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方言读音

2025-04-15 08:21国学

手机上刷到一档方言节目的视频,女主持人用上海方言说:“请某大学的盛某老师上场”。当我听到姓氏中“盛”字,主持人说的读音是“成”时,心里“格登”一下,自言自语说了句:“难末讲错脱哉。”

她是讲错了。“盛”字在上海方言中有两个读音,做动词时读沪语“成”音,如“盛饭”“盛菜”等。但在姓氏中做名词时,读音却是沪语音“常”(二声),大学老师“盛某”,用上海方言讲就是“常某”。会不会市区里“盛”字只有一个读音呢?为慎重起见,我特地向从小生活在市区的语言学家刘民钢教授求证,他的回复与我的看法相同。

2021年的“笔会”上,曾发表过读史老张的美文《“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3月27日《文汇报》),也涉及到“费”姓的方言读音。作者在梳理复旦大学体育运动史时,读到佳作《体育春秋》。该文刊于《复旦同学会会刊》1935年第4卷第4期,作者署名“薇公”。文章为章回小说体,记述当年复旦与南洋(今交大)的足球“血战”,文笔幽默,读之若身临其境。读史老张很好奇,这位“薇公”是谁?他检索若干会刊后发现:“薇公”者,真名“费巩”也。虽然文中没有点出“费”与“薇”之间的方言读音关系,但我马上想到,这是《体育春秋》作者利用“费”姓在上海方言中与“薇”读音相同,加上巩、公也同音的特点,写成“薇公”作笔名的,既贴切自然,也属谐音修辞。我的推测来自于日常积累。此生我已遇到几位费姓人,最早的是在1950年代中期,上海西郊宝南乡粮站负责人,姓名费学惠,我听到大人都叫他“老惠”或“惠学惠”,这让我第一次知道姓氏中的“费”字当地是读“惠”的(与“薇”也同音)。几十年后,等我遇到第二个“费”姓人时,“惠”的读音失落,整个单位上上下下都称呼他为“老费(读沪语“浪费”的“费”音)”了。去年,参加方言录音的沈林泉老先生也告知,他家诸翟朱家泾附近有个“费更浪”的宅基,姓氏“费”一直读作“惠”,“费更浪”称“惠更浪”。只是现在年轻人少有人知道,“费”在姓氏中是读“惠”的,而“薇”现在的发音,已明显带有普通话音了。

我的姓氏“褚”也有个方言读音“次”(一声),但境遇要比“盛”“费”差,这两个姓氏再读错,只是读了两个音中的另一个罢了。而我自走上工作之路后,除了本地人,没有一个同事能用方言读准的,可能字形怪而少见,又因字形像而相混,便都另“造”了一个读音,那就是读成诸葛亮的“诸”音;而市区的朋友,则读成沪语音“自”,也不知依据在哪。与“盛”有点相同的还有“戴”字。“戴”做动词时读“dā”音,如“戴帽子”,而“戴”姓历来读“dài”音,从未有过意外。莘庄、七宝交界处有顾戴路,“顾戴”二字分别是两个姓氏地名中的第一个字,而且自1960年代筑成后,社会上也从来都是只讲“顾戴(dài)路”,三四十年前却出现了“顾戴(dā)路”读音,给人有很随意的感觉。经公交车方言报站长久使用后,现已基本代替前一种读音,就是说,原本只有一个姓氏读音的“戴(dài)”姓,开始出现了“dā”音。

有方言读音的姓氏还有,如“吴”读沪语音“鱼”,“何”读“胡”、“仇”读“求”等,而“王”字又是方言读音的另一种例子。“王”在姓氏中读wáng,但在用姓氏作村宅名、河流名时不读wáng,要读yáng。这样的村宅名、河流名,上海郊区及苏南地区很多,最典型的是浦东原来有条王(yáng)家浜,上海历代地方旧志上的记录都是王家浜,当地人从来也都读yáng家浜,倒是现在的人不知道这里的“王”要读yáng的,自说自话把它改成“姚家浜”,现在的印刷品上都是这样了。参加编撰《浦江镇志》的老王告知,他出生在浦东原杜行乡勤建村七队一个叫“yáng间里”的小村庄,这个“yáng”写出来就是“王”,也是他的姓。

