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镶嵌漆器工艺家江千里简介: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2025-04-08 08:31文史百科

江千里,扬州人。一作浙江嘉兴人。字秋水。明末清初镶嵌漆器工艺家。王士祯《池北偶谈》和朱琰《陶说》作姜千里。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嵌螺钿工艺的顶级人物,叫江千里。江千里,字秋水,浙江嘉兴人,生卒年没有记录,只知是晚明人。江千里制作的漆器后面写俩字“千里”,就是他的名号。到了清代以后,江千里,尤其“千里”这两个字,就变成一个品牌,当时曾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说。许多名贵的螺钿器皿上都嵌有“千里”两个字,借着江千里的名号,实际上并非江千里所做。

史***载,江千里习惯以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为题材,形成自己的制盘风格。尤其对叛逆封建礼教,忠贞自主爱情的男女主人翁情有独钟。

因此,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成了他的创作蓝本,崔莺莺、红娘、张君瑞和杜丽娘、春香、柳梦梅给了他人物灵感。四件作品都是以黑漆底表现出夜晚的园中景色,图案疏朗有致,基调清雅和谐,景物简中寓繁,人物的服饰及花纹则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螺钿镶嵌,珍珠光泽异彩纷呈,视觉效果令人叫绝,加之悉心的题材领会和工细如丝,人物的五官、姿态、衣纹静中灵动,栩栩如生,使情境如同再造。

江千里技艺精湛,一生喜用《西厢记》故事作小件软螺钿镶嵌,而传世作品也多为小件。所嵌螺钿精工细雕,浑朴华丽。

漆制品有酒器、方圆小盒、笔筒、鞋杯等。他开创了明代镶嵌螺钿细工的先河,名声甲于海内外。嘉庆时重修的《扬州府志》也记录了当时流行的一副对联:“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查二瞻就是查士标,康熙初年画山水的名家。意思是说有钱人家都使用江千里的螺钿漆器,墙上挂着查士标的山水画,生活非常雅致。

用句夸张的话来说,以江千里为代表的螺钿风格,直接影响了晚明时期及清代螺钿漆器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今天。而清代诗人阮葵生更目光如炬地看到了江千里对后人的价值。他在《茶余客话》中说江千里“名闻朝野,信今后传无疑也”。阮葵生对江千里盖棺定论,说此人将来一定名垂青史。历史发展到今天,阮葵生的眼光是不错了。

传世作品有锡胎嵌螺钿《多宝黑漆描金执壶》,藏北京历史博物馆;《嵌螺钿插屏》,藏南京博物院;《嵌螺钿银胎碗》,藏南京文物公司。

另有嵌螺钿加金银片《长方黑漆盒》,为云龙海水纹饰,盒盖底立墙,四边各嵌一龙,上下通景;两纵面龙形,作出水气势,两横面龙形,则雄姿拏空,形态各殊;龙身用螺钿片嵌成;龙须、海水、卷云等用螺钿细线镶嵌,线条柔软宛转,有如描绘;龙晴及鳞片,间嵌金点,海水浪花,用银填嵌。盒盖内有篆文方印“江千里式”四字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制嵌螺钿小圆盘,底有篆款“千里”方印。当时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说。

  • 桑皮纸工艺,在新疆穆斯林手中传承

    桑皮纸制作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托乎提·巴克老人在制作桑皮纸。资料图片 当初进入新疆喀什噶尔的穆斯林们,开始面临选择:如果再往东,就得在丝绸之路南线和北线之间作出选择:进入北线,就是沿着今天从新疆乌鲁木齐到喀什的铁路沿线前行..

    2025-09-16
  • 土家族的工艺 宣恩竹编工艺特点介绍

    宣恩竹编工艺竹编器皿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工艺美术的历史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活动足迹后便开始产生了。宣恩县李家河乡头庄..

    2025-09-11
  •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 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

    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其光辉的一贞。最..

