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食为什么一定要喝面汤?吃面食喝面汤作用简介

2025-04-14 08:41历史文化

吃面食,为什么一定要喝面汤呢?其实关于ldquo;原汤化原食rdquo;,有这么一个趣闻,你又是否听过呢?让亲亲宝贝小编告诉你吧!

关于ldquo;原汤化原食rdquo;,曾有这样一个趣闻。

古时候西北有个面馆,那里的面很筋道,很多干重体力活的人都去那儿吃饭。老板在门口竖了一个牌子:ldquo;吃我面者,一定要喝我的汤rdquo;。一天,一位壮士也来这里吃饭,但是他拒绝喝汤。老板嘱咐小伙计,跟着他,记住他们家的住处。壮士回到家,晚上开始肚子疼,上下不通气,而且越来越厉害,气息奄奄。就在这时候,面馆老板和小伙计提了一桶面汤闯门进来,撬开壮士的牙,把汤灌了进去。一会儿,壮士的肚子就咕噜咕噜地响了,慢慢地苏醒过来,从鬼门关前捡回一条命。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中,就一直有ldquo;原汤化原食rdquo;的说法。老人们在吃完捞面、水饺后,都要喝点原汤。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李佩文、北京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李长平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ldquo;原汤化原食rdquo;这种说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ldquo;化rdquo;有两重含义

首先,ldquo;化rdquo;有ldquo;消化rdquo;的意思。李佩文主任说,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汤中还含有消化酶,在煮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掉,也可以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可以帮助减少积食。上面提到的小故事,其实是因为西北的拉面比较硬,不容易消化,造成肠梗阻。喝了汤后,原汤帮助面条消化,所以肠子又蠕动起来了。

其次,喝原汤还有一定的补充作用。李长平主任说,面粉中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很丰富,但在煮食的过程中,b族维生素会流失到汤里。有报道称,溶解在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可占原食物的50%,因而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食在烹调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同样道

[page]理,有的地区做米饭习惯用ldquo;捞饭rdquo;,也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丢失,所以我们主张ldquo;蒸米饭rdquo;,如果做捞饭的话,要将米汤喝掉。

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随着加工、烹调很容易丢失。平时我们提倡淘米不用热水,不过度搓洗,淘米次数也要控制在两次以内,炒菜不宜加过多的水等原则,就是要避免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丢失。道理与原汤化原食如出一辙。

什么样的汤能化原食

李佩文主任说,ldquo;原食rdquo;,指的是淀粉类食物,而ldquo;原汤rdquo;,就是指煮这些食物的水。例如煮饺子、面条、馄饨、汤圆的汤,还有米汤等。而火锅的汤则不能同日而语,因为涮肉时会有很多油脂溶解出来,造成火锅汤中油脂的含量太高,长期饮用会对健康不利。

还有,一定要讲究是ldquo;原汤rdquo;,才能化原食。李佩文主任说,西安著名的羊肉泡馍,使用的是炖羊肉的汤,然后把馍泡进去,这个汤就不是馍的原汤,因此没有上述作用。

减肥饭前喝汤,胃不好饭后喝

原汤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什么时候喝最好呢?李长平说,理论上,多是饭后喝,就像大家喜欢在饭后喝点粥一样,量多少没有严格限制。李佩文主任说,吃面类食物不容易产生饱腹感,所以容易越吃越多,因此肥胖者应该在饭前喝,可以使人产生一定的饱腹感,放慢吃饭的速度,不至于吃得过多。这也是为什么民间流行ldquo;饭前喝汤,苗条健康rdquo;这条谚语的原因了。不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酸分泌较少,饭前喝汤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消化,所以不要在饭前喝太多的汤。

  • 古代真的有免死金牌吗 免死金牌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免死金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免死金牌的作用到底多大?有了这个东西,..

    2025-11-25
  • 中国书法笔墨的简介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文房之名..

    2025-11-24
  • 司鼓在京剧演出中的指挥作用

    中国戏曲艺术在演出构成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表演部分和演奏部分,虽然在整体上以表演为主,但是,演奏在演出中占有半壁江山,它不仅要为演员的唱腔伴奏,还要为演员的动作表演以及内心感受进行音乐烘托,还要完成全剧的音乐形象塑造。板鼓..

    2025-11-22
  • 罗源县中房乡戏台有什么构造?罗源县中房乡戏台建筑简介

    戏楼为两层建筑,上层为演出区,台前有两柱支撑屋顶,又将台面分成三部份。戏楼左右和厢房相连,厢房为两层,底下架空..

