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最好从看得懂的入手

2025-03-10 09:09历史文化

当今书画市场上,一些欠缺技艺水平、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准艺术品”往往以“现代艺术”、“抽象意念”等时尚词语为托辞招摇过市,依借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似乎可以狐假虎威,倒也大有引领艺术潮流之风势。那么西方艺术市场也是这么没有标准的吗?据我所知,在西方,那些进得了美术馆的西方现代艺术家都是先掌握了高超的具象艺术表现能力,通过性情的幻化、个性的灵动把艺术表现蜕变成那些千奇百怪、富有情趣的画图,并不是我们经常在市场上见到的那些不肯潜心磨砺而借助所谓“创新”的概念去占队的准艺术家作品。

任何传统都曾经是创新,任何创新也终将成为传统。所以,我们要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尊重民族审美习惯,尊重历来艺术创作的技艺与学养等积累,扎根自身生长的沃土去体验生活、抒发感受、创新技艺表现。

所以,请收藏者不要再被时尚的托辞所蒙蔽。只要我们冷静思考、细心观察,发挥我们多年积累的学识,结合我们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内心作出客观的判断,相信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假如不能把握的话,那么还请从具象的、容易看懂的艺术品开始收藏吧。

  • 假行家搅乱收藏热 法律真空亟待填补

    我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近年来持续火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国内也出现了媒体在鉴宝、卖家在藏宝、藏家在憋宝、买家在找宝的全民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空前火热局面。然而,《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收藏队伍和..

    2025-03-11
  • 古代书画投资十要领

    书画自古就与琴棋一起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一件上好的书画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往往还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书画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也有着悠久的收藏传统。历朝历代涌现了无数热..

    2025-03-11
  • 掌眼中国古书画

    1980年到1990年这10年收藏的古字画95%是真迹;1990年到2000年,前5年80%是真迹,后5年只有百分之五六十是真迹;2003年真迹的比例也就30%;到了2005年,90%都是假的,全是赝品。当前书画市场非常混乱,假画假字泛滥,令许多收藏家望而生畏..

    2025-03-10
  • 当今收藏界的八种病态

    如今,收藏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投身收藏这一领域的人是越来越多。而这些热爱收藏的人,很喜欢去拍卖市场旁观,也愿意到古玩市场去转悠。但冷眼相看,总觉得当今不少的藏友患上了几种不轻的病症,独自诊视之,发现这些藏友约有如下不同的症状..

    2025-03-10
  • 收藏怎么讲节约

    节约型社会最近成了一个高频词。是啊,假如一个社会能以较快的速度创造财富,同时又能以较低的速度消耗资源,无疑这就是一个高效社会,一个能够自觉地造福子孙后代的社会,非常美妙。于是,大到重点工程,小到一场晚会,都在考虑节约。也有人..

    2025-03-10
  • 油画收藏五大绝招

    第一:在购买油画作品之前您应该清楚地知道画家的画工如何,所谓国画中提到的画如其人,油画也能读出,一幅作品您可以在他的画作中读出作者的功底、态度、以及他对画的喜爱程度,大致地能够感受到他创作作品时的感受。好的作品画工基础上必须..

    2025-03-10
  • 宋元书画收藏价值高的原因

    在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看来,买家最应关注的是宋元时期的古代书画,其价值之高毋庸置疑。“古代中国书画的收藏对象不过几十位,像扬州八怪等人的作品在市场上应属二流。”那么宋元书画收藏价值为什么这么高呢?宋元书画收藏的价值走高,与其..

    2025-03-10
  • 漫议古代碑帖的收藏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藏汉画拓片之风兴起,汉画拓片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亮点。尤其在山东、河南、陕北等地,如何收藏与投资汉画拓片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话题。许多地区汉画研究组织不断出现,并成立了很多“汉画研究会”,探讨汉画..

