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唐卡描绘热贡艺术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5-03-07 08:49历史文化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全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其实,紧盯“两会”新闻的娘本,也在关注这一问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热贡艺术”申遗的成功,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作为青海省成立最早的一家热贡艺术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坚持以提高热贡艺术知名度、打造热贡艺术品牌为己任,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创研、培训、制作、销售、展览、收藏和进出口业务等文化艺术活动工作不断深化,立志于抢救、传承和弘扬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院的经营理念,集唐卡、堆绣、刺绣、泥塑、石雕、木雕和铜制品艺术为一体,全面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目前,已收藏明清时期老唐卡、过世老艺人及当代国家级大师精美作品六百余幅,汇集国家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唐卡大师和民间老艺人180人;年均生产唐卡、堆绣、刺绣等热贡艺术品6000幅,带动当地500户农牧户从事热贡艺术事业,平均每户每年增收两万元至七万元不等,签约画师六百余人;创作的唐卡作品《大黑天》、《木质浮雕唐》等4幅作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展,截至2011年底,热贡画院资产总额达到533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

2011年3月,热贡画院院长娘本带着唐卡在青海省政府的组织下,再次到我国宝岛台湾参加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在展演期间,现场为台湾民众表演手绘唐卡技艺,使台湾各界群众充分领略了热贡艺术的独特魅力。5月至7月,热贡画院会同文化部在北京恭王府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热贡艺术唐卡展,展出的精品唐卡达一百余幅。此次展会不仅成为热贡唐卡在省外目前最大的一次汇展,同时也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产生强烈反响;同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两岸万名青年交流会”上,热贡画院所展出的热贡唐卡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热贡画院配合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省、州、县主管部门,在澳门、天津、杭州等地举办三十余项文化艺术展览、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热贡艺术的知名度,扩大了热贡艺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热贡画院围绕国家及我省有关产业化扶贫政策,积极参与建设省、州、县各类扶贫开发及文化产业建设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多次藏区综合扶贫项目,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受同仁县扶贫开发局委托,对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上庄村、吾屯下庄村、加仓么村和年都乎乡的年都乎村等4个贫困村的223户贫困户中选择223人进行热贡艺术技能培训,保证了贫困户每户有一名热贡艺术从业人员。同年7月份,受黄南州三江源办公室的委托,对黄南州45名贫困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唐卡绘画技艺培训,并为参加培训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全部纳入画院从事热贡艺术品的生产,还配合同仁县总工会对贫困职工进行多次技能培训,受训人员六十余人次。

为更好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热贡艺术发展,促进黄南州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增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能力,使劳务输出由劳力性转向技术性,同时为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优秀艺人,保护和传承热贡艺术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热贡艺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扩展、延伸产业链,使热贡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6月,经黄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南州文化体育局批准立项,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投资750万元,建设黄南州热贡画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当中。

黄南州热贡画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教学育人为宗旨,以培训热贡艺术技艺人员为己任,面向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招生,采用全日制、半日制、业余、短期培训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培训质量为前提,结合农牧区生活规律,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经济增收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热贡艺术产业长足发展提供方便。

同时,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本地区农牧民积极投身于热贡艺术产业的开发,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子女的就业问题,预计正常年份年销售收入1213万元,实现利税59万元,每年新增就业180人以上。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城乡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居民收入,减轻社会压力。项目启动后,除可带来直接税收外,还可促进配套餐饮休闲旅游娱乐企业的发展,吸纳居民就业,实现农牧民、企业、居民三者共赢共享目标。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有力的促进热贡艺术产业链的延伸,同时使国家产业化扶贫政策得以更好的落实。

  • 喜马拉雅峭壁洞窟里的宗教与艺术

    2009年11月17日——登山者赫南.厄兹蒂尔克(renanozturk)注视着一位当地藏族人,他正在看一篇图案鲜艳的手稿,2008年9月,他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探险古代姆斯唐(mustang)王国(当今的尼泊尔的一部分)洞穴期间发现的。对折的这张纸是15世纪藏族..

    2025-10-28
  • 耿幼壮:在真实与想象之间――评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

    过去30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突然”崛起可能是最令人兴奋和好奇的现象之一。在不长的时间内,中国当代艺术品不但迅速进入了国际艺术市场,而且价格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幅度不断攀升。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不仅受到各国策展人和..

    2025-10-11
  • 灵山梵宫佛教艺术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秀丽,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游灵山、看梵宫是无锡旅游的必要线路。“非常震撼!一个无中生有的产物,有人讲,梵宫可与梵蒂冈媲美,我们是打造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无锡市旅游局孙立..

    2025-10-08
  • 走进安阳天宁寺 领略罕见佛教艺术魂宝

     文峰塔像“天宁寺作为佛教文化在中国兴盛的品牌缩影,全国以天宁寺命名的佛家寺院不在少数,但安阳的天宁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规模为南北丛林之冠。”安阳市天宁寺导游告诉记者。“层伞高擎窣堵坡,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秒,不负..

