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代的沐浴文化究竟多有特色?

2025-06-21 08:04历史解密

如今正是盛夏,全国各地大多是高温天气,天气热了一动便容易大汗淋漓。在这个时候,每天洗个澡还是很有必要的,有空闲时间的人指不定一天还要洗好几个澡。且有科学研究证明,洗澡不光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还能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新陈代谢功能。可见洗澡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这洗澡也是有不同洗法的,看了古代人的沐浴活动。

你会讶然发现,现代人的洗澡方式,简直是不要太随便。根据我国诸多资料发现,古人比我们想象得要卫生得多,并且古人的洗澡很是讲究。比如说今天人们所说的洗澡,指的是洗全身,古人却分得极细。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也就是古人的沐浴洗澡指的是洗四个不同的部位。

不光如此,在古人看来洗澡不止是单纯的洁身净体,还被视为一种礼仪。从先秦开始,每遇到祭祀等重大礼仪事件都必须沐浴净身,这代表对神灵的肃敬。一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对沐浴之礼身体力行,可见注重沐浴是中国人的古老传统。除此之外,历朝历代在洗澡上,还有不同的花样爱好。

汉朝皇帝五日给官吏放一天假,让他们回去洗澡浣衣,并作为法定的假日固定下来。隋唐皇家喜欢洗温泉浴,而要说到最有自己时代特色的当属宋朝,宋代的沐浴文化那是从上到下颇有讲究。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开始出现公共澡堂。

有关资料可以证明,公共澡堂在宋朝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些合得来的文人 士大夫还相约定时去公共澡堂沐浴。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大文豪苏轼,他就很喜欢去公共澡堂,一次大概是洗得身心畅快。

还专门写了两首词,这儿摘抄一首:水垢何曾相爱,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苏轼的两首词透出的信息可不少,可见宋朝的公共澡堂不光服务完善,还专门设有为顾客服务的揩背人。揩背人,在宋朝开了先河之后,一直流传至今。一般人家建房也设有浴室,沐浴就更为普及,就连有客人远道而来。

主人迎接的时候也要先准备好香汤给客人沐浴,再摆筵席招待,这便是常说的接风洗尘。宋朝的文人士大夫更是酷爱沐浴,形式十分多样,比如说宋徽宗的宠臣杨戬。这位权倾一时的太傅,在自己家中专门建了一个豪华的大池,跟现代的泳池很像。他的沐浴跟游泳似乎是合为一体的,看来他很会享受,杨戬之前也不乏有权贵人家修建这种私人游泳池。

有个叫蒲传正的人更为特殊,他发明了大洗面、小洗面、大濯足、小濯足、大洗浴、小洗浴,这六个代表了六种不同洗澡方式。洗小脚只洗脚跟、脚裸,中途要换一次热水,洗大脚膝盖、大腿一起洗,中途要换三次热水。洗小澡、洗大澡等等流程更为复杂,试想宋朝人是有多爱洗澡,可总有人不爱洗澡吧。

由于经常沐浴的生活习惯被普及,对于那些不好沐浴的士大夫,人们常常是嗤之以鼻。就像窦元宾,他出身宰相之家,也很有才华。却因为不喜欢沐浴,落得个窦臭的外号,人们时常拿他当做不好沐浴的典型加以嘲讽。除去沐浴活动的普及之外,宋朝在婴儿的洗浴礼、去世的沐浴、囚犯的沐浴等等方面都有其时代的特色。

在表现出洗澡的同时,也多了很多禁忌,比如说夏天的三伏天、春社日、夏社日、鼠日、兔日等时间都不能洗澡。洗澡不能用凉水,洗完之后不能穿着衣服睡觉,宋人觉得这样会造成肾伤。

在不同人群上也有不同的忌讳,这些忌讳不是按着封建迷信那套来,便是按照中医养生来的。有些看起来很奇怪,有些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比如说老人在冬季应该减少沐浴次数。总而言之,宋朝的沐浴活动承上启下,洗出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 揭秘:宋代发酵酒的酿制工艺有多成熟?

    宋代的酿酒工艺比起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发酵酒的酿制工艺逐渐成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2025-08-05
  • 测字文化居然有着这么大的学问,一笔一划竟然能断人间生死?

    凌乱的雨滴伴着轰鸣地雷声骤然落下,被狂风折弯的树枝“奄奄一息”,多一分力彷佛便会离开根部凌空而起。“小姐,你要..

