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姊妹节

    台江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节日中心区主要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北面40公里处的施洞镇,同时覆盖老屯乡,施秉县的马号乡等。坐..

    2025-08-28
  • 弘扬火山矿泉文化 打造北方民族狂欢节

    圣水节现场五大连池圣水节,是黑龙江省著名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1992年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大连池..

    2025-08-28
  • 高塘卯节:古代劳动习俗“活化石”

    8月3日(农历7月5日),施秉县杨柳塘镇高塘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塘卯节。这是当地苗族人的一次盛会。高塘卯节,是黔东南苗族人中比较大的民族节日。它的最大特点是:特殊的祭祀方式,全村性的捉鱼大行动。高塘过卯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第一个卯..

    2025-08-28
  • 七夕民间都有哪些风俗?

    乞巧: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

    2025-08-28
  • 有关七夕的古诗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2025-08-28
  • 诗说七夕:牛郎织女传说产生过程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世人视为爱情的象征。这也成为了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

    2025-08-28
  • 彝族新米节之忆

    “七月半来七月半,稻谷弯腰新米饭。”滇中高原,农历的七月半是祭祖的日子,也是家乡尝新的日子,是彝族的新米节。新米节定在每年农历七月的属狗天或属龙天,辛苦一年的农人,在节日里得以初尝丰收的甘甜。记得我小时候,每年才到栽秧,就开..

    2025-08-28
  • 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 爱情丰富了文化特征

    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又是七夕。这是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

    2025-08-28
  • 农历十月初十 京族食新米节

    农历十月初十,下午,各家煮新米饭供奉“田头公”和祖宗,然后全家吃新米饭,要关起门来吃,不给外披风。十月初十收了新谷,又祭田头公,酬谢他保佑禾苗丰收。田头公的传说,和河池地区壮族的莫一大王、玉林市山心乡的汉族、壮族的白马状元等..

    2025-08-28
  • 除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日子。晚上,妇女们穿七孔针,先完者为得巧,故称乞巧,七夕乞巧的习俗,在济南十分流行。七夕乞巧,早在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时就开始了,据《考工记》的注释中说:“以织女星之祥,因祭..

    2025-08-28
  • 亲历费城民歌节

    自1962年开始,每年8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美国费城郊区的一个名叫施文克斯维尔(schwenksville)的小镇都会如期举办一次民歌节,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个民歌节每天都能吸引1万~1.5万名观众,大家聚集到一块总面积大约为40万平方米的私人牧场上..

    2025-08-28
  • 满族的颁金节

    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灿烂文化作出过辉煌贡献的民族。满族同其它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节日,“颁金节”是满族最重要、最盛大、最值得纪念的节日,因为农历十月十三日这一天是满族的命名日、诞生日。..

    2025-08-28
  • 黄土画派的宗旨

    黄土画派提倡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从而全面汲取营养,加强人物画创作,提高人物画创作的水平,使人物画更具有深刻的个性和艺术魅力。人物画既要继承发扬传统的造型艺术规律和笔墨表现力,又要..

    2025-08-28
  • 朱熊绘画特色

    朱熊长于画花木竹石,至沪地后,倾慕小自己二岁的张熊之名,而以师礼敬之。其花卉画上宗陈淳、恽寿平和华岩,属小写意一系,又吸收海上画家笔致柔婉、色彩淡洁的长处,自成秀雅清丽的风貌。张熊点缀流丽,意态堂堂,山水、翎毛、人物、写真,..

    2025-08-28
  • 海上画派的画风

    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白阳)、徐渭(青藤)、陈洪绶(老莲)、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又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明末清初,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他们最先接受维新思想和..

    2025-08-28
  • 梁鹄的书法特点

    除前文提及的师宜官、梁鹄等五人外,蔡邕、张昶、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也都兼工八分书。可以看出,东汉至魏晋是八分书体最盛行的历史时期。前人盛赞八分“凶险可畏”“奋研扬波”“龙虎腾踞”“交戟横戈”是指八分书在结体、笔势上..

    2025-08-27
  • 梁鹄的书法风格

    在字体布局上,其笔画简者,笔道写得丰腴,有时参与篆书的萦折笔画,在体势上多取横势,增强文字的厚重之感,如“魏”、“运”等字;其笔画繁者,笔道则写得爽劲,尽量减少波折,运笔方纵,自然跌宕。一字之内点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笔道粗细,..

    2025-08-27
  • 王徽之书法特点

    有集八卷,佚。今存文一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书法长于行草,以韵胜。《新月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徽之书,唐摹本。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

    2025-08-27
  • 各家对姜夔的评价

    张炎: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汪森: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

    2025-08-27
  • 皇象的书法特点

    《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晋葛洪《抱朴子》誉皇象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云:“吴人皇..

    2025-08-27

本月热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