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节现场
五大连池圣水节,是黑龙江省著名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1992年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大连池矿泉水在民间应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享有“神泉”、“圣水”的美誉。历史上,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满族和汉族等多民族先民生活在五大连池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品饮圣水,繁衍生息,渐渐使这里成为驰名塞北的拜水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每年端午节各族民众都自发来到五大连池朝拜“神泉”、“圣水”,逐渐形成了一个节日——五大连池圣水节。
五大连池圣水节(药泉会)在每年的阴历(旧历)五月初四、初五、初六举行,有着200多年的信仰民俗传承基础,是黑龙江省达斡尔、鄂伦春、蒙、汉等诸多民族特定历史时代的鲜明写照。它由原始信仰引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渗透和映照多民族生产生活、社会活动、民间文艺等多元文化内涵。庆典活动期间,当地各民族会举行各种传统仪式,有民俗表演、传统歌舞、各种竞技活动、圣水祭祀、抢子夜水、抹黑祈福、泉湖灯会、射猎饮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1·五大连池圣水节”实现了多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在形式上,更加突出原生态品味,着力恢复传统项目,如圣水祭、抢零点水、篝火舞会、洗眼明目、钟灵庙会等,使之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的一个节庆活动;二是在内容上,突出圣水祭和抢零点水两项主体活动。扩大圣水祭的规模及内涵,增加佛教的洒净仪式、从各名泉取圣水、恭迎圣水的场面,还将增加为嘉宾敬献圣水的内容。打造狂欢之夜,把抢零点水、免费饮啤酒作为圣水节的主要活动推向高潮。增加钟灵庙会项目,庙内法事活动,庙外山下为集市、购物、看戏等;主场晚会提档升级,由国家级演出团队倾情出演,一二线明星阵容首现圣水节现场,将成为2011年圣水节的一大亮点;三是在民俗活动上,结合端午节民间习俗,开展各项活动,增加游客与群众的参与性。如增加蒙古包、勒勒车;四是在时间上,节庆活动扩展到两日,从初四至初五,各项活动轮番登场,营造中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是在氛围上,增加欢欣岭、三池、城区的标牌和彩旗等。亮化主街道、药泉山、药泉湖。空中夜晚电光风筝、孔明灯等,悬挂民俗特色的葫芦,彩旗,条幅等。
新闻链接:五大连池风景区资源介绍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060平方千米。从200多万年前至290多年前,持续不断的火山活动,把辽阔的荒原塑造成神奇优美的大地景观:14座新老期火山环绕着5个溪水相连的火山堰塞湖,数百处天然冷矿泉自然出露在800多平方千米的火山熔岩上。火山林立,熔岩浩瀚,湖泊珠连,矿泉星布,有“天然火山博物馆”、“打开的火山教科书”和“世界三大冷泉之冠”的美誉。这里山秀、水幽、泉奇、石怪、洞异,地质遗迹资源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地学价值之高,举世罕见,是世界顶级旅游资源。这里被誉为“身体大修厂、生命加油站”,对人类的康体养生具有极大的益处,拥有六大自然环境优势:纯净的天然氧吧,优质的冷矿泉水,宏大的全磁环境,灵验的洗疗泥疗,天然的熔岩晒场,绿色的食品园区。因此,五大连池是集旅游度假、生态观光、康体养生、地质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目前,已开发12大地质游览观光区,有400余处景观景点可供游人观赏。
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来自麦盖提县各乡镇的民间艺人比赛弹唱刀郎木卡姆。当日,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节活动在麦盖提县举行。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
2025-08-29羌族歌舞展演。田明霞摄 笛子声声,鼓点阵阵。容纳万余人的北川新县城体育中心座无虚席,欢声雷动。北川民众点篝火、跳萨朗,以独特的民俗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一同欢庆新县城开城后的首个羌历新年。华小峰摄 祭天还愿仪式现场。华小峰..
2025-08-29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又是七夕。这是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
2025-08-28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2012年的佛诞节,在美国显得格外特别。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少林寺文化中心举办了“一日慈心禅修”活动和一系列社区活动。自1995年在纽约开设少林寺分寺,10多年来,少林寺主动走出国门,通过文化活动,走进美国的大学、社区,关怀社会..
2025-08-24遗产留给人类许多洞察生活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身生成、传承过程中,记载和传承了生活中诸多人类生存的精神和思想,这才使其成为遗产。正像冯骥才所说,人类一边前行,一边把其创造的精神留在遗产里。但是每一项遗产的形成,往往都有着..
2025-08-0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