    2025-10-08
  • 五台山佛教造像艺术

    普化寺大雄宝殿内正面的束腰莲台上,结跏趺坐着面目慈祥、衣着华丽的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及其左右文殊、普贤二菩萨。其背面为彩塑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名之曰“西方三圣”。表明了该寺是净土宗道场。殿后面的明间,又设板门一道。..

    2025-10-07
  • 四川道教造像、道画碑刻艺术

    四川现存较早、最精的道教造像,是610年绵阳西山玉女泉造像,有30余龛。青城山天师洞张陵天师石像也大体造于此时。唐朝崇奉道教,造教得到大发展,较著名的有大足县石门山和南山造像。明清以后,道教造像趋向世俗化,各地大量塑造城隍、关帝、..

    2025-10-07
  • 佛教石窟寺艺术对陵墓的影响

    梁思成先生曾言“自一般人民之思想起,以至一物一事,莫不受佛教之影响”。的确,随着佛教的传入,作为重要载体的佛教艺术亦随之接踵而至,共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中又以石窟寺艺术为最。随着佛教对世俗社会渗透的加深,世俗政权意识到..

    2025-10-07
  • 边多:浅谈格萨尔音乐艺术

    西藏著名民族音乐家边多 摄影:王舒 边多,西藏著名民族音乐家,是研究格萨尔曲艺音乐的先驱。今年已七十七岁高龄的他,在安享晚年的同时,依然执着地从事着西藏音乐艺术的研究。我们两次登门拜访时,他都独自一人在屋顶新修建的小阁楼里,苦..

    2025-10-07
  • 吴让之艺术特点

    吴让之诸体皆擅,而篆隶功力尤深,特别是他的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人所重。在篆法上,吴让之师法邓石如及汉篆法,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精华,故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咄出新意”之态。包世臣对吴让之也有直接影响,他继承了包氏衣..

    2025-09-20
  • 海上画派的艺术意义

    由于海上画派有特殊的形成背景,诸如重视师承的关系,也得到赞助者的支助,因此很容易形成志同道合的团体,这也就是书画团体的成立,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台湾光复后的中华民国画学会、七友画会、八朋画会,就是这项活动的具体事..

    2025-09-19
  • 吴昌硕艺术 是中国画里程碑

    梅兰竹菊谓之雅,牡丹吐艳称之俗。中国历代文人画中几乎没有娇艳欲滴、色彩艳丽的牡丹。二十世纪现代四大家之一的自称三十学字,五十学画的吴昌硕却画梅兰竹菊,画水仙石头也画牡丹,他的画雅俗共赏,文人雅士喜欢,平头百姓也喜欢。吴昌硕像..

    2025-09-19
  • 艺术收藏买艺术 不买‘头衔’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着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9-18
  • 行云流水的京胡艺术

    中国的民族乐器里,最亮丽的莫过于京胡。京胡是没性格的演员,但它处处漂亮,是戏曲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物。京胡,俗称胡琴,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因作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提起「胡琴」一词,它本是我国弓弦乐器的总称。..

    2025-09-18
  • 化妆与京剧化装艺术

    化妆,就是装饰、变型(形)、美化,即通过运用各种化妆工具,施以丰富的化妆用品,遵照美容规律的步骤,采用适于个性的技巧和方法,对脸面、五官及其它部位进行构想的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主体形象,使面部色彩和外型(形)与服饰及气氛环境..

    2025-09-17
  • 佛教艺术--敦煌壁画

    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 飞天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

    2025-09-16
  • 西藏夏鲁寺及其佛教艺术

     后藏名刹夏鲁寺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发源地和根本道场,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修行精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弘扬做出过重要贡献。夏鲁寺独特的藏汉合一的建筑风格,以及保护完好的壁画、造像艺术,在藏传佛教艺术史上也占..

    2025-09-15
  •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

    2025-09-14
  • 360度环幕电影《千年佛足》开拍 再现佛教艺术发展历程

    2010年4月28日上午,全国首部石窟类360度环幕电影——大足石刻《千年佛足》在重庆大足宝顶景区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对于充分彰显大足石刻崇高的价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千年佛足》这部影片不仅仅只展现石..

    2025-09-14
  • “文明遗迹暨艺术表演” 杭州佛学院亮相吴哥窟

    近日,在被全球无数旅游者誉为“人生必须看一次”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柬埔寨吴哥古迹巴扬庙内,一场名为“文明遗迹暨艺术表演”的宗教盛事隆重举办。印尼、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中国、韩国和柬埔寨等13..

    2025-09-14
  •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

    赵无极先生从50年代在巴黎画坛崭头露角开始,就一直持续地保持着在国际艺术界知名的记录,他享有了国际艺术界给予他的许多荣誉和尊敬,也是中国艺术的光荣。赵无极先生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时,受到林风眠的指教。他向林风眠学到的不是具体..

    2025-08-2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