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除恶节的由来

2025-07-13 08:57历史文化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

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得人们有田无牛耕,有货无马驮。个个都在咒骂:“要是有人杀掉这个恶魔就好啦。”

正在人们期盼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名叫阿妮,她说:“我能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很惊奇:“你这么小,怎么杀得掉恶魔?” 

阿妮说:“你们找到十箩筐的破锅铁,请到最高明的炼铁匠,我就有法子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非常高兴,马上找到这些东西。阿妮立即叫炼铁匠把破锅铸成三种铁球,一个有囤箩那么大,一个有水缸那么大,一个有鼎罐那么大。

阿妮又叫大家编了一双象渡船那么大的草鞋,摆在大铁球上。最后,她把一头牛拉到草鞋旁边吃草。 

一天,恶魔看到了牛,好不高兴,马上跑过去,想把牛吃掉。谁知,来到近处一看,发现三个铁球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有看见地上坐着一个小姑娘,就大声问道:“这是哪个人的铁球?” 

阿妮答道:“是我爸爸的。” 

“你爸爸打铁球干什么?” 

“打来玩嘛!” 

“你爸爸能玩这些东西?” 

阿妮指着草鞋说:“你看这是什么?你说我爸爸的力气大不大?他能不能玩这些铁球?”

恶魔又问:“你爸爸怎么玩这些铁球?” 

阿妮说:“我爸爸玩这些铁球,就象那鸡蛋鸭蛋一样容易。他把小铁球抛到天上落下来,脚拇指一顶就顶住了;他把中铁球抛到天上,用膝盖一顶就顶住了;他把大铁球抛到天上,用脑壳一顶就顶住了。你能办到吗?” 

恶魔不服气得说:“你爸爸有什么了不起?看我的。”接着他就按照阿妮说的那样,把小铁球抛上天,用脚拇指顶,可惜没顶住,反而被砸出了血。阿妮笑着说:“哈哈,你没接住。”

恶魔不服气,又把中铁球抛上天,用膝盖去顶,没有顶住,膝盖掉了一块骨头。阿妮笑着说:“哈哈,你的膝盖受伤了。” 

这时,恶魔气得说不出话来,又抓起最大的铁球往上一抛,只有树那么高就落下来了,他急忙用脑壳去顶,哪知,啪一声,他的脑壳开了花。 

人们看见恶魔死了,一齐跑出来围住阿妮,夸她是个勇敢的姑娘。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三,为了纪念这个小姑娘的聪明勇敢,就把这一天定为“除恶节”。

  • 苗族姊妹节

    台江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节日中心区主要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北面40公里处的施洞镇,同时覆盖老屯乡,施秉县的马号乡等。坐..

    2025-08-28
  • 国画收藏:由来久远 博大精深

    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
  • 扬州清炖蟹粉狮子头名称由来

    很多地方名吃都有自己的典故,扬州清炖蟹粉狮子头也不例外,那么这有名的清炖狮子头背后究竟有什么典故呢,接下来我们..

    2025-08-17
  • 五花肉的由来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觉得其中有瘦有肥,并且吃起来很香,那么您知道其中相关的典故吗?有人说五花肉是中国美食中最香..

    2025-08-17
  • 苗族的姓名

    苗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苗名。当婴儿诞生满月后,母亲就要背婴儿跟婆婆、妯娌们一起带些礼物去娘家请满月酒,并由外祖父母或舅父母给取名。苗族的苗名,不论男女,都是单音名字,女名有“榜(bangx)、欧(eb)、妮(nil)”等等;男名有“宝(box)、金..

    2025-08-11
  • 苗族女人银饰背后的秘密

    中国的西南部贵州雷山县,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聚居在云贵高原的密林深处,他们世代传习着一种习俗,将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投入熔炉,锻造成丝,编制成花,錾刻成衣。银花、银铃、银项圈、银帽,苗女全身的银装可重达二、三十斤..

    2025-08-11
  • 韵味古朴的苗族祭乐歌舞

    苗族的祭乐很古,它是开天辟地后先民传下来的活,这活是苗民用特制的大芦笙世代口传心授下来的。苗族的芦笙是吹活的。一根笙管分别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称呼,喊得亲亲热热,密密切切,吹话时则情深意重。乐音从语音发展而来..

    2025-08-10
  • 苗族“卡牛档”

    “卡牛档”,苗语,汉译为“板凳舞”,是流传于黔西南自治州安龙、兴仁、贞丰等县的黑苗(苗族中的一支)传统舞蹈。据调查考证,清嘉庆二年(1797年),因王囊仙起义,安龙、兴仁、贞丰等县很多布依寨十室九空,黑苗先民就是在这个时候从黔东南黄..

    2025-08-10
  • 东北方言介绍-东北方言知识-东北方言由来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
  • 苗族姊妹节:最古老的情人节

    姊妹节上踩鼓场一角“仲春,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是《周礼》记载的3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先民们情爱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这种“龠舞笙鼓,乐既和奏”(《诗经》)的古老风俗,在今天的贵州省台江县还得以完整地保存和体..

    2025-08-07
  • 苗族鼓藏节 十三年一次的神秘祭祖狂欢

    鼓藏节每隔13年过一次苗族是一个以祖宗神灵和山水神灵为崇拜的民族,这个民族敬祖崇宗、不忘根本,具有浓厚的坚守本根的原生态文化。基于这种文化特质,苗族在传说中追溯自己的祖宗,传说中古枫木的树心粉子,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而化为蝴蝶,..

    2025-08-06
  • 佤族历史是什么?佤族由来简介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
  • 畲族打尺寸的历史由来是什么?畲族打尺寸的故事

    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
  • 鸳鸯戏楼的历史由来是什么?鸳鸯戏楼建筑结构

    双面戏楼,建于清雍正四年。因两台共用一顶,故称“鸳鸯戏楼”。戏楼为正方形,卷棚顶,砖木石结构,中间有带槽的石柱..

    2025-07-07
  • 佤族木鼓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佤族木鼓样式简介

    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流行于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2025-07-06
  • 寿司的由来

    现在,你在路上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寿司店,寿司也成为很多人最爱的美食之一,那么寿司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有寿司..

    2025-07-04
  • 甜品糖不甩的由来

    现在在很多甜品店,都能看到糖不甩。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具备了多种美味中式点心的基本要素,如糯米..

    2025-07-03
  • 藏族笛子的由来

    藏族人都爱吹笛子:牧羊人爱吹笛子,流浪的人爱吹笛子,出家的喇嘛也爱吹笛子。为什么人人都爱吹笛子呢?有这么一段故事:很久以前,藏王朗达玛统治西藏的时候,苦差役像石块一样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瘟疫、山洪、风暴,接二连三侵袭着人民。..

    2025-06-25
  • 4月1日愚人节的由来_万年历

    导读:4月1日愚人节即将到来,这是个谎言的节日,所有的事实和假设都看起来那么可疑。你听到“开会了”,或“我请你吃饭”,甚至“我爱你”,都要将信将疑地问一句,是真的吗?那么4月1日愚人节的由来是什么?据说,愚人节起源于一个很有名的希..

    2025-06-23
  • 美食蒸笼粉鱼的由来是什么?蒸笼粉鱼的典故

    兴国县的蒸笼粉鱼是一道客家的家常菜,那么为何会有四星望月这个名字呢?原来这是毛泽东钦点的名菜。一起来听听它的美..

    2025-06-1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