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展出的精美造像(图片来源:苏州新闻网)
展厅展出的精美造像(图片来源:苏州新闻网)
展厅展出的精美造像(图片来源:苏州新闻网)
“妙相庄严——辽宁省博物馆藏佛教造像精品展”于2011年4月29日至6月28日在苏州博物馆临时展厅展出。148尊具有代表性的佛像珍品是首次离开辽博在外地展览。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佛教造像计4000余尊,素以品类齐全、造型复杂、艺术风格独特而蜚声国内文物博物馆界。此次选取的148尊精品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佛造像艺术体系,又体现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其中包括石刻造像、金铜造像和木雕造像三类。据介绍,石刻造像以北朝和隋唐为主,鎏金铜像时代跨度从南北朝时期始,直至清朝末年。这些造像总体上可分为汉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造像两种风格,皆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苏州博物馆是继2006年“写姑苏繁华、展盛世滋生——姑苏繁华图特展”、2007年“石渠宝笈、唐风宋韵——辽博清宫散佚唐宋国宝书画苏州特展”之后再度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心香一瓣,以飨观众。
佛教源于印度,自公元二三世纪由中亚逐渐传入中国以来,历代崇信不衰,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造像即佛教崇奉神祗的各种艺术造型,在佛教信徒传经弘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一种艺术化教育方式,“以像设教”,故亦有人称佛教为“像教”。
印度的佛教造像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到魏晋以至十六国时,开始出现大规模佛教造像。有纪年可考的存世最早的佛像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的后赵建武四年的鎏金铜佛坐像。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犍陀罗样式”特别流行。这种样式传入中国后,很快便为中国的雕塑能匠所吸收融化,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云冈石窟初期的佛教造像有较明显的印度造像特征,这是中国早期佛像的典型物征。至南北朝后期,北方各大石窟出现了新的造像风格:佛像面相清秀、眉宇开朗、长劲削肩、风神飘逸,与出土南京一带的“竹林七贤”画像有相近之处。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是佛教造像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佛陀超人标志的肉髻也由南北朝时的高而直变为圆而扁,显得自然舒适。整个线条也由南北朝时的坚直变得圆转流畅。这也看出宗教气息的淡化和民间气息的增强。至宋代,中国的佛教造像在题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菩萨的重要超越了佛,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罗汉像。这样的佛教造像中,人性的比例要大于佛性,美学的价值要大于神学的价值。及至明清,中国佛教造像进一步世俗化,更具有世俗的民间性质,给人的是佛性与人性统一和谐之美。
知名歌星、音乐人涉足佛教音乐领域,发布佛教题材单曲、佛教音乐专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韩红就是其中的一位。近便收录韩红的两首佛教歌曲。 韩红,生于西藏昌都,祖籍山东德州,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父亲为汉..
2025-11-21导读:传承千年的佛教艺术,既是凝结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艺术继续演进的深厚资源。今天,我们致力于探索古老佛教建筑的艺术装饰,挖掘其中永不褪色的艺术精髓与宗教情怀,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设计、现代的材质加以现代的阐释,以满足现代人的..
2025-11-20众所周知,香在各种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佛教经典中关于香的记载非常多,如《佛说戒德香经》、《六祖坛经》、《华严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以及许多密宗经典都对香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意义有着诸多的记载。《佛说戒德香经》记载阿难尊..
2025-11-20佛界有三宝:佛、法、僧。佛教有七宝: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玉髓。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佛教七宝是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而藏传佛教中的七宝则为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所以可以..
2025-11-19陶瓷佛像。资料图片佛教与陶瓷文化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佛教借助陶瓷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我国陶瓷文化又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佛教的传入与普及,影响和促进了我国陶瓷的发展。使我国的陶瓷不仅在型制上,更在装饰..
2025-11-19大足南山道教醮坛三清古洞。资料图片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南山石..
2025-11-19上海音像公司最近出版了上海西林禅寺方丈悟端的《梵呗·佛教唱诵》cd。“华严字母”唱腔是念诵八十卷《华严经》必唱的佛教梵呗,其音律富丽幽深。据悉,这张专辑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和松江区宗教办的大力支持。2月27日10时,专辑将..
2025-11-192月28日,由北京雍和宫寺庙管理委员会和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主办的精品唐卡展落下了帷幕。此次唐卡展展出的近50幅作品绝大部分出自尼泊尔当代唐卡画师之手,既开阔了僧俗各界热衷于唐卡艺术人士的视野,也填补了雍和宫作为中国藏传佛教格..
2025-11-19一尊佛,一炷香,一卷佛经,万物皆忘。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爆发与佛教文化的盛行,共同促成了佛教艺术收藏的热潮。资本汹涌无常与物质尘嚣日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内心的安静,越来越多的人寄托于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025-10-29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藏传佛教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
2025-10-29中国考古专家对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卡孜河谷地带佛教遗存研究时发现,这批考古遗址中的早期石窟、寺院遗存属公元11世纪古格王国早期,与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山大师仁钦桑布的活动有关。刚刚在此间结束的“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上,四川..
2025-10-29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一座佛教禅宗“曹洞宗派之图”石塔。该塔坐北朝南,位于五台山车沟村的山谷中,建于明嘉靖六年,是一座八角二层石塔。塔座为束腰莲花座,边长0.65米,塔身通高4.3米,一层平..
2025-10-29我以为晚唐是中国书法史上佛教精神表现得最明显、最彻底的一个时期,它给中国书法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众所周知,佛教在晚唐时代,主要是禅宗,特别是主顿悟的南宗禅。南禅特色,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只要“本心..
2025-10-28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民族文化的瑰宝。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南面..
2025-10-28范燕青书记会晤常州支社社长孔建钟7月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无锡市美术家协会、江南书画院协办的“澄怀雅集”书画联展在无锡市江南书画院开展。金坛市青年书画家程云仲、陈曦的多幅作品参展。据介绍,这次联展汇集了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
2025-10-28米兰佛寺出土的“有翼天使”画。资料图片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古代的西域(大致是如今的新疆)很可能是中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当时的西域诸小国佛教的直接源头很少是印度本土,而是邻近的犍陀罗。犍陀罗佛教艺术特点非常鲜明,包容了古希腊..
2025-10-2811月10日(农历九月二十四),位于山西晋城市区五龙河西村南,始建于明代的晋城市迴波寺举行第二届佛教文化节。据现存的石碑记载,迴波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后再未修缮。2003年,晋城市五星居委会在迴波寺原址上开始重修,2006年完工。重修后的..
2025-10-284月底,工作人员在修饰佛像。中新社图 4月26日,河北省临漳县古邺文化研究所透露,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自今年3月公布以来,邺城考古队一直加紧对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已经抢救修复佛教造像50多件,抢救修复工作正在..
2025-10-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