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现存最早书法真迹
天津视窗8月30日电:陆机(公元261年至303年),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显臣的家庭,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东吴的名将。陆机一生的最大成就在文字方面,最擅长的是文学批评,他20岁时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言论。
《平复帖》其实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文章内容说到病体“恐难平复”等内容,所以后人称之为《平复帖》。
《平复帖》共9行84字,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表现出浓厚的隶草风意,但又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细观此帖,书风古拙,刚劲质朴,字间虽不连属,却洋洋洒洒,令人赏心悦目。《平复帖》从文词到草法都有点古幻难识。用笔则使用秃笔、燥墨,有如有些书画家所追求的“万岁枯藤”的味道,与甜俗一路大异其趣,可见秃笔枯锋的独特面貌。
《平复帖》为纸本,纵23.8厘米,横20.5厘米。乍看此帖,书法起笔大多圆浑,竖、撇往往斜侧出锋;字体左高右低,既无蚕头凤尾,也无银钩虿尾之状,然而全文形散而神不散,笔划使转自如,带有隶书的波磔笔法;线条短小丰腴,笔划简练朴实,字与字之间不像今草那样连绵不断,但也不完全独立,笔意紧紧相连,上下呼应贯通。这幅作品融合了章草与今草两种字体的特征,结构自然而轻松,具有朴质雄厚、古雅自然的风格,大概是当时吴国一带的地域书风,它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深的书法艺术修养。
《平复帖》作为中国书法的珍宝,在旧中国险遭帝国主义的掠夺。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不仅疯狂掠夺我国的财富,还把目光对准了我国的古代珍宝。国难当头,有人想把《平复帖》献给日本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张伯驹知道了此事,他非常愤怒、焦急,担心这件名帖流出国门。情急之下,他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用巨款买回了《平复帖》以及其他一些古代书画珍品,仅《平复帖》就花去4万大洋。解放后,张伯驹夫妇把这件流传1700年的无价之宝及自己所藏的古代字画全部无偿地献给了国家,当时的文化部部长茅盾亲笔为他签发了褒扬状。
我以为晚唐是中国书法史上佛教精神表现得最明显、最彻底的一个时期,它给中国书法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众所周知,佛教在晚唐时代,主要是禅宗,特别是主顿悟的南宗禅。南禅特色,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只要“本心..
2025-10-28一、山葡萄山葡萄在葡萄属分类中,属于东亚种群,其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及朝鲜、俄罗斯远东等地,东北长白山的山葡萄满语称“阿鲁”,清朝时作为贡品深受皇亲贵族的青睐。野生山葡萄用于酿酒起始于1936年,现已有近70年历史。我国对野生..
2025-10-20假如目前的进程有可能逆转,那么,将来也许有一天,不但中国人知道,全地球的人也可能都会知道,中国的酿酒业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渊源。而白酒,则将以其特有的传统固态发酵工艺,与世界其它主要蒸馏酒迥异的风格口味而在全球酒饮料中独树一..
2025-10-19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这位才子,势必变为怪才,甚至要以疯子的病相求得免祸存身,而他借以慰籍心灵的书法艺术也自然端庄不起来了。他的表现其精神个性的行书也可以说正是他所遭遇的这个衰乱时代的在他..
2025-10-12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速去援来,应规入矩,就象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
2025-10-12据《旧唐书》载欧阳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每遗通钱,绐云:‘质汝父书迹之直。’通慕名甚锐,昼夜精力无倦、遂亚于询”。由此可见,欧阳通的书法渊源家法,尽学父书,《述书赋》有“继美”之誉,并赞之曰:“父掌礼邦,子居庙堂,随运变..
2025-10-12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继..
2025-10-12尽管不少观点认为今年春拍艺术市场仍处于调整期,但一个可见的事实是部分市场正在渐渐复苏,“只有作品的好坏,没有市场的好坏。”一位书画收藏家在上周的朵云轩春拍后如是说。这从上海、杭州两地春拍中的书法作品行情或可见出端倪所在。曾有..
2025-10-11书法是汉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渐积淀、形成、完善的民族艺术,其历史渊薮决定了书法在未来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始终具有其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中国书法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书法”虽然有共同之处,有一定的关联,但中国书法是沿着本民族的..
2025-10-11文徵明于书法则是博习专精的典范。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文徵明小楷《真赏斋铭有叙》》的主要..
2025-09-20自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擅长篆书的书家,已如晨星。直至清代,伴随着金石学、考据学的兴起,才迎来了篆书复兴昌盛的春天。乾嘉年间邓石如出,彻底打破了篆书低迷的僵局,开辟了新的生面。邓石如改变了过去几百年的作篆方法,充..
2025-09-20--------------------------------------------------------------------------------一、软木塞乎?螺旋盖乎?近年来,采用软木塞密封葡萄酒瓶的一统天下被打破。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葡萄酒新世界国家,采用特制的铝盖密封葡萄酒,实践..
2025-09-06除前文提及的师宜官、梁鹄等五人外,蔡邕、张昶、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也都兼工八分书。可以看出,东汉至魏晋是八分书体最盛行的历史时期。前人盛赞八分“凶险可畏”“奋研扬波”“龙虎腾踞”“交戟横戈”是指八分书在结体、笔势上..
2025-08-27在字体布局上,其笔画简者,笔道写得丰腴,有时参与篆书的萦折笔画,在体势上多取横势,增强文字的厚重之感,如“魏”、“运”等字;其笔画繁者,笔道则写得爽劲,尽量减少波折,运笔方纵,自然跌宕。一字之内点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笔道粗细,..
2025-08-27有集八卷,佚。今存文一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书法长于行草,以韵胜。《新月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徽之书,唐摹本。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
2025-08-27《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晋葛洪《抱朴子》誉皇象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云:“吴人皇..
2025-08-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