土家族、布依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用响铜制作,形似小锣,锣面平坦无脐,锣面直径9.5厘米~10.5厘米、锣边宽2.3厘米~3厘米,锣边钻有三个小孔,用细绳系于带有三条腿的圆形竹圈中,锣面悬空朝上,竹圈..
2025-10-04在湖南湘西北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它能用简单的乐器,打奏出深山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声音。千百年来,当地人们用清一色的铜制乐器打奏出了天籁之音,并且曾多次作为中国打击乐艺术珍品走出国门,蛮声海外..
2025-10-04田天原名:田贞见,男,生于1963年农历闰四月十四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天池口人,土家族。1979年毕业于长阳一中,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两年后破格转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武汉市文联工..
2025-10-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