姓氏的方言读音还可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派点用场。“何”的普通话读音是hé,但在吴(沪)方言中的发音却和“胡”相同,就是说“何胡”不分,而且我还有清末吴语小说和上海地方旧志中“何胡”不分的书证记录。有部明代文学名著的作者之谜至今未破,我发现书中多处出现“何胡”不分的语音特别现象,既有将姓氏“何”写成“胡”,又有把“胡说”写成“何说”等。“何胡”的发音,在官话中想去甚远,怎么也不可能相混的,书中却相混了。加上书中还有官话读音不可能相混、在方言中会相混的其他例子,我把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引起关注,算是让吴方言作一点贡献吧。

姓氏的方言读音问题,可能是文献资料不多的原因吧,好像少有人关心,也从未看到过论文。其实,姓氏中的方言读音也是方言研究的一个课题,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另一方面文献记载中也有,而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这一辈人不记录下来,在方言生态环境弱化的现实面前,有些资料将会消失。

作者:褚半农 公众号:6656c

  • 土家族的姓氏 土家族的姓氏由来代表姓氏

    土家族名字土家语属于藏缅语系,其传统名字仅仅有名而无姓。例如:雍尼、布所、日客额、地额额、匠帅拔佩、洛雨、墨比..

    2025-09-11
  • 界首方言词汇大汇总

    恁---------你们恁家-----------你家俺家---------我们家嫩-------那么嫩远-------那么远佛话---------说话白----------别白罗嗦---------别罗嗦白客气----------别客气怪----------挺、非常、非一般粘闲--------厉害怪粘闲-----------怪厉害..

    2025-09-01
  • 明光方言大全

    kao到麻赖呆:蟾蜍喝毛乌子:蝌蚪侃空:说假话妞门子:串门掼跤:摔跤了(liao第三声)了:结束了转人:骗人该代(第二音和平声),有事吗的意思。噎熊算了吧,拉倒吧的意思。kei饭(kei,第二声),吃饭的意思。栽跤摔跤的意思杠家(gone家),回家的..

    2025-08-31
  • 有一种方言叫界首话

    在界首,鸭子不叫鸭子,叫扁嘴子;玉米不叫玉米,叫棒子;花生不叫花生,叫落生;豆角不叫豆角,叫豆撅子;黄豆不叫黄豆,叫豆子;甘蔗不叫甘蔗,叫甜树接;十三香不叫十三香,叫佐料面子;辣椒不叫辣椒,叫秦椒;香菜不叫香菜,叫颜碎;山药不叫山药,..

    2025-08-31
  • 有一种方言叫宣城话

    在宣城:有一种失败叫---吊的了;(屌得了)有一种敲门叫(拷门);搞对了!!!有一种柔软叫猫软;搞对了!!!有一种口袋叫(活包);(应为“荷包”)有一种叹词叫---哒;(没什么好奇怪的!)有一种硬度叫绑摁;(梆硬,意思是硬梆梆)有一种吹牛叫抛皮;(泡皮,很形..

    2025-08-31
  • 入门级宣城方言大科普

    追根溯源,宣城话不是单一性的地方话方言.从早说起,宣城地属吴楚,汉名宛陵,(说的应该是吴语,这是从东汉说起的),在早些说的是在春秋,宣城地方人名叫山越人,看样子是先属越国,公元前494年,被吴吞并,直到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收复,说以宣..

    2025-08-31
  • 宣城方言家常对话

    男的发现老婆把他的衣服没洗干净。男:你个脓包东西,你看你洗的衣服,哈漆黑马乌滴,叫我怎么穿到出门哎。女:哪港滴,洗成这样不就照了蛮,你哈真吊精类,哈能把衣服洗成新的啊。男:你个不弄子,洗个掉衣服洗不干净,你还能还麻活哦。女:..

