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又称丁丁、灵灵切、五叮、五(钅星)、板兰,是壮族、仡佬族敲击体鸣乐器。宁宁以其发音之谐音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德保、隆林、田东、靖西、邕宁、武鸣和黔、桂交界的仡佬山寨。这是一种高音小锣,由锣体、锣架、锣棰组成。锣体响铜制成,形制与云锣大致相同。锣面凸起,平坦无脐,锣面直径10厘米~12厘米、锣边宽1厘米~1.2厘米、平面锣边直径12厘米~14厘米。
平面锣边上钻有三个等距小孔,用绳系于锣架的圆形铁环中。锣架由铁条弯成圆形,直径约20厘米,下有木柄相接,柄长15厘米左右。锣棰木制,棰头呈直角或钝角弯曲,棰长14厘米~16厘米。弯曲部分长约4厘米。演奏时,左手握锣架木柄,将锣举于胸前,右手执棰敲击锣面。音色清脆而尖亮。在桂西南龙州壮乡,称其为丁丁,用于龙州道公歌舞(在“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伴奏。在德保壮族地区,称其为灵灵切。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乐队由八件丝竹和打击乐器组成,以乐器件数为名,故称八音)中,宁宁以置于左手掌心、右手执棰击奏为其特色。或在锣边一侧钻孔系上提手,左手提锣、右手执棰敲击。在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居住的仡佬族人民,称宁宁为五叮、五(钅星),用于仡佬族八仙(也即八音乐队,多在节日、婚嫁、农闲和乔迁时演奏)乐队合奏中。
锡伯族喜欢吃奶制品,如奶子稀饭、奶子面条、奶酪、酸奶子疙瘩、酸奶、奶茶。锡伯族有饮茶和喝糊米水的习惯。伍他茶是将黄豆、玉米等炒熟后磨成面粉,或将麦面用羊尾巴油炒成,食用时用开水冲,放入少许糖、羊油或奶油即可食用。..
2025-10-05龙潭坪背后有座高山,名倒荒坪,草深林密,野兽众多。周围赶仗的人不少,可是都不到这座山上去,因为山上住着个嫁匠,他只允许自己在这山上猎获野物,别人去即便野物碰在手上也捉不住,因为这嫁匠把山封了。一天,来了两个挎着猎枪、带着几只..
2025-10-04冬子锣,又称小钩锣。土家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响铜制成,形似盘状,锣面平坦无脐,锣体较钩锣更小。面径10厘米,锣边宽1.7厘米。锣边无孔无绳。锣棰木..
2025-10-04点子,土家族、布依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用响铜制作,形似小锣,锣面平坦无脐,锣面直径9.5厘米~10.5厘米、锣边宽2.3厘米~3厘米,锣边钻有三个小孔,用细绳系于带有三条腿的圆形竹圈中,锣面悬空朝上,竹圈..
2025-10-04在湖南湘西北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它能用简单的乐器,打奏出深山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声音。千百年来,当地人们用清一色的铜制乐器打奏出了天籁之音,并且曾多次作为中国打击乐艺术珍品走出国门,蛮声海外..
2025-10-04田天原名:田贞见,男,生于1963年农历闰四月十四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天池口人,土家族。1979年毕业于长阳一中,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两年后破格转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武汉市文联工..
2025-10-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