    2025-08-05
  • 徐燕孙的艺术特色

    徐燕孙既能画细如蚕丝般精美的工笔画,也能画寥寥数笔而生动传神的写意画。徐燕孙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里程碑似的人物,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健康发展。徐燕孙非常注重传统,从他临摹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宋代..

    2025-08-04
  • 钱笑呆的艺术特色

    在众多的连环画大家中,钱笑呆是称得上线描大家的。现在比较熟悉他作品的读者,大都是从他和赵宏本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的,其他看到的还有《吉平下毒》、河北版的《女儿国》等,但还有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题材优秀作品,现..

    2025-08-04
  • 黄慎的艺术特色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

    2025-08-04
  • 收藏最重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

    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
  • 五件宋代书札的前世和今生

    有关“故宫曾于1997年拍得并收藏了五件一度流失海外的北宋珍贵书札,并于2005年再次‘现身’文物拍卖市场,并以超过1997年购入价3倍的价格,被拍出易主”的消息近日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虽然故宫已经出面进行了澄清,但是其中还是疑云重重。在..

    2025-08-04
  • 揭秘:宋代女性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在中国古代时期,大部分的朝代以男子为尊,女性的地位受到忽视,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时期,女子的地位很高,职业女性..

    2025-08-01
  • 道教法物的文化内涵

    所谓道教法物,简而言之即道教持道、护道、做法所用之物也。道教法物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做工十分精细,堪称上品。道教法物来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礼乐祭天敬祖活动,早在南北朝刘宋时陆修静就已对道教法物做了严..

    2025-07-31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农耕文化,而土家族也自己特色的农耕文化。土家族的从事农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那里的人们种桑..

    2025-07-28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六月六是土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晒龙袍”,和湖南汉族的“洗晒..

    2025-07-28
  • 白族文化简介 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2025-07-27
  • 白族文化 白族扎染为何又叫“疙瘩花”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

    2025-07-27
  • 捷克的啤酒文化

    捷克的啤酒酿造史说起啤酒,不能不提捷克。这是世界人均啤酒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啤酒酿造技术的名著,这里有被誉为“啤酒之乡”的皮尔森……悠久的捷克啤酒酿造历史和众多的啤酒品牌,孕育了捷克浓郁的啤酒文化,更因此引..

    2025-07-21
  • 六安特色方言

    泾渭──挑剔,不明事理;跌相──丢人,不体面;俏巴──漂亮,讲究;讪精──胡扯;孬子──呆子;三不之──有时候,碰巧;那幌子──那个,那样;那高头──那儿,那地方;闲呱蛋──啦家常;巴巴意──故意,有意;末末了──最后,后来;不赶间──..

    2025-07-17
  • 浅谈宋代夜市,一般有哪些小吃?

    夜市是小吃的荟萃之地,小吃的兴盛与夜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吃一词原称“小食”,最早出现在晋干宝所著《搜..

    2025-07-16
  • 刘海粟的书法特色

    艺术大师刘海粟以画名世,唯为画名所掩,人多不知他的书法造诣亦深,早为行家称道。从新加坡作家周颖南先生处得见大师用毛笔写在皮纸或宣纸上,致他的三十九封,共约六万言的长信,使我们对大师的行草书法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大师这些书信作..

    2025-07-13
  • 方荣翔的唱腔艺术特色

    我自幼喜爱裘盛戎的表演艺术,是裘派引领我走进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殿堂,所以对其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和熏陶,又由于自己从小爱好文艺,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所谓艺理相通,因而对裘派艺术乃至花脸艺术的理解,也较一般观众深刻些。但我毕竟不是..

    2025-07-10
  • 京剧正演变为一项“文化福利”运动

    京剧的最大东家在中国,最大卖场在北京。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给了正本清源的解释: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京剧被认为是“京派戏”、地方戏被认为是“外省戏”的概念显然是个误会,京剧/地..

    2025-07-09
  • 东西方宗教文化碰撞的济南将军庙街

    小时候我在山东济南老城区“洋楼”(天主教堂)以东的两熨斗隅街胡同深处由状元府马棚改建的一四合院中长大。街南首有一条东西长近200米、宽4米的青石板铺路的小街——将军庙街。耳闻目睹有关将军庙街的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将军庙街西首路北是..

    2025-07-0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