    2025-11-18
  • 惠东县九龙峰谭公爷庙戏台有什么特点?惠东县九龙峰谭公爷庙戏台建筑简介

    戏台为砖石结构,石基石柱,青砖砌墙。与之相对的是厅堂,中间是戏坪,可容观众千人。..

    2025-11-18
  • 对景颇族的简介 景颇族的生活习俗

    景颇族,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

    2025-11-17
  • 景颇族的刺绣有什特点?景颇族刺绣的简介

    景颇族织物和刺绣图案主要以动物花卉为题材,如蝴蝶花、虎脚花、毛虫花、马鹿花、蜂巢花、牛角花、木棉花、木瓜花、斑..

    2025-11-17
  • 土族的纳东庄稼会举行的时间 纳东庄稼会的简介

    纳东为土族传统的丰收节日的总称。流行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一带土族聚居区。每逢丰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六日,各村按规定日子轮番举行。每一“纳东”盛会的“会手”即歌舞者辄有数百人之多,组织甚为严密,不论少壮老幼,均须参加。舞者头..

    2025-11-17
  • 傣族弓拉弦鸣乐器有什么?乐器玎嘎那演奏简介

    玎嘎那,傣族弓拉弦鸣乐器。是傣族张有一条弦的独弦琴。因琴筒蒙以笋壳为面,故汉称笋壳琴。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和保山地区的潞江坝、上江等地。形制较小。琴杆木制,多使用椿木或柚木制成,全长仅30厘米,上端..

    2025-11-16
  • 傣族有哪些民族禁忌?傣族禁忌简介

    不能抚摸“小和尚”的头部双版纳小乘教规定男人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凡遇到难事,才能解除苦难,从降生到成人后才会有社会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岁时都要时佛寺里当一段时期的和尚,称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

    2025-11-16
  • 傣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傣族文化简介

    傣族的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傣族地区就是祖国西南和中印半岛的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时,傣族地区即是益州郡的西..

    2025-11-16
  • 傣族谈情说爱形式有哪些?傣族谈情说爱形式简介

    傣族青年谈情说爱形式多样。按照傣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每年的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至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以前。这时秋收已过,谷物归仓,春耕时间不到,农活较少,是小伙子串姑娘,姑娘借用纺场谈情说爱的最好时机。串姑娘傣..

    2025-11-16
  • 傣族有什么民风民俗?傣族民风民俗简介

    串姑娘 傣族小伙子“串姑娘”,傣语称为“约骚”,必带手电、竹笛,披个毯子。到姑娘家竹楼下,吹竹笛表述心意,姑娘有意,则会等阿爸阿妈睡去悄悄下楼,与小伙子谈悄悄话。夜深渐凉,小伙子便会用毯子把姑娘一裹,带到寨边林中,彻夜密谈;有..

    2025-11-16
  • 少数民族敲击体鸣乐器有什么?韵板的制作方法简介

    韵板,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傣语称敢、腊敢、姐借、抵递。当地汉族称韵板、云磬、云板、铜片钟等。..

    2025-11-16
  • 辗转流传了几百年的命理经典—《栏江网》简介

    梁湘润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流传百年以上的书,才真正值得去读;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死人一般不会骗你,其次它本身经历了..

    2025-11-16
  • 云南八大名花都是什么花?云南八大名花简介

    山茶“云南山茶花甲天下”。据统计,全世界山茶属植物有八十余种,云南有三十五种。云南人民热爱茶花,茶花已被正式定..

    2025-11-16
  • 西双版纳橡胶产量是多少?西双版纳橡胶生产简介

    西双版纳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有发展橡胶生产的优越条件,这里的橡胶树生长良好,胶乳含干胶量高,普遍达30%;单株产..

    2025-11-16
  • 傣族民族乐器象脚鼓有什么传说?傣族象脚鼓演奏简介

    每当夕阳西下,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村寨,便“咚!咚!咚!”地响起了象脚鼓声。傣家竹楼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便走出家门,踏着节奏鲜明的鼓声,来到宽阔的场地,象一只只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 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明朝人钱古训写的《..

    2025-11-15
  • 西双版纳香料香荚兰的特点是什么?西双版纳香料香荚兰简介

    西双版纳众多奇异的植物中,香料植物独树一帜。香荚兰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是在食品工业中珍贵的天然高级力口香原料,在世界上享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经加工后,可不经调香而直接加香利用。依兰香属蕃茄枝科的高大乔木,其花油是名贵的化..

    2025-11-15
  • 少数民族敲击体鸣乐器有什么?套铓表演简介

    套铓,是傣、佤、基诺等族的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西盟、孟连、沧源等地。 将三至五面经过音高选择的..

    2025-11-15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