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一词,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京派”相对应,原指在上海滩改良与创新的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戏―――“海派京剧”,后又有“海派文学”、“海派服饰”等。在当时,讲“海派”多少有点贬意。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一词再度兴起,但此时,它的词性已从往昔的贬意转为褒意。于是,人们将诸多上海特色的文化冠以“海派”,诸如“海派建筑”、“海派饮食”、“海派戏曲”、“海派绘画”等。“海派收藏”一词,也是从那时发轫的。
所谓“海派文化”,最根本的要素,那就是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汇结合;其特征是它的时尚性、创新性、市场性与多元性。
海派收藏,也就是海派文化在收藏领域中的体现。因为它受移民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开放性的收藏,是一种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的收藏,又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收藏。
海派收藏的第一个特征是开放性。
历史上的“海派收藏”,是变化发展的。清末时,“海派”收藏家们所追求的是明清两代的艺术珍品,如书画、瓷器。而此时中国主流收藏的方向是宋元时期的艺术品,上海的这种收藏,在当时便是典型的“海派收藏”。到了民国时期,在北京还津津乐道于秦砖汉瓦、金石碑帖的文化内涵时,上海的收藏家却跨出乾嘉学派的圈圈,追求那外在形态的观赏性,于是,竹木牙雕、玉器、紫砂艺术品得到了追捧。在这种审美观念的推动下,直接导致了海上画派的崛起,那些原来的苏、浙、皖,甚至更远省份的画家,纷纷来到了这个迅速繁荣的“东方巴黎”,为海派文化留下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末民初,在上海的外国传教士、商人把西方的集邮文化带进上海,并在1912年成立上海邮票会,那时上海成为中国集邮文化的摇篮。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以钱化佛、冯孙眉为代表的一批上海文人较早收藏火花、门票、戏单、布告等,倡导现代收藏风气,奠定了海派收藏的主要特色和内容。正因为受到西方外来文化和本土移民文化的双重影响和渗透,多元化、兼容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形成海派文化。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海派收藏孕育而生。
到了民国后期,即上世纪四十年代时,一股收藏西洋艺术品的清新之风,吹进了上海滩,这种西洋艺术品的收藏之风,是上海滩殖民文化的延伸。海派收藏中最重要的“人弃我藏”、“标新立异”的灵魂一旦经过收藏家锲而不舍的追求,这些收藏品的特性就能形成千姿百态的民间收藏特色。
回顾历史,海派收藏在创新的同时,从来不偏废传统收藏,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从而引来了中国收藏“半壁江山”之称,与北京的京派收藏遥相呼应。那时活跃在上海滩的收藏家,堪称中国的一流收藏家,鉴赏眼光高,投资魄力大。
海派收藏在解放后曾经销声匿迹过一段时间,当它再次兴起并形成“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此时上海滩的主流收藏者,已从昔日的达官商贾、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发展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在群众性的收藏热潮中,迅速涌现出上海滩最早的一批海派收藏明星人物。
海派收藏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兼容性。上海的收藏不仅内容广博,而且不同门类之间,达到了非常和谐的兼容性。
海派收藏的第三个特征是创造性。上海人的好奇心强,这种好奇心在收藏中就表现为一种丰富的创造性。
海派收藏的第四个特征就是市场性。这个市场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具有极敏感的市场信息;其二以收藏养收藏,下海做生意。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海派文化的传统,上海人对海外的市场信息尤为关注。
海派收藏的第五个特征是研究性。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品都是一个个历史载体,收藏艺术品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保存、研究,使其为现实生活服务。
海派收藏的第六个特征,那就是自创性。所谓“自创性”,就是自己创作(制作)收藏。上海素有“东南之都会、江南之通津”之称,五方杂居带来了各地的移民,于是各种工艺人才迅速云集这个大码头,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海派工艺人才。改革开放后,那些经验丰富甚至炉火纯青的艺术家们,适应潮流的发展,一改他们前辈的模式,自己创作、自己收藏,产生了一种新的收藏模式,形成了一个卓有影响的工艺创作群体。
海派收藏,其实远不止上述的六个特征,但我们能从这六个特征窥见海派收藏的全貌。海派收藏是什么?海派收藏是海派文化孕育下的一种分支文化、一种精神的模式,而这种文化与精神,就是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就是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水彩画的价格在国内被严重低估 专家称价值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提起书画收藏,近年来,颇为风靡的书画当属国画与油画。然而,作为异军突起的水彩画收藏市场,也在悄然地露头。业内人士表示,纵观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长期以来就是以油画和中国画..
