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又称丁丁、灵灵切、五叮、五(钅星)、板兰,是壮族、仡佬族敲击体鸣乐器。宁宁以其发音之谐音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德保、隆林、田东、靖西、邕宁、武鸣和黔、桂交界的仡佬山寨。这是一种高音小锣,由锣体、锣架、锣棰组成。锣体响铜制成,形制与云锣大致相同。锣面凸起,平坦无脐,锣面直径10厘米~12厘米、锣边宽1厘米~1.2厘米、平面锣边直径12厘米~14厘米。
平面锣边上钻有三个等距小孔,用绳系于锣架的圆形铁环中。锣架由铁条弯成圆形,直径约20厘米,下有木柄相接,柄长15厘米左右。锣棰木制,棰头呈直角或钝角弯曲,棰长14厘米~16厘米。弯曲部分长约4厘米。演奏时,左手握锣架木柄,将锣举于胸前,右手执棰敲击锣面。音色清脆而尖亮。在桂西南龙州壮乡,称其为丁丁,用于龙州道公歌舞(在“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伴奏。在德保壮族地区,称其为灵灵切。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乐队由八件丝竹和打击乐器组成,以乐器件数为名,故称八音)中,宁宁以置于左手掌心、右手执棰击奏为其特色。或在锣边一侧钻孔系上提手,左手提锣、右手执棰敲击。在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居住的仡佬族人民,称宁宁为五叮、五(钅星),用于仡佬族八仙(也即八音乐队,多在节日、婚嫁、农闲和乔迁时演奏)乐队合奏中。
基诺族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
2025-08-21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
2025-08-20家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港湾,是心灵休憩的田园,而每个家庭里的床,是我们可以踏踏实实休息的地方,也是在人的一生中,..
2025-08-201、梦见生孩子,都代表了生活幸福、财源广进。2、做生意的人梦见生了个男孩预兆近期财运方面。之前的辛劳终於得到回报,从此好运会来若能排除困艰,可获得意外的利益;孕妇梦见生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征兆,预示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也反映..
2025-08-15壮族的宗教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期,甄皮岩遗址中的骨骸就撒有红粉末,说明有了灵魂观念。另外一些地方又发现陶祖、石祖等崇拜物。但壮族宗教的起源显然要早得多,它从自然崇拜开始,经历了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至多神崇..
2025-08-10鄂伦春族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民族,因此鄂伦春人民所信奉的萨满教就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的古老宗教。萨满教产生于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中,产生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中。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成文的经典,也没有具..
2025-08-10“壮家木榔壮人敲咧,振臂挥杵敲起来啰……”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的1000多名壮族儿女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用欢快的歌声和豪迈的打榔声迎接即将到来的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壮族人口占到了全县总人..
2025-08-07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的佤族舞蹈《秧歌》中有一个情节:青年男女一边劳动一边调笑说唱,在小伙子们的频频进攻下,姑娘们就会满脸羞涩地把自己抽的烟锅递给自己中意的小伙子。随着烟锅传递次数的不断增加,姑娘和小伙子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2025-07-29“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收获。叫谷魂一般在每年谷物快要成熟时进行,由村中一户比较富足且有一定声望的人家来主办。是日,要请“魔巴”(巫师)做“法事”,要唱歌(叫谷..
2025-07-29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