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收获。叫谷魂一般在每年谷物快要成熟时进行,由村中一户比较富足且有一定声望的人家来主办。
是日,要请“魔巴”(巫师)做“法事”,要唱歌(叫谷魂),要跳舞。活动越隆重,谷魂越高兴,歌声越动听,谷魂越爱回来。所以佤族村寨每逢叫谷魂之日,都要全寨人集中唱歌跳舞,要穿新衣,要说吉利的话,不能让谷魂认为你家很穷而不愿回来,也不能让谷魂生气而不归。叫谷魂要用鸡或猪作祭品。杀猪要杀小公猪,杀鸡要杀一公一母成对,并且要选毛色最好看的杀。魔巴做“法事”时,要念咒语,咒语大多是祈求“木依吉”神灵护佑的意思。佤族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他们认为神有大小之分,大神管大事,小神管小事,“木依吉”是最大的神,每做一件大事都要告诉他。鸡翅膀、鸡腿和鸡头都要给魔巴敬献“木依吉”,若是杀猪,祭品则必须是腿子肉。
叫谷魂从主人家木楼的火塘边开始,佤族火塘有主火塘与客火塘之分。当全寨打扮一新的男女集中在木楼下时,魔巴开始做“法事”,尔后,男主人坐在主火塘(或主位)边,女主人敲着钅芒锣召谷魂回家。
这时,已有亲友到田地里拿几束谷物几把蔬菜,吹着“毕糯”送谷魂回来。“毕糯”是一种湿谷杆做成的哨,大小二节套在一起,吹起来鸣鸣作响,到寨门外,送谷魂人大叫“谷魂回来了,主人家快拿水酒来喝———”主人就立即捧着水酒祭品下楼接谷魂,接到火塘主位之后供起,魔巴和主人吹着“毕糯”念祈祷词,大意是:谷魂谷魂你回来/你从河的那边来/你从山的那边来/下雨天给你搭好桥/烈日下给你盖新房/我们用绳子牵你回来/我们用歌声请你回来/不要留在树林中/不要留在坡那头/不要留在寨子边/也不要躲在水潭中/不要离我们远去/也不要进别人的寨子/我们要保护你/不让虫吃/也不要被老鼠拖/你要像葫芦水一样满满的回来/把我们的粮仓挤满/把我们的谷箩挤裂/把房子挤破/一直挤到大梁请/来呀来……/谷魂谷魂快回来/我们为你请客吃饭/我们为你唱歌跳舞/你就随着我们的歌声/高高兴兴地回来啊……整个活动过程男女老少都在尽情地喝水酒,待到舞完曲终,酒兴浓时,大伙一起吃鸡肉烂饭,说说唱唱,往往一夜通宵。
很早就听说佤族的银饰品非常奇特,耳环大得出奇夸张,大得让人不敢相信。不久前,我慕名来到孟连县的富岩乡,终于见识到了这样的大耳环。 富岩佤族妇女的耳环,以纯银打制而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有的似缩小了的象脚木鼓,直径3至4厘米,..
2025-07-29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的佤族舞蹈《秧歌》中有一个情节:青年男女一边劳动一边调笑说唱,在小伙子们的频频进攻下,姑娘们就会满脸羞涩地把自己抽的烟锅递给自己中意的小伙子。随着烟锅传递次数的不断增加,姑娘和小伙子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2025-07-29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布饶克人(佤族支系)村寨里经常响三弦声。原来三弦声悠扬的地方,往往就是布饶克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布饶克人的三弦与其他三弦不同,它的三根弦线,用粗细不等的钢丝拴系而成,弦尾振音口用蟒蛇皮蒙面。弹奏时,只要..
2025-07-28嚼槟榔:佤族男女皆喜欢嚼槟榔,每人随身携带装有槟榔的小包。槟榔是圆饼形的,加上石灰、烟草、麻栗树叶同嚼于口中,随嚼随将红色唾液吐出(据说嚼槟榔,有防蛀牙的攻效)。嚼槟榔把嘴唇染成红色,佤族人以此为美。..
2025-07-28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值公元8世纪唐代到20世纪清代末期。流行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乐器。鼓身较小,呈直筒形,面大于胸,腰、足无明显区分。..
2025-07-28雍正的自我评价为“清心寡欲”,他自认是天下最不好色的,从局外人的角度看,便是他最不愿意承认的“寡恩刻薄”。民间..
2025-07-27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其独特幽郁的香气来源于三大方面:一是葡萄原料品种香,二是蒸馏香,三是陈酿香。由此看来葡萄品种是如此之重要,用于酿制白兰地的葡萄品种一般为白葡萄品种,白葡萄中单宁、挥发酸含量较低,总酸较高,所含杂..
2025-07-22佤语有方言、土语的差异。根据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和地理分布及社会历史情况.分为巴饶克、阿佤、佤三个方言。这三个方言不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其共同点,有比较一致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比如,原来没有声调、复辅音和复元音.有的..
2025-07-1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