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初期,虽然朱元璋把蒙古人打退了,不过蒙古大军的实力并没有被削弱。与此同时,北元余党的势力在不断壮大。为了完全消灭北方余孽,朱元璋在十多年里发动了8次大规模战争—北伐。当时北元的政权被动摇了,后来蒙古族分裂成三大部落,分别是鞑靼、瓦剌、兀良哈。不过他们还是具有很强的实力,经常骚扰明朝周边。后来朱棣把首都迁到北京以后,想要过着安稳的日子,于是打算把北方的边患给处理掉,因此发动了5次北伐战争。
永乐8年2月,朱棣第1次进行北伐,当时跟随他的是一位翰林检讨金幼孜,主要记录皇帝的衣食住行和朝廷军政的大事。然后就进行汇总成“征北录”,这就是关于成祖北伐的相关资料。
后来,明朝北伐军队看到的都是一些零散的土匪,不需要很多兵力就会打得他们落花流水。到了6月9日,才看到一支整齐的蒙古军队。当时朱棣自己指挥作战,很快就将这一支小队给击败了,俘获了很多人,还有残余兵力被明朝大军追赶到十余里,这就是朱棣第1次北伐取得胜利的最大战役。等到7月份的时候,朱棣已经成功完成了第1次北伐,然后就班师回到京城。
朱棣经过了这2次北伐,动用了50多万的兵力,几百万的民兵。由于路线比较长,需要更多的军粮和补给,给朝廷财政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此,明朝各方面的消耗非常大,比如:建故宫、修建武当、安抚诸番、郑和下西洋,再加上朱棣北伐,导致4部尚书(户、礼、兵、工)联合抗议北伐。当朱棣遭到他们的反对之后非常生气,后来把他们杀的杀,抓的抓,仍然强制性进行北上讨伐。
永乐20年,朱棣身负很大的压力,毅然发动了第3次北伐战争,发誓要彻底消灭蒙古大军。但是这次北伐的结果并没有前2次那么好,当时朱棣率领几十万明朝大军,进攻呼伦贝尔,鞑靼统领阿鲁台带着部队进行撤离了,导致朱棣并没有看到敌军的踪迹。当时为了给朝廷大臣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当时“北征录”里面只是含糊其辞的给掩盖掉了,实际表明这趟朱棣并没有任何收获。
朱棣5次北伐,战果寥寥无几,2次空手而归,耗资巨大,就连外族部落的首领一次都没有抓到过,当时俘获了几百名战俘而已。不过后来,在朱元璋的第6次北伐当中,就生擒了蒙古王子、王妃等3000人。如此看来,两位皇帝的北伐战争,具有天壤之别。25年后,瓦剌人重振旗鼓,在土木堡打败50万的明朝大军,当时明英宗成为了战俘,死了很多大将,从而削弱了武将的实力,在位的明朝皇帝无奈只好靠着内廷制度制约文官,后来才埋下了灭国的根源。
明代皇帝中,后世对于明仁宗和明宣宗的评价一直很高。继明成祖朱棣之后,明仁宗与明宣宗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国家出现盛世..
2025-09-06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佤族在过去漫长..
2025-09-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