    2025-08-31
  • 青阳方言故事《美女尖》

    从陵阳的黄石溪经过兰溪到分水岭,老远就看到一个山峰,像一个好看的小麦妮站在那开,这山峰叫“美女尖”。传说,老早老早的时候,陵阳县大老爷不管民事,整天7喝玩乐,老百姓都不敢作声。牛山村有个小麦妮叫山花,长得体体面面地,还缪港人嘎..

    2025-08-31
  • 安徽东至本地方言

    东至县(由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辖尧渡[含原徐村、良田、查桥(含原马田乡)、建新4乡]、东流(含原长安、长岭、七里湖3乡)、张溪(由原张溪、汪坡、五丰3乡合并而成,含原坦埠、白笏两乡)、洋湖(含原高山乡)、葛公[原平原乡(含原洪方乡)]、官港..

    2025-08-31
  • 东北话里某些字的特殊读音

    上学(xiáo)取来(qiǔ)暖和(nǎohun)暖气(nǎn)农民(néng)寻思(xín)英俊(zùn)塞进去(sēi)干啥(gàhá)安排(nán)..

    2025-08-31
  • 齐齐哈尔方言日常用语

    稀罕:喜欢得劲:自在扯哩根儿楞:扯蛋唠嗑:闲谈、聊天嚼舌:造谣赖搭:在别人讨厌自己的时候还去主动接触咧大彪:说..

    2025-08-30
  • 东北方言的发音

    声母1.平翘舌不分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

    2025-08-30
  • 东北方言-东北升温了

    东北的朋友注意啦啊,咱这疙儿眼瞅要升温了,大家出门多注意啊,别扬了二正的到处撒磨,跩一跤,埋了八汰的。工作上也别老突噜反仗,半拉咔叽的,有点敬业精神。虽说这年头挣点钱都不容易,但也别老买那便宜娄搜的破玩意儿,对自己好点儿。家..

    2025-08-30
  • 黑龙江方言集合

    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管够儿—东西特..

    2025-08-30
  • 姬昌的儿子为什么会叫伯邑考?他们姓氏为何不同?

    姬昌的儿子有一个儿子叫“伯邑考”还有一个叫“姬发”,他们姓氏为何不一样?到底是什么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

    2025-08-14
  • 姓氏的区别?

    在阅读西南联大教科书国史课本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里面总说氏族,看着看着就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于是,放下课本..

    2025-08-14
  • 亳州方言歇后语

    1、一把抓住,两头不露影。(个子矮小)2、咬着屎橛子打滴溜。(认死理)3、蛐蟮找他二大娘。(弯弯曲曲)4、上枝子花红。(混得很吃香)5、二大爷赶集随便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6、排场得跟段老谋一样。(形容某人侠义疏财)7、好是好,恶是恶,光腚..

    2025-08-09
  • 亳州方言大全

    【马虎子】:一种喝的东西,像稀饭.例如:咱喝~~去吧!【疙包】:糊状,饭渣.例如:看你身上盯的~~!【血得】:舒服,不错.例如:这东西弄的~~!【管谈】:不错,行.例如:这人对工作挺认真,以后~~!【好类很】:非常好.例如:这件事办的..

    2025-08-09
  • 当诗歌遇上成亳州方言!笑哭了!

    沙扬娜拉亳州话版最带劲一勾头嘞暖和逗跟一个fei莲花不害怕呼啦啦嘞风样再见嘞时候,嘟囔一句你可得好好嘞,嘟囔一句好好嘞那一句好好嘞有甜蜜嘞愁——再见航。偶然亳州话版我是天上嘞一块云彩,不知道影跑你心窝嘞捞——恁白斜呼,更白鬼嘞给..

    2025-08-08
  • 涡阳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解释

    马会——马上。晌午头——上午.后晌——下午。吃响晚——下午。合黑——黄昏。夜个——昨天。清起来——早晨。晚黑来——晚上。月黑头——漆黑的夜晚。对午时------------昼夜.麻似亮——无微明。多大会——多长时间。早晚——总有个时候。天..

    2025-08-0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