    2025-09-11
  • 古代中国人首先人工栽培漆树并发明了漆器

    中华大地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农耕区域之一,古代中国人不仅培育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养殖家禽家畜,还在世..

    2025-09-08
  • 龙舌兰简介

    龙舌兰别名:剑麻、龙舌掌、番麻龙舌兰学名:agave americana龙舌兰科属:龙舌兰科龙舌兰属龙舌兰简介: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稍耐寒,较耐阴,耐旱力强。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冬季温不低于5℃。龙舌兰繁殖: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

    2025-09-06
  • 作为明末三大案件之一红丸案 这件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红丸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 ..

    2025-08-31
  • 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

    2025-08-19
  • 鄂伦春族有哪些崇拜?鄂伦春族宗教信仰简介

    鄂伦春族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民族,因此鄂伦春人民所信奉的萨满教就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的古老宗教。萨满教产生于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中,产生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中。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成文的经典,也没有具..

    2025-08-10
  • 揭秘:宋代发酵酒的酿制工艺有多成熟?

    宋代的酿酒工艺比起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发酵酒的酿制工艺逐渐成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2025-08-05
  • 佤族历史发源是什么?佤族习俗简介

    佤族,现有人口351974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

    2025-07-29
  • 佤族舞蹈《秧歌》的情节简介

    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的佤族舞蹈《秧歌》中有一个情节:青年男女一边劳动一边调笑说唱,在小伙子们的频频进攻下,姑娘们就会满脸羞涩地把自己抽的烟锅递给自己中意的小伙子。随着烟锅传递次数的不断增加,姑娘和小伙子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2025-07-29
  • 佤族祭祀活动叫谷魂有什么仪式?佤族叫谷魂活动简介

    “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收获。叫谷魂一般在每年谷物快要成熟时进行,由村中一户比较富足且有一定声望的人家来主办。是日,要请“魔巴”(巫师)做“法事”,要唱歌(叫谷..

    2025-07-29
  • 佤族历史是什么?佤族由来简介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
  • 佤族三弦有什么奇风异俗?佤族三弦制作材料简介

    居住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布饶克人(佤族支系)村寨里经常响三弦声。原来三弦声悠扬的地方,往往就是布饶克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布饶克人的三弦与其他三弦不同,它的三根弦线,用粗细不等的钢丝拴系而成,弦尾振音口用蟒蛇皮蒙面。弹奏时,只要..

    2025-07-28
  • 佤族槟榔的种类是什么?佤族嚼槟榔习惯简介

    嚼槟榔:佤族男女皆喜欢嚼槟榔,每人随身携带装有槟榔的小包。槟榔是圆饼形的,加上石灰、烟草、麻栗树叶同嚼于口中,随嚼随将红色唾液吐出(据说嚼槟榔,有防蛀牙的攻效)。嚼槟榔把嘴唇染成红色,佤族人以此为美。..

    2025-07-28
  • 畲族凤凰装有什么样式及特点?畲族凤凰装简介

    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叫凤凰装。畲族妇女首饰畲语称“gie”,旧时是结婚始戴,以后凡出门或节日时戴,..

    2025-07-28
  • 佤族西盟型铜鼓的历史起源是什么?佤族西盟型铜鼓特征简介

    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值公元8世纪唐代到20世纪清代末期。流行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乐器。鼓身较小,呈直筒形,面大于胸,腰、足无明显区分。..

    2025-07-28
  • 白族的秀邑石雕是什么样的?白族石雕简介

    有首民歌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建转角楼,石匠难雕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可这首歌经鹤庆县白族群众演唱时却..

    2025-07-27
  • 白族小吃简介 白族小吃雕梅有何特殊之处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我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方式。来到大理,虽然很遗憾没有机会品到著名的..

    2025-07-27
  • 榴莲糯米糍的做法简介

    关于国外的小甜点,是有很多品种的,比如这道榴莲糯米糍,就是很多人在下午茶时候的必选,下面小编告诉你一款精致的小..

    2025-07-2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