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超越技法心灵感应大道——读李学辉的道教人物画

2025-03-07 09:11历史文化

李学辉赠《李学辉道教人物画》,展卷而读,感慨于李学辉这些年竟创作了如此丰富的道教人物画作品,更感动于他浸淫于道教思想而生发呈现出的自然、悠然、浩然之气,读之,心灵可得滋润和洗礼。李学辉善画大画,从他的黄河、长江系列到《齐鲁九圣图》,今年他又创作完成了《崂山道教十大道首》以及众多以道教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我们不但看到他日益成熟的技法,更感受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孜孜以求,他的画不仅是形象展示,更是文化弘扬,他的笔墨往往直击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黄宾虹在他的《论画残稿》中说:“老子言‘道法自然’,庄生谓‘技进乎道’。学画者不可不读老、庄之书,论画者不可不见古今之画”。北宋·董逌有云:“由一艺以往,其至有合于道者,此古之所谓进乎技也”。“合于道”方能“进乎技”,这个“道”是讲审美观的,其实也是讲文化积淀。与李学辉谈他的道教人物事,他很少谈技法,而是侃侃而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谈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心得,谈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让中华文化滋养大众。他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是单纯在绘画,而是力图用绘画的语言来传播文化,用绘画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道”。他说:“艺术的美是‘人间有大美’,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特别能体现现代人追求的东西,一个道法自然,说尽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共生共融的关系,涵盖了当今一切关系的处理法则,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基本内涵。有人说道家思想是‘出世’之学,其实道家思想更入世、更智慧。道教智慧不是看透、不是超脱,而是境界。用绘画的方式把这种千古文化展现给现代人,相信一定能得到共鸣。”为了这种追求,李学辉在磨练技艺,更在磨练自己的心灵,他潜心并醉心于道教文化的学习研究,汲取最古老也最深厚的文化营养。也许这就是李学辉成功的原因,在希冀浸润你之前,他把自己先整个泡在古圣先贤的思想海洋里了。李学辉的努力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也得到了普通观众的理解和喜爱。一个搞期货的朋友看过李学辉的画后对他说,在你的画上,我感受到一种吸引,一种文化再造和文化渗透。《齐鲁九圣图》与《崂山道教十大道首》作品都是以长卷的形式展现,以古老的中华文化为基本内涵,以穿越时空的方式汇聚名家先贤,以给人以心灵启迪和滋养为基本诉求,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如果说《九圣》以端庄胜,那么《道首》以洒脱胜;《九圣》背景为宏阔的泰山黄河,《道首》则是飘逸灵动的吉祥云;与九圣相伴的是体现各自身份的道具,与道首相携的则是神态各异的生态。也许,从影响力上可能“十道首”没有“九圣”那么大,但李学辉自信,新作品在思想上、绘画上、表达上超越了自己,完成了从神圣到人性的回归。《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许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原是不可解读的,说出来,就错了。那么,我闭嘴,请您敞开您的心灵,去体悟吧,就这样。 

  • 【风水书籍196本】六爻、六爻古籍、六爻卦、六爻技法、六爻预测、六爻排盘、起卦占卜等!

    《六爻快速推断法》函授教程《六爻古籍经典合集》《六爻姻缘预测学》王虎应《六爻归真》完整版《六爻新大陆》高级班讲..

    2025-10-31
  • 道教宫观的壁画艺术

    永乐宫壁画我国壁画历史悠久,而且在它一产生便与我国古代汉民族信奉的神及神仙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壁画以它所特有的可视形象,再现于人们面前,使人感受到富有人格意义的神的威力和神通,把宗教中深奥的教义变为生动的形象故事,依靠这..

    2025-10-29
  • 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石桥建筑的影响

    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
  • 大足南山道教醮坛造像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民族文化的瑰宝。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南面..

    2025-10-28
  • 首届当代中国名人道教文化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武汉举行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书法作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书法作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书法作品。武汉长春观方丈吴诚真国画作品。湖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李光富书法作品。11月14日上午,首届当代中国名人道教文化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湖..