2025-04-22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上,成扇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印有名家书画兼具精美扇骨的,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成扇成扇,俗称“扇子”,也就是所谓的折扇和团扇。据史料记载,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起初的扇子多为鸟类的羽毛编制..
2025-04-22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
2025-04-21小品中国画术语,市场中一般指尺寸较小、题材较为简单的作品。小品盛行于宋代,其尺寸虽小但画者创作态度认真,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近几年,随着书画市场的火爆,有的收藏者认为小品更显画家的真性情,或者认为小品具有文人雅气,因此崇..
2025-04-21“别着急,我建议你赶快报警……”日前,绵阳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李照明正在和部分会员商量协会年检事宜,突然被一个电话打断,打电话的是一位买到假货的收藏者。李照明坦言,“向我告状的太多了,我的电话都快成了110”。让李照明纠结的何止电话..
2025-04-21发展规模――目前仍属方兴未艾国内著名拍卖师刘新惠参与了今年多场春拍会上的名人手迹拍卖,“西泠春拍”的名人手迹拍卖专场,刘新惠也是见证者之一。他认为,从此次拍卖会所受的关注程度来看,名人手迹的拍卖和收藏,确有可能成为国内收藏界..
2025-04-21这次友声书社学术研讨会,以“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当代全国性书法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大家对书法学习、创作和艺术理论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作为当代书法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书法展览、评论和收..
2025-04-021995年,时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的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资605万买下《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幅画作本身不仅已经得到巨大的增值,也大大提升了其银行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企业参与到艺术收藏的领域在中..
2025-04-02虽说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但相信只是运作模式上的整治,整体势头还是向好。这个市场发展仍在刚起步阶段,投资收藏此类作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未来升值空间大,投资门槛相对具弹性,而且回报率较高。毕竟中国新富不断增加..
2025-04-02一支好笔,要具有“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是指笔锋尖锐,形为锥,便于行笔,"齐"是指毫毛铺震后平齐,便于挥毫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头周围毫毛饱满,在运笔过程申笔毫各部位均能发挥作用。挥洒自如,“健”是指笔..
2025-04-02当前,书画收藏界已把藏品的要求提高到真、精、新层面上。“新”,比较容易理解,它指作品品相的完好如新。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初大画家吴历作于康熙十五年的《湖天春色图》,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纸本完好,墨色如新,堪为古画“新”的佳例..
2025-04-01在日前兰州市举行的一次民间艺术品鉴定会上,一位收藏者带来了一只他花费20万元购进的青花瓷器,可是经专家的现场鉴定,这只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竟然是赝品,“李逵”变成了“李鬼”,收藏者的一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目前的文物及艺术品..
2025-04-01当今收藏“捡漏儿”难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
2025-04-01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何以如此?这主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在人们喜爱书画的诸多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书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内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人们收藏书画,闲暇时聚三朋四友,端一杯清茶,欣赏着自己..
2025-04-01在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
2025-04-01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2004年、2005年一轮高热后,2006年以来开始遇冷,不少业内人更是五味杂陈,有呼上当的,有迟疑观望的,人们内心更加关心,在被称为“调整年”的2007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向又会如何?专家的观点是:艺术品市场只有直面炒作风气..
2025-04-01嘉德、中贸圣佳、翰海、华辰……这月开始,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开始秋拍盛宴,藏家也掀起了一场收藏热。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金运昌说:“目前,有不计其数的人参与到收藏中来,但现在文物市场上假货也是十分泛滥,藏家受骗上当的事已成为家..
2025-04-01我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近年来持续火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国内也出现了媒体在鉴宝、卖家在藏宝、藏家在憋宝、买家在找宝的全民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空前火热局面。然而,《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收藏队伍和..
2025-03-11当今书画市场上,一些欠缺技艺水平、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准艺术品”往往以“现代艺术”、“抽象意念”等时尚词语为托辞招摇过市,依借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似乎可以狐假虎威,倒也大有引领艺术潮流之风势。那么西方艺术市场也是这么没有标准的..
2025-03-1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