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书法收藏

2025-04-02 08:23历史文化

这次友声书社学术研讨会,以“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当代全国性书法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大家对书法学习、创作和艺术理论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作为当代书法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却还缺少系统的研讨;另一方面,当代书法的展览、评论和收藏,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同步的,30年沧桑巨变,名家沉沦和新秀崛起在书坛不停上演,展览的功能、评论的价值、收藏的眼光考验着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书法史的经验特别是最近30年的经验也为我们总结、探讨“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提供了可能。

收藏界历来有一个现象,就是“厚古薄今”,重视古物,而对身边数量庞大的当代作品相对轻视。在2000年以前,中国当代艺术品,包括国画、书法、油画等价位都非常低。价格暴涨出现在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以当代油画和现代艺术领头,中国艺术品市场不管古代作品还是现当代作品的价格成倍增长。国内大名头书家的作品价格,每平方尺已经超过万元。中等名头书家的作品价格,也在每平方尺千元以上。据了解,“中国书法家”网站的“中国书法超市”,现有几十家网店,许多店的月营业额都在10万元以上,高的数十万元。当代书法作品正是经市场推广、流通,转化为藏品、礼品,其经济价值得以显著提升。

收藏当代书法的好处,一是购买渠道多,一是鉴定相对容易,一是价格相对较低。但是困难也有,就是如何披沙拣金,收藏到能够长久保值、增值的作品。那么,面对当代成千上万的书法家及其作品,收藏者该如何选择呢?

这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选择什么样的书法家?一是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实际上,人们购买作品,关注的重点是书法家,其次才是具体的作品。哪些书法家的作品值得收藏呢?根据我对古代和当代书法作品收藏的认识,我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书家:

①当代顶级名头(不含职务因素)的书法家。名头大,说明社会认知度高,即便其书法造诣不够完美,但在市场流通领域毫无障碍。例如画界的吴冠中、书界的启功。这种人不管是否担任要职,都是收藏界追捧的对象。

②各书法风格、流派、书体、省市的代表人物。如果一个书家不具备顶级名头,不能“通吃”,但能作为某一细分市场的“领头羊”,同样会受到收藏家重视。而且,这类书家专业性更强,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成为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进入历史,其作品的收藏价值不言自明。

③当代最重要的书法理论家和篆刻家。收藏他们的书法作品,体现了“字以人传”;当然书法水平要说得过去,且具备个人风格。

④是名画家又是名书家的书法作品。能在书、画两个领域得享大名,其在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自然广泛,可惜这类名家甚少。

⑤书法水平和社会影响处于上升通道的书法家。是否处于上升通道,要综合分析其书法造诣、创作态度、艺术修养和圈内的美誉度,厚积才能薄发,才有不断上升的动力。

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选定一批书家作为收藏关注对象以后,还要选择好作品和入手时机。入手时机要看价格是否合适,选择作品要看是否精品。精品的标准是写得好,有神采,最好纸墨考究、字数较多,为精心之作。

同时,对以下几类作品,我以为收藏价值较低:

⑥书法水平不高的社会名流的作品。由于书者名气大、地位高,作品价格并不比书法名家便宜,但由于艺术造诣不高,难以长久保值。

⑦有些人在担任中国书协、省市书协、领导职务前,在书法界根本排不上号,这类人头衔上是“名家”,但实际书法水平却非“名家”。一旦书协换届,头衔丧失,其作品价格将迅速下跌。

⑧对影响力只限于本地的书家,只能选择其中一两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少量收藏。如果是地方书家中的小名头,市场认可度更低,入手后很难流通。

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文本的意义,是由拥有共同社会背景和审美习惯的“解释团体”所创造的。那么,艺术品的意义,乃是由它的“解释团体”,即欣赏者、评论者、收藏者共同创造。不论作者多么自鸣得意,如果其作品被大多数,尤其是高层次的欣赏者、评论者、收藏者嗤之以鼻,价值就无从谈起。

影响社会对书法家价值评判的因素有哪些呢?从历史上看,主要是其书法知名度和美誉度。各种书法史著作左右着大众对书法的认知,被写进书法史的书家,都是收藏界关注的对象。从当今现实看,书法风格、书坛地位、职务职称、师承学历、获奖参展、交游圈子、成交价位都能对所谓“解释团体”产生影响。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人的“解释”未必等同于将来书法史的“解释”,试图揣摩未来的解释和结论是相当困难的。书法评论和收藏就像一场智力游戏,输赢可以分出,但答案永远不可能精确。书法收藏不可捉摸的魅力恐怕也在于此吧。

  • 盘点真实的ufo图片,各国收藏的绝密飞碟图片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这是萦绕在所有人心中的疑问,在各国曝光的ufo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种飞碟图片,据说这些老..

