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观众眼里,阿斗最闪亮的时刻是在蜀汉灭国后的一个宴会上。作为亡国之君,阿斗被封安乐公,被软禁在洛阳。司马昭也许是心存戒备,所以设宴款待阿斗和蜀汉一帮旧臣。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歌女们跳着蜀汉地区的舞蹈,旧臣们看后纷纷触景伤情低头抹泪,只有阿斗一边吃一边笑呵呵,偶尔还和旁边的人互动:“这个好,这个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昭看在眼里,作为旁观者都似乎觉得有点气愤了,对左右说道:“狗东西,没心肝到这个地步,卧龙在世都保不住你蜀汉。”于是走过去问阿斗:“还思念故地吗?”阿斗笑嘻嘻地摇摇头:“此间乐,不思蜀”。感谢阿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千古名言,曾经给阿斗当秘书的旧臣听到,觉得真是脸都丢尽了,于是回到府里就对阿斗说:“您不该这么说,下次再问,您就回答,先人墓地都在蜀,日夜思念,记得哭着说。”
后来果然司马昭又问阿斗这个问题,阿斗还是很机智的,他没有把“记得哭着说”这话也说出来。司马昭看完阿斗的表演说道:“这不是你秘书说的吗?”阿斗小小的眼睛充满大大的疑惑,惊讶的说道:“对啊,你咋知道的?”哄堂大笑,效果拉满。由此司马昭是彻底放下了戒心。蜀国亡了,这是事实,阿斗想复国吗?我觉得他想过,不过立马就打消了。既然国破了,但自己好歹把命留着,人在梦想就在,万一就实现了呢。乐不思蜀,给大家的印象是胸无大志,是数典忘祖,是贪图美色醉生梦死。不过就靠这句话,他躲过了一盏鸩酒,躲过了三尺白绫,躲过了归乡路上的刀斧手。可能很多人处在同样的情形会比阿斗做得更好,但是我想大多数人处在这个情形,会被司马昭安排得明明白白。阿斗如果说他想回家,司马昭大概率当场就送他回家了。
阿斗继承了他爹一个重要的技能,那就是演技,这一出戏更当年他爹和曹操喝酒,讨论天下英雄时,听到打雷仍筷子何其相似。当年阿斗在长坂坡被赵云救下之后,当场就被他爹演了一手,一定是记忆深刻。实际上,阿斗在位期间并不傻,而且算得上是一个贤主,《三国志》中陈寿就曾评价阿斗,后主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历了十二年,没有改过年号;屡兴战事,但不曾妄下赦令,还做得不够出色么!但自诸葛亮死后,这些体制渐渐缺损,前后政绩优劣对比就很明显了!阿斗有一个优点,就是用人不疑,刘备临终前告诉阿斗,要相信丞相。曹操临终前告诉子桓,要小心司马懿。阿斗听了,曹丕没听,结果是都亡了国。蜀国灭亡,有很多因素,阿斗投降实际上是避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写下《陈情表》的李密,曾经就说过,安乐公可以和齐桓公相比较。当时的人说的话权威性更高,在宋代之前,阿斗的形象都是正面阳光的,在成都曾经的昭烈庙两侧分别是武侯祠和刘禅祠,只是可惜刘禅祠在北宋年间被毁。
玎嘎那,傣族弓拉弦鸣乐器。是傣族张有一条弦的独弦琴。因琴筒蒙以笋壳为面,故汉称笋壳琴。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和保山地区的潞江坝、上江等地。形制较小。琴杆木制,多使用椿木或柚木制成,全长仅30厘米,上端..
2025-11-16竜林。是傣族墓地。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竜林。竜林根据死者对象,大致分为三部分。一般正常死亡者埋在一起;未成年死亡者葬在一处;正常死亡者又另葬一处。一般情况外村人、生人不得进入竜林。傣族认为外人如进入竜林,使会触乱这里的鬼魂,寨..
2025-11-16傣族彩绘木雕是傣族传统工艺,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取材方便。雕凿用具多为1把刀子及一些形状各异的小凿。工艺精巧,雕绘图像以龙、麒麟、孔雀、人物、佛像及花卉为常见。应用广泛,龙舟上的龙头翅尾,佛寺的门窗柱饰,牛车前直立的鹤头,屋架上..
2025-11-16串姑娘 傣族小伙子“串姑娘”,傣语称为“约骚”,必带手电、竹笛,披个毯子。到姑娘家竹楼下,吹竹笛表述心意,姑娘有意,则会等阿爸阿妈睡去悄悄下楼,与小伙子谈悄悄话。夜深渐凉,小伙子便会用毯子把姑娘一裹,带到寨边林中,彻夜密谈;有..
2025-11-16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众多的奇异的药材,“活血圣药”血竭是其中的一种。血竭古称“麒麟竭”,主要医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病,同时也是配制“七厘散”药品的主要原料。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采用生长在季雨林中的..
2025-11-16每当夕阳西下,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村寨,便“咚!咚!咚!”地响起了象脚鼓声。傣家竹楼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便走出家门,踏着节奏鲜明的鼓声,来到宽阔的场地,象一只只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 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明朝人钱古训写的《..
2025-11-15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傣族原始先民的来源,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撰写了不少文章,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说法:一曰:单一族源论。认为傣族只有一个族源,傣族的原始先民纯属百越族群滇越支系的后裔,由于这些原始先民从古代吴越居住的沿海一..
2025-11-06一、迁徙的简要历史居住在耿马县境内的景颇同胞,时间大约在1855—l883年间从德宏洲的盈江、陇川、瑞丽、芒市、者方和邻国缅甸的普浪、腊戌等地迁徙来的,至今己经有l50年左右的岁月。根据老人的口碑资料,迁至耿马的原由有两种传说故事。第一..
2025-11-0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