    2025-10-28
  • 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道教的“神符”是一种特殊的书法艺术符咒是重要道术。许慎《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邵注曰:“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张晏曰:“符以代..

    2025-10-28
  • 泛黄纸卷现道教神仙 或出自武当

    “我收集到一批武当山建造时的工匠稿本,专程到北京请懂行人看了,他们说这东西太珍贵了,我想捐给湖北省博物馆。”近日,河南藏友栗先生致电本报称。前日,栗先生专程来到武汉,称自己愿意将这批“稿本”捐献出来,本报记者遂陪同他前往省博..

    2025-10-08
  • 道教南宗创始人巨型坐像开雕

    浙江天台山道教南宫祖庭——桐柏宫,用一整段高7.5米,直径2.6米,周长8米,重达25吨的花梨木,为道教南宗创始人雕刻巨型坐像。日前,在天台举行了道教南宗创始人雕刻巨型坐像开雕仪式,该雕像将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天台山干漆..

    2025-10-08
  • 道教声腔艺术与地方风俗完美结合

    在三晋曲坛上,有一种叫屯留道情的曲种,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种道教的声腔艺术结合地方风俗,以讲故事的形式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日常生活趣事和风趣幽默,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屯留道情”是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

    2025-10-08
  • 《富春山居图》中的道教情缘

    近日,浙江省长吕祖善访台期间,在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会面后宣布,将出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参与明年7月至9月在台北故宫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富春山居图》是元朝大画家黄公..

    2025-10-08
  • 四川道教造像、道画碑刻艺术

    四川现存较早、最精的道教造像,是610年绵阳西山玉女泉造像,有30余龛。青城山天师洞张陵天师石像也大体造于此时。唐朝崇奉道教,造教得到大发展,较著名的有大足县石门山和南山造像。明清以后,道教造像趋向世俗化,各地大量塑造城隍、关帝、..

    2025-10-07
  • 鬼最怕什么简单咒语,道教驱鬼灭鬼咒/佛教六字真言

    不管鬼魂是否真的存在,但是自古以来民间的驱鬼大师可不少,在许多人眼中捉鬼大师嘴巴里面都会念着咒语。这种咒语对鬼..

    2025-09-21
  •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应该说水墨写意画从一诞生就为写意人物画奠定了法式基础,古代人物长布衫的衣褶线条,更适应于书写性的书法用笔。而山水画勾勒山石、树木轮廓的初始,恰恰也是用的书写性线条来完成,只不过受物象形态所囿,复而层层皴加,达到状其物象厚重之..

    2025-09-19
  • 浅谈道教的建筑艺术

    欣赏道教建筑,首先要了解中国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曾和儒、佛并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教以先秦的道家学者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主张以生为..

    2025-09-16
  • 无锡道教音乐馆开馆

    作为2010年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十大活动之一,无锡道教音乐馆于4月12日上午在无锡市水仙道院隆重举行开馆仪式,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并剪彩。无锡道乐吸收和融合了江南民间音乐、苏南地方戏曲,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优化,形成了自巳..

    2025-09-15
  • 土家族文化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什么关系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土家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主要以农耕..

    2025-09-12
  • 七条修行真言,大道就在生活中!

    1.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足够务实,就不会去追求一些外物,当你能够不被外物所拖累..

    2025-09-02
  •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峨眉山是道教还是佛教

    众所周知,峨眉山是我国5A级景区。这里景色迷人,是一个四季皆宜的风景旅游景区。很多人认为峨眉山是道教,那么峨眉山..

    2025-08-27
  • 武当道教功夫团将献演上海世博会

    应上海世博局邀请,由武当道教功夫团策划一年多的《武当—太极道》节目将于4月16日赴上海试演,并于世博会期间正式向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演出。 本次世博会的节目表演不仅是一场武当武术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武当文化的交流传播,同时也是中国..

    2025-08-23
  • 陕北道情与道教

    陕北道情作为陕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按其流行地域和艺术特点划分,可分东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涧道情。东路道情是指民国初年从山西临县等地传入府谷、神木等县与本地语言、民歌等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道情。西路道情是指从甘肃陇东一带,通过皮影、..

    2025-08-2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