    2025-04-24
  • 郑板桥书法横条

    燮行书横幅《难得糊涂》郑燮行书横幅《吃亏是福》

    2025-04-22
  • 水彩画收藏悄然兴起

    水彩画的价格在国内被严重低估 专家称价值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提起书画收藏,近年来,颇为风靡的书画当属国画与油画。然而,作为异军突起的水彩画收藏市场,也在悄然地露头。业内人士表示,纵观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长期以来就是以油画和中国画..

    2025-04-22
  • 收藏投资成扇要趁早

    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上,成扇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印有名家书画兼具精美扇骨的,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成扇成扇,俗称“扇子”,也就是所谓的折扇和团扇。据史料记载,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起初的扇子多为鸟类的羽毛编制..

    2025-04-22
  • 错位收藏名家另类作品 未来升值空间大

    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

    2025-04-21
  • 海派收藏: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

    “海派”一词,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京派”相对应,原指在上海滩改良与创新的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戏―――“海派京剧”,后又有“海派文学”、“海派服饰”等。在当时,讲“海派”多少有点贬意。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一..

    2025-04-21
  • 收藏小知识

    小品中国画术语,市场中一般指尺寸较小、题材较为简单的作品。小品盛行于宋代,其尺寸虽小但画者创作态度认真,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近几年,随着书画市场的火爆,有的收藏者认为小品更显画家的真性情,或者认为小品具有文人雅气,因此崇..

    2025-04-21
  • 时下二级收藏市场潜伏隐忧

    “别着急,我建议你赶快报警……”日前,绵阳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李照明正在和部分会员商量协会年检事宜,突然被一个电话打断,打电话的是一位买到假货的收藏者。李照明坦言,“向我告状的太多了,我的电话都快成了110”。让李照明纠结的何止电话..

    2025-04-21
  • 国内名人手迹收藏成为热点 目前仍方兴未艾

    发展规模――目前仍属方兴未艾国内著名拍卖师刘新惠参与了今年多场春拍会上的名人手迹拍卖,“西泠春拍”的名人手迹拍卖专场,刘新惠也是见证者之一。他认为,从此次拍卖会所受的关注程度来看,名人手迹的拍卖和收藏,确有可能成为国内收藏界..

    2025-04-21
  • 当代唐卡画师献展京城

     长寿黄威罗瓦金刚顿珠/作  释迦牟尼传法图拉布次仁/作  绿度母杜吉邓珠/作  展览名称:北京西藏唐卡艺术珍品展——当代唐卡画师群展展览地点: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时间:2010年11月16日至11月22日展览主办方: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

    2025-04-17
  • 中国古代书法珍品解析:陆机与《平复帖》

    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秋,29岁的陆机携弟陆云从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区)出发,一路北行。龙跃云津凤鸣朝阳两..

    2025-04-02
  • 企业收藏行为的文化定位

    1995年,时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的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资605万买下《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幅画作本身不仅已经得到巨大的增值,也大大提升了其银行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企业参与到艺术收藏的领域在中..

    2025-04-02
  • 理性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

    虽说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但相信只是运作模式上的整治,整体势头还是向好。这个市场发展仍在刚起步阶段,投资收藏此类作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未来升值空间大,投资门槛相对具弹性,而且回报率较高。毕竟中国新富不断增加..

    2025-04-02
  • 古笔的收藏与保存

    一支好笔,要具有“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是指笔锋尖锐,形为锥,便于行笔,"齐"是指毫毛铺震后平齐,便于挥毫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头周围毫毛饱满,在运笔过程申笔毫各部位均能发挥作用。挥洒自如,“健”是指笔..

    2025-04-02
  • 书画收藏讲究真、精、新

    当前,书画收藏界已把藏品的要求提高到真、精、新层面上。“新”,比较容易理解,它指作品品相的完好如新。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初大画家吴历作于康熙十五年的《湖天春色图》,虽历经300余年,至今仍纸本完好,墨色如新,堪为古画“新”的佳例..

    2025-04-01
  • 民间收藏赝品多 专家支招辨假货

    在日前兰州市举行的一次民间艺术品鉴定会上,一位收藏者带来了一只他花费20万元购进的青花瓷器,可是经专家的现场鉴定,这只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竟然是赝品,“李逵”变成了“李鬼”,收藏者的一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目前的文物及艺术品..

    2025-04-01
  • 姚学智: 收藏书画不会等待升值

    当今收藏“捡漏儿”难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

    2025-04-01
  • 书画收藏心理因素浅析

    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何以如此?这主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在人们喜爱书画的诸多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书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内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人们收藏书画,闲暇时聚三朋四友,端一杯清茶,欣赏着自己..

    2025-04-01
  • 收藏当代国画 须对艺术理解

    在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

    2025-04-01
  • 与其虚炒不如真藏 质疑收藏市场三大怪象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2004年、2005年一轮高热后,2006年以来开始遇冷,不少业内人更是五味杂陈,有呼上当的,有迟疑观望的,人们内心更加关心,在被称为“调整年”的2007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向又会如何?专家的观点是:艺术品市场只有直面炒作风气..

    2025-04-0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