    2025-03-10
  • 书画的收藏价值如何判断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较其它投资方式也最容易稳定获利的投资标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书画行情飙升,天价频出,不少人纷纷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实中国书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商品,..

    2025-03-10
  • 国之瑰宝:宋元绘画收藏现状

    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上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谓雨点皴,突兀巨石的描绘,使得其栩栩如生,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也表达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宋元绘画是国之瑰宝,但因为宋代的..

    2025-03-10
  • 书画收藏:执着浮躁并行 真与假并立

    书画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收藏者很难把握。潘家园、琉璃厂作为收藏者的淘宝之地,“真”、“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真假之间演绎过许多悲喜故事。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发财的梦想收藏艺术品,绝大部分收藏被升值的预期主导。一个有关..

    2025-03-10
  • 中国书画收藏:如何才能更好兼顾乐趣与回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收藏者队伍日渐壮大。对于书画收藏者而言,究竟应该怎样收藏书画,才能更好地兼顾收藏乐趣与经济回报呢?喜欢书画才去收藏如果你仅仅希望通过收藏书画而实现投资获利的目的,那么,我建议你还..

    2025-03-10
  • 不妨入市收藏小名家作品

    在广东保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赵少昂、何漆园等合作的《花鸟》估价为1.5万元~2.2万元,结果流拍;另一件黄少强、何漆园、叶少秉等合作的《松山高隐图》也没有成交。有行家表示,何漆园是“天风七子”中最具有传统笔墨的一位,市场表现却较..

    2025-03-10
  • 专题收藏古代书画

    由追求宋元作品,到重视明代诸大家,再到锁定清代宫廷画家,这足以代表和反映当今收藏界的最新动态。诸多收藏家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书画著录书籍中的记载对古代书画进行投资,主要是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赝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

    2025-03-10
  • 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投资书画关注代笔现象

    画家也会造自己的假?这并非不可思议。近日,一位酷爱字画的收藏爱好者拿出一幅广东某当红青年画家的作品,称画上只有签名和盖章是出自该画家之手,其余均是他人所作。画家造自己的假,说白了就是请人代笔。近年来随着书画市场的升温和投资者..

    2025-02-19
  • 收藏不能不讲究文化品位

    收藏是玩出来的乐儿,谁都能玩,但要看怎么个玩法。前不久和一位收藏家朋友谈起如今收藏界的种种乱象,特别是“文化”泛滥,那乐就大了,套用相声语言说,收藏不叫收藏,要叫文化,收藏展不叫收藏展,要叫文化展。给人的感觉,什么门类的收藏..

    2025-02-19
  • “书画名家”泡沫化性质显著 收藏谨防“陷阱”

    迄今,作品已进入市面流通的古今“书画名家”为数极多,但那些“名家们”却并非个个“货真价实”。即使是那些已被定论的“艺术大师”,也并非(也不可能)件件作品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佳作。不仅如此,现在书画经营界中的经营者们对“名家书..

    2025-02-19
  • 书画收藏品相五个要素 三面镜子照出书法优劣

    打开卷轴,就知道藏友家住几楼,听起来挺神奇吧?这是鉴宝讲堂上,专家为藏友讲解书画时的一个“小花絮”。近日,商报鉴宝讲堂活动邀请知名书法家、嵩阳书画院长宋卫国在郑州赢和会馆开讲书法艺术鉴赏。了解书画作品收藏技巧之外,还有不少藏..

    2025-02-19
  • 艺术品收藏领域 不妨问一下,仅仅是拍卖吗?

    上海美术馆11月18日的展览,在中国的艺术圈引起很大的反响。作为美术馆新中国60周年大庆的系列展的收官之展,却是一位私人藏家王薇女士的藏品,而这些藏品经过著名的“新中国美术史”专家陈履生的整理,认为其系统性与质量,足以与地方一级的..

    2025-02-19
  • 从名家润格中找书画精品 研究润格避开风险

    白石润格透露玄机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遂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